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的心情
花開著,
是為裝飾心情的。
花似情,
似夢,
如霧如幻,
是一屋子的濃香,
是一縷迎窗撲麵的清新,
是一段過往,
是如蝴蝶翩翩起舞的美麗綻放……
換一種心情
●王梅
心情就是月亮的臉,偷偷地悄悄地不停改變。有時繁星捧月是喜悅;有時彩雲遮月是傷感。喜悅時,時光總是顯得很短暫。傷感時,時間總無比的漫長。在漫長無比的時候,就該試著想個方法讓自己的心情改變。
如果你是女孩子,不妨換上那件最漂亮的衣服。打散你的長發,編條好看的發辮。再在辮梢別上朵美麗的花飾。曾有個女孩對我說,她不喜歡穿舊衣,每件舊衣裙裏總藏著一個過去的故事和一段往日情懷,穿著舊衣心情總有點灰禿禿的,每當穿上新衣服,心裏特別高興。打扮好自己之後,可以到你最喜歡的那個小湖邊或那片幽靜的綠草地上散步。你的心情一定會隨你靚麗的容顏和妝扮變得十分明媚。看,你的變化是多麼簡單。換一件漂亮的新衣,變換個可愛的發型,就可以換一種心情。
或者,在那個有月光的夜晚,關掉所有大燈壁燈和那盞橘黃色小台燈。隻讓如水般明的月光從窗台爬進來灑在你整潔的小床上。在這樣的夜裏,你可以換上那件柔軟舒適的粉紅色睡衣,用最愜意的姿勢躺在床上,讓整個身體沐浴柔和的月光。然後,打開小錄音機,調到最佳音量。讓時輕時重時緩時急的音符雨打芭蕉般在月光中流淌。此時,你可以聽莫紮特的《小夜曲》或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音樂像溪水潺潺流過來,或舒緩悠揚或起伏跌宕。你放鬆心情凝神傾聽,美妙的音樂會行雲流水般流上你的小床,進入身體,直達心靈。你可以閉上眼睛感受音樂的魔力。感覺越來越輕鬆時,把心情也拿到月光下晾一晾。漸漸地,夢神來擁抱你,你安然入睡,美妙音樂中一夜甜夢。當清晨小鳥的鳴聲從睡夢中把你喚醒,你就會驚奇地發現,你不再沉重,已經換上了另一種心情。
如果你是男孩,不如縱身自然。或獨自或邀幾個知心夥伴。提上野餐籃,騎上單車,騎到郊外的原野或山水之間。這裏沒有高樓大廈遮住藍天,這裏隻有自由的風在自由地飄動。你可以在河邊安安靜靜釣它整整一天的魚,不用擔心被潔淨熱烈的陽光曬成健康的棕色。也可以在原野上盡情奔跑,嘴裏還大聲唱著跑得找不著調的歌。在這裏,沒有誰嗤笑你瘋,也不必擔心沒耐心的鄰居讓你保持安靜。直到你發現自己的心情已褪盡煩囂,充滿了野草和蒲公英略帶苦味的清香,再騎單車回家。
或者你去綠草茵茵的球場上踢一場球。足球安靜地臥在草地上,每根草葉尖上都沾滿陽光。當你和夥伴們歡快奔騰滿身是汗地躍向草坪上的足球時,你就已經摔掉了許多不愉快的事情。激烈的跑動使你汗流滿麵。玩夠了已是夕陽西下,然後回家。舒舒服服衝個熱水澡,隨水衝去的何止是你滿身的汗呢,還有那不知不覺悄然流去的煩惱。再吃餐美食,翻本心愛的小說,睡個好覺。在夢中你就已為自己換上了另一種心情。
生活就是這樣,痛苦緊跟著歡樂。沒有誰總是順利,也沒有誰總在穀底品嚐失落。歡樂總被痛苦打斷,痛苦又總被歡樂打開。當你感傷的時候,你可以找親密朋友傾訴聊天,或看場新上映的電影,或聽一場音樂會,或想個別的辦法為自己換上另一種心情。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愛人和被愛。你首先應該學會珍愛自己,隻有懂得愛惜自己的人才會更好地去愛別人。
如果你感到憂傷,不夠快樂。不妨試著為自己也為他人換一種心情。
如果你感到憂傷,不夠快樂,不妨試著為自己也為他人換一種心情。
烘焙心情
●尤今
隔壁住了一戶愛爾蘭籍的夫妻,一住13年。兩年前移居澳洲,臨走之際,我“敝帚自珍”地在家裏做了幾道菜,為他們餞行。
酒酣耳熱之際,夫妻倆忽然以半開玩笑的口吻說道:
“這番遠去,最懷念你家兩樣東西,我們擔心,少了它們,可能短期內睡不著覺。”
受寵若驚,忙問是啥。
雙眸笑意閃爍的珍妮慢條斯理地說道:
“約翰很習慣在你電腦打印機發出的那種富有節奏的聲音裏入睡;我呢,常常在蛋糕飄出的香味裏進入夢鄉。”頓了頓,又說,“不過,有時,也挺懊惱的,夜半被那誘人的香味侵襲,醒來之時,隻聞其香,不見其形,怔怔忡忡,數多少隻綿羊都不管用,有時真恨不得牽那綿羊去你家把那蛋糕銜過來哪!”
聽懂了話中之話,哈哈大笑之餘,從善如流。次日,立刻將家中24針的老打印機換成操作無聲的激光機;但是,夜半烘焙蛋糕的老習慣卻改不掉,老實說,也不想改。
說是烘蛋糕,其實,烘焙的是心情。
有時,心情發黴,百事無心。坐立難安之際,索性撇下多如螻蟻的瑣事,一頭鑽進廚房,專心致誌地烘蛋糕。烘出一個好蛋糕,絕對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般的直截了當。把各種配料準確無誤地稱好備妥,像攀爬高峰那般的小心,像校對文稿那樣的細心,像教導孩子那般的耐心,翻攪,調弄,拌和,最後,滿懷愛心地送進烘爐。個性全無的麵糊,白著一張令人生厭的麵孔,靜靜地等待熱氣的蹂躪。隨著麵糊的膨脹,那種讓人口舌生津的香氣,像泛濫的洪水,在夜半無人私語時,放肆地流滿了天和地。這時,背上的重壓,心裏的焦躁,全都像被紮一針的氣球,慢慢地消了。烘好後,橘子蛋糕澄亮如金,香蘭蛋糕翠綠似玉,香蕉蛋糕狀如滿月,乳酪蛋糕貌似絲綢。淩晨時分坐在桌邊大快朵頤的我,好似一個苦盡甘來、事業有成的富翁,大口大口地吃著時,覺得這樣實實在在的人生真是快樂,剛才究竟為了什麼事煩惱,竟不複記憶了。
許多時候,心情發亮,我便抱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態,烘焙各式蛋糕,分送親戚、朋友、鄰居、同事。她們臉上的笑意,是我心情永遠的釉彩。
吃過蛋糕後,有人戲謔地勸我改行,哇,想到日後我家門口或將有人排起長龍搶購每天新鮮出爐而“限量供應”的蛋糕,頓覺前景燦爛,兀自微笑。
烘焙心情,就是調理情感,親戚、朋友、鄰居、同事臉上的笑意,是我心中永遠的釉彩。
如花的心情
●胥加山
一家信譽特好的大花店以高薪聘請一位售花小姐,招聘廣告張貼出去後,前來應聘的人如過江之鯽。經過幾番口試,老板留下了三位女孩讓她們每人經營花店一周,以便從中挑選一人。這三個女孩長得都如花一樣美麗,一人曾經在花店插過花、賣過花,一人是花藝學校的應屆畢業生,餘下一人隻是一個待業青年。
插過花的女孩一聽老板要讓她們以一周的實踐成績為應聘硬件,心中竊喜,畢竟插花、賣花對於她來說是輕車熟路。每次一見顧客進來,她就不停地介紹各類花的象征意義以及給什麼樣的人送什麼樣的花,幾乎每一個人進花店,她都能說得讓人買去一束花或一籃花,一周下來,她的成績不錯。
花藝女生經營花店,她充分發揮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從插花的藝術到插花的成本,都精心琢磨,她甚至聯想到把一些斷枝的花朵用牙簽連接花枝夾在鮮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識和她的聰明為她一周的鮮花經營也帶來了不錯的成績。
待業女青年經營起花店,則有點兒放不開手腳,然而她置身於花叢中的微笑簡直就是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樣美麗。一些殘花她總舍不得扔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費送給路邊行走的小學生,而且每一個從她手中買去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軟語——“鮮花送人,餘香留己”。這聽起來既像女孩為自己說的,又像是為花店講的,也像為買花人講的,簡直是一句心靈默契的心語……盡管女孩努力地珍惜著她一周的經營時間,但她的成績比前兩個女孩相差很大。
出人意料的是,老板竟然留下了那個待業女孩。人們不解——為何老板放棄能為他掙錢的女孩,而偏偏選中這個縮手縮腳的待業女孩?
花藝可以慢慢學,可如花的心情不是學來的,因為這裏麵包含著一個人的氣質、品德以及情趣愛好、藝術修養……
散步的心靈
●馬德
一天,哲學家率領諸弟子走到街市上,整個街市車水馬龍,叫賣聲不絕於耳,一派繁榮興隆的景象。
走出一程後,哲學家問弟子:“剛才所看到的商販中,哪個麵帶喜悅之色呢?”
一個弟子回答道:“我經過的那個魚市,買魚的人很多,主人應接不暇,臉上一直漾著笑容。”弟子的話還沒說完,哲學家便搖了搖頭,說:“為利欲的心雖喜卻不能持久。”
哲學家率眾弟子繼續往前走,前麵是一大片農舍,雞鳴桑樹,犬吠深巷,三三兩兩的農人穿梭忙碌著。哲學家打發眾弟子四散了去。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哲學家又問弟子:“剛才所見到的農人之中,哪個看起來更充實呢?”
一個弟子上前一步,答道:“村東頭有個黑臉的農民,家裏養著雞鴨牛馬,坡上有幾十畝地,他忙乎完家裏的事情,又到坡上侍弄田地,一刻也不閑著,始終汗流浹背,這個農民應該是充實的。”
哲學家略微沉吟了一陣子,說:“來源於瑣碎的充實,最後終歸要迷失在瑣碎當中,也不是最充實的。”
一行人繼續往前走,前麵是一麵山坡,坡上是雲彩般的羊群。一塊巨石上,坐著一位形容枯槁的老者,懷裏抱著一杆鞭子,正在向遠方眺望。
哲學家隨即止住了眾弟子的腳步,說:“這位老者遊目騁懷,是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