一、心與心的交流
要高質量地溝通,我們必須從“心”開始。隻有打開彼此心靈的窗戶,才能得到真情陽光的普照。溝通,應該是心與心的交流。
把陽光投射給別人●[美]肯特·納本文克雷格是我的好朋友。我告訴他,我的老師對我一直冷淡,似乎很不喜歡我。
克雷格說:“也許是因為你擔心他輕視你,你不敢與他接觸;他以為你不喜歡他,所以對你不友好。你應該去主動與他打招呼。”於是,我熱情地向老師打招呼,邊走邊談,原先的冷漠一掃而光。
有一次,我乘火車去加拿大,車廂裏有一個人,說話舌頭打卷吐字不清,沒人願意與他講話。我主動與他交談,得知他兩年前患了中風,不久前才康複。他曾是我們乘的這條鐵路線的工程師,對這條線路所經地段的地理、曆史、風俗和文化了如指掌。在我們分手時,他握著我的手說:“謝謝你一路上聽我嘮叨,許多人不願意費這個神。”其實我從他那兒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快樂。
在一家嘈雜的咖啡館,有一家外地人向我打聽這座城市的情況,我熱情地作了介紹。我得知他們來自澳大利亞偏僻的西北岸,那裏有一種鹹水鱷魚,其後背如車篷一樣寬大。
每認識一個人就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故事。
如果你將陽光投射給別人,那麼會有更多的陽光折射給你!
最後的點撥●小寒師父自覺已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塵世已無所牽掛,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兩個性情截然不同的弟子。
有一天,他把兩個徒弟同時叫來,交代任務:“師父的衣缽隻能由你們其中的一個來繼承,但究竟由誰來繼承,我想無論選了誰對方都會有意見。現在你們要做一件事:每人拿兩張紙,一張寫下自己的優點,一張寫下對方的缺點,然後再把兩張紙拿給對方簽名。我會根據雙方的優缺點酌情選擇。”
第二天一大早,兩個弟子就聚集在師父房前,為簽字與否爭論不休,誰都不肯在對方的清單上簽字。師父拿出他們的優點與缺點清單。原來,兩人所寫的自我優點與寫別人缺點的數量剛好一樣多。有趣的是,每個人,自認為的優點卻是對方眼中的缺點,兩人看自己和對方看自己的觀點恰好相反。
師父見他們爭執不下,於是指點道:“你們先簽下寫有自己缺點的那一張紙,如果先承認自己的缺點,對方也會同意你的優點。”兩個弟子於是照辦了。果然這次再沒有引起爭執,寫下缺點和優點的兩張紙都順利獲得對方的簽名。
師父點點頭,緩緩說道:“要別人接受你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先去體會別人的感受,而不是先保護自己的感受。先承認自己有缺點,這樣你的優點才有被別人接受的空間。”
茅塞頓開的兩個弟子後來都成了有名的賢者。
原來,優點和缺點的界線並不在我們身上,是在別人的心裏。
溝通,從“心態”開始●樓南香有句話說:“心態決定一切。”意在提醒人們無論做什麼都需要擁有良好的心態,否則,話難講,事難成。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有別於他人的心理活動。與人溝通時如果忽視了這種心態因素,信口開河,往往會出現“人際危機”,最終使自己遭人厭棄。所以,要高質量地溝通,我們必須從正確的“心態”開始。
前段時間,因為公務我頻繁去N市出差。第一次來到這座城市,我住進了一家賓館。當我退房時,服務台小姐公式化地說:“你先在這裏等一下,我們要檢查一下房間,看看有沒有東西損壞或丟失。”接著又好像刻意冷冰冰地說道:“幾天前,有個客人偷走了浴室的毛巾,還有個客人把床單燒了個洞……”我一聽這話,臉有點兒掛不住了,怎麼尋思都覺得小姐是在含沙射影地鄙夷我,簡直是在侮辱我的人格,於是,我表示抗議。可小姐不買賬,聲稱她隻是在照章辦事,並沒有侮辱我的意思。不用說,之後我再也沒住過這家賓館。
相反,我在另一家賓館卻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退房時,服務台小姐微笑著說:“先生,請您稍等,我們去看看您是否有東西落在房間裏了。”我邊等待邊琢磨,忽然恍悟,這位小姐表達的意思與上次那位小姐所表達的不正是一樣的嗎?——都是檢查房間有無東西損壞或丟失。但顯然,後麵這位小姐的說話技巧要高明許多。這便是溝通的魅力,或者說是談話心態的魅力。此後,每次來N城,我都住進這家賓館。
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前麵那位服務台小姐的談話心態是存在嚴重問題的。首先,她的心態沒能突破自我,或者說利益出發點始終圍繞著自身,沒有顧及對方的感受。這在人際交往中,是很愚蠢的。相對而言,後麵那位小姐的話語就好多了,她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從對方的心態出發,同樣的目的,但讓對方聽來順耳、舒暢,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又巧妙地維護了對方的自尊,讓人樂於接受。
這就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我們需要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來溝通?加拿大的柏恩博士認為:人的心態由父母、成人、孩子三種不同心理狀態構成。當與不同的人就不同話題進行交談時,隨著角色的轉換或交談內容的變化,這三種心理狀態會交替出現,並在某特定的時段內,由其中一種心理狀態占主導優勢。
“父母”心態以權威和優越感為標誌,表現為令人難以容忍的家長作風和命令口吻;“成人”心態以理智和穩重為標誌,表現為慎思明斷,尊重他人,用商量的語氣與人談話;“孩子”心態剮以衝動和變化無常為標誌,表現為事無主見,要麼感情衝動,要麼絕對盲從。在人際交往中,作為行為主體,不處於這種心理狀態支配下,就必然處於另一種心理狀態的支配下。在“成人”心態下處理事情,往往能最大限度地符合事理和邏輯,因此,最理想的談話效果在“成人”心態與“成人”心態間產生。在“父母”心態和“孩子”心態時,人的理智易受情感支配,對客觀世界的感受和反應往往更容易受情緒控製,因而很容易引發衝突。
舉個例子,(“父母”心態的)甲:說了半天,你不就是想跳槽嗎,我偏不放你走,跳、鬧、泡、告,隨你便!(“孩子”心態的)乙:你敢不放我?我有的是辦法對付你,咱們走著瞧!——交流於是中斷。又如,(“孩子”心態的)甲:警告你,你再擠對我,我就對你不客氣啦!(“父母”心態的)乙:誰擠對你了?再說了,就算我擠對你,你能奈我何?——衝突立刻爆發。
曾在影片中看到這樣一個鏡頭。一旅客在購票,等得極不耐煩,破口大罵女售票員:“你是在跟男人談情說愛嗎,沒完沒了的!”那售票員相當有風度,立刻以“成人”心態回答旅客:“非常抱歉,讓你久等了,我能為你做點兒什麼?”一句話,旅客的氣便消了大半,事情很快平息。顯然,旅客的情緒發自“孩子”心態,而言語卻以惱火的“父母”心態釋放出來。但訓練有素的售票員沒有受對方態度左右,堅持以“成人”心態引導對方做出“成人”反應,從而保證了良好的交談氛圍。
想要修煉成溝通高手,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係,潛心培養並迫使自己時時保持積極的‘成人”心態是至關重要的。
等待那隻手●鞏高峰老頭兒沒睡,還在用眼睛的餘光悄悄地打量我。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機會。
我也沒睡。
走南闖北這麼多年,這一點兒苗頭我還是看得出來的。於是我暗自加劇著後悔:要是不貪圖那個懶覺,早20分鍾起床就能買到臥鋪票,何至於膽戰心驚地和一個老家夥這麼對峙著?
很顯然,那老頭兒比我還有經驗。因為剛才上車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視地看著我,微笑著說,你長得很像我兒子。
我在心裏冷笑了一聲,因為我穿西服打領帶抱著筆記本電腦,身邊還有個寸步不離的密碼箱,我就像你兒子?嘀咕完之後,我順便瞅了瞅他:灰舊夾克、兩天以上沒刮的胡楂兒、與他的年齡極不相稱的炯炯雙眼。
於是我沒吭聲,連頭都沒點,假裝沒聽見。
他訕訕地笑了笑,說,我三年沒見著他了,隻偶爾聽到他的聲音。
我輕輕打了個冷戰。如果我的判斷沒錯的話,這老頭兒是個很難纏的對手,配得上老奸巨猾這個詞。而我的判斷似乎還沒錯過。
東奔西走,和這個行當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輸有贏。但一開始就這麼跟目標套近乎的,他是第一個。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兩年沒讓父親照我麵了,雖然我也偶爾給他打打電話,寄些錢。
我的預感沒錯,夜裏車廂的人大都睡了,他卻沒有。其實即便沒有那種預感我也不會睡著的,我早已練就三晝夜不合眼也神誌清醒的功夫。這是經驗,也是飯碗。況且我懷裏還有一張支票,那是分公司這個季度的費用。寸步不離的密碼箱不過是個道具,裏麵是幾件換洗下來的內衣。我知道這老頭兒是看得出來的,他那一臉滄桑就是證明。所以我能維持的,隻有清醒和謹慎,然後,靜靜地等待那隻手。
我躲在外套裏觀察他。
硬座車廂的空調像是從裏往外倒抽熱氣似的。我一直緊繃著肌肉,豎立起來的汗毛往外蹭著毛衣,癢癢的。久了,牙齒還開始打起架來,不知是真冷還是我太緊張。
他的眼神大多時候在窗外,車窗外麵黑燈瞎火,虧他有這份耐心。於是我有些恍惚,衝著他這份鎮定勁兒的,到底我和他哪個是獵手哪個是獵物呢?
他動手了。
他用右手理了理頭發,那煙灰色的頭發其實不亂,一直一絲不苟的。我觀察過他那隻右手,中指和食指幾乎一般長,白皙瘦削,皺紋少得和他的年齡一點兒也不相符;他的骨關節小得很,中指第一個關節處還有淡黃的煙熏色,看起來很是精致。
那隻手有點兒小心翼翼,終於還是遊移著探了過來,漫過我頭頂的時候帶著一道陰影,讓我有些窒息。不過我卻沒覺到預想中那種高明的熟練,這讓我竊喜著,在腦海裏虛構出即將發生的人贓俱獲的一幕。
蓋在身上的外套一緊,從脖子往裏灌的冷風忽然就沒了,我覺得像是突然鑽進了被人暖好的被窩。這讓我驚訝地努力睜大了眼睛,可是外套領於遮住了我的視線。老頭從我上方垂下一聲細微的歎息:“唉,一個人在外麵勞苦奔波的,不容易。”
我趕緊閉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氣。我怕我眼裏有淚光。不知怎麼的,我忽然特別希望那隻手能停一停,拍我兩下。
當我們用懷疑的眼光去打量他人時,不但拒絕了別人的好意,也傷害了自己的善良。在人生的旅途中,多一份信任,就多一份踏實;多一份戒備,就少一份溫情。
善意的提醒●甕彥君“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和朋友一起到桂林旅遊,一路上他對我嗬護有加。10月3號中午,我們在漓江邊的一家餐館用餐。男朋友也許是死要麵子裝大方,也許是真的餓了,竟一口氣點了四個比較貴的特色菜,還拿著菜單找來找去的。我勸他別太浪費了,可他就是不聽。這時候餐館老板走了過來,在我朋友耳邊輕聲說:“先生,謝謝您在我們餐館用餐,菜點多了,吃不完,你們是外地遊客又不好帶走,多浪費,還是聽這位小姐的吧。”朋友點點頭,放下了菜單。聽到這句話時,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說不出的親切和感動。顧客的消費與餐館的效益成正比,在這個前提下,餐館老板說這樣的一句話,給我們這樣一種善意的提醒,不僅讓出門在外的我們感受到了親人般的體貼和溫暖,更折射出了餐館老板難能可貴的品格。那天我們進餐非常愉快,接下來的旅遊中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當地人的熱情與善意。
我所在的縣城,有一家名為“我形我塑”的服裝店,店主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第一次逛她的服裝店,我看中了一件連衣裙,試穿的時候,我在鏡子麵前轉了幾圈,自己也拿不準裙子合不合身,並問她:“你給我看看,覺得怎麼樣?”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搖搖頭說:“這款裙子不適合你,領口太圓太大,你穿著不是很般配,換一套更好些。”說完她又補充了一句,“實話實說你不會生氣吧?”簡簡單單兩句話,讓我有種不一樣的感覺,聽慣了賣主千篇一律的稱讚,見慣了那種恨不得從你腰包裏掏錢的急切的誇獎,而這女孩像陪我逛街的姐妹,給我善意的提醒,並認真地挑選適合我穿的裙子。在她的幫助下,我選了一件款式很符合我身材的裙子,而價格比上次試的那件還低。第二天,我穿著那裙子上班時,同事都誇裙子很合身,和我的膚色也很般配。我心裏美滋滋的。
生活中,一句句善意的提醒,讓人感到溫暖,更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我想,生活中多一些這樣善意的提醒,那社會將更和諧,更美好!
兩美元●星竹美國曆史上曾多次遇到過經濟大蕭條。每當這時,人人皆慌,家家皆窮,情景真是慘透了。在美國第二次經濟蕭條時期,90%的中小企業紛紛倒閉,全都關門歇業了。克林頓的齒輪廠也像大家一樣,訂貨單一落千丈。人們連飯都吃不上,誰還做什麼齒輪!
克林頓是一個心地善良、寬宏大度,是為他人著想的人。在這如此困難的時候,他很想去找老朋友、老客戶們為他出出主意,幫幫忙。可是,當他將信寫好後,他才發現,自己已經到了連郵票也付不起的地步了。他很發愁。
同時他想,自己連郵票都貼不起,別人怎麼會舍得花錢買郵票給他回信呢。大家的處境不都一樣嗎?不回信,別人又怎麼能幫助他。
於是,克林頓將家裏的東西變賣了,到郵局買了一大堆郵票。全家人看到這麼多的郵票,大吃一驚。誰也沒有想到克林頓變賣家產,就是為了換回這一大堆郵票。
克林頓對家人說,你們放心,我可沒有瘋,我這是最正常的舉動,這是經濟蕭條時期,確實到了誰買一張郵票都要思考一下的困難時候了。
克林頓開始給朋友和老用戶們發信,希望他們能支持,幫助他出出主意。他在每封信裏都夾寄了兩美元,當作郵票錢,希望朋友們能回信對他指導。
兩美元,這是當作郵票費用的。朋友們打開信,在驚訝之餘,都被感動了。他們從中想到了平日克林頓的為人和善意,想起和他在一起時的愉快時光和他給大家帶來的種種利益,和這樣的人共事打交道,還有什麼憂慮不放心嗎?他什麼都給你想好了,有他的,就會有你的。連一張小小的郵票,他都要為你先付資。當然,兩美元,遠遠高於一張郵票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