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季節篇
節令不饒人
【釋義】節令:時節、節氣的氣候。指節令運轉自有規律,不是由人決定的。強調從事農業生產不要誤了農時。
【例句】再有半月就要入伏,節令不饒人。要是擔水點種,見苗就有三分收。(劉江《太行風雲》五一)
立春似大年
【釋義】每年2月4日左右正值立春。對農耕而言,立春比春節還要重要。
【例句】“立春似大年”,從立春開始農民便企盼有個好收成。
雨水送肥忙
【釋義】每年2月19日左右正值雨水,雨量從這時候起逐漸增加,正是對農作物施肥的好時候。
【例句】農民都是種莊稼的好手,“雨水送肥忙”,一過雨水,他們忙著給農作物施肥。
驚蟄十日地門開
【釋義】每年3月6日左右正值春分,氣溫開始升高,冬眠動物將出土活動。
【例句】“驚蟄十日地門開”,剛過驚蟄很多蛇一類的冬眠動物就開始出來活動了。
清明前後,植樹插柳
【釋義】開始每年4月5日正值清明,這時氣溫上升,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植樹、造林、綠化環境。
【例句】老師說:“清明前後,植樹插柳,現在正是植樹造林的好時候,學校要舉行一次義務植樹勞動,大家願意參加嗎?”
小滿花來全
【釋義】每年5月21日左右正值小滿,我國部分地區農作物成熟,棗樹開花。
【例句】弟弟問我:“咱家棗樹什麼時候開花?”我耐心地說:“小滿花來全,一過小滿,棗樹就開花了。”
夏至狗,無處走
【釋義】每年6月21或22日正值夏至,這一天白天最長,從此過後,天氣炎熱。
【例句】俗話說:“夏至狗,無處走”,從夏至開始,北京的天氣逐漸燥熱起來。
小暑大暑,快把草鋤
【釋義】每年7月7日左右,正值初伏前後;大暑是每年7月23日左右,此時天氣最熱。這一時期,農業上多忙於夏作物的田間管理和秋作物的播種。
【例句】二叔責備兒子:“哪個莊嫁人,不知道‘小暑大暑,快把草鋤’,你家地裏的草都比苗高了,為啥不去收拾?”
立秋看秋
【釋義】每年8月8日左右正值立秋,是我國秋季開始的時節。看秋:看年景。指立秋開始收割早稻,這時可以看出一年的年景。
【例句】立秋看秋,看著黃澄澄的早稻,農民伯伯說:“又是一個豐收年呀!”
白露割穀
【釋義】每年9月8日左右正值白露,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漸涼,秋收作物即將成熟。
【例句】“白露割穀”,可白露還沒到,爸爸就早早地磨利了鐮刀準備上山割穀。
秋分穀子堆滿倉
【釋義】每年9月23日左右正值秋分,這一天晝夜等長,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秋收。
【例句】秋分穀子堆滿倉,秋天的時候,到農家來看一看吧,那麼多的糧食,一定會讓你羨慕不已。
寒露霜降,耕地翻土
【釋義】每年10月8日或9日正值寒露,晚稻已經成熟;霜降在每年10月23或24日,這一時期忙於秋收秋種。
【例句】寒露霜降,耕地翻土,眼看別人家都開始耕地了,可我爸還在外地,媽媽急得團團轉。
霜降樹葉落,雞瘦羊肥
【釋義】霜降後,黃河流域一般出現初霜,棗樹葉子落盡,雞少食變瘦,羊變得肥美。
【例句】霜降樹葉落,雞瘦羊兒肥,可愛的小羊羔一天天壯了起來。
立冬白菜肥
【釋義】每年11月7日或8日正值立冬,土壤開始凍結,這時正是收白菜的時候。
【例句】每年在立冬時收白菜,因為有句農諺:立冬白菜肥。
小雪不凍地,大雪不封河
【釋義】每年11月22或23日正值小雪,此時,黃河流域初雪,天氣逐漸轉寒。每年12月7日左右正值大雪,黃河漸漸積雪。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例句】小雪、大雪會帶來較大的寒流,“小雪不凍地,大雪不封河”,冬天真正冷的時候是小寒、大寒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