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故事2(1 / 3)

所謂勇敢就是捍衛人格尊嚴的一個支點,有了它,即使你粉身碎骨,但你依然在人們心中樹起了豐碑。

董存瑞

董存瑞(1929~1948),河北懷來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戰鬥中,手托炸藥包炸毀敵橋頭堡,用生命為部隊開辟前進道路。被授予“戰鬥英雄”, “模範共產黨”稱號。

“兒童團長”經曆

董存瑞小名叫虎子,12歲時已經是一個老練的兒童團員了。

他和兒童團員們一起,經常給八路軍遊擊隊站崗放哨,送雞毛信。由於他機智、勇敢,大家選他當了兒童團長。他們兒童團每天輪流放哨。這一天他值班,他特別小心翼翼。山上傳來陣陣細微的石子碰擊聲。董存瑞警覺地探頭一望,霎時緊張起來。原來狡猾的敵人,隱蔽在那密密的樹叢裏,不聲不響地慢慢向山上爬。

董存瑞急忙把鑼鼓敲得震天響,大聲喊著:“老多們,鬼子來了,快轉移啊!”

山下槍聲響了,還有轟隆隆的爆炸聲,董存瑞媽媽提著包袱,剛剛走出家門,又跑進大門,看見空落落的夾道上,看不見兒子的影子。她心都碎了,以為董存瑞被鬼子殺了。不多久,隻見董存瑞匆匆忙忙從夾道跑來了。媽媽跑上去抱住兒子,激動地說:

“虎子,真急壞娘了,多密的槍聲,我怕你出事了呢!村都空了,快走吧!”

“爸爸、姐姐呢?”董存瑞接過媽媽的包袱,母子倆急忙朝村後走去。

“早趕著牛上山了。剛才民兵通知後,他們也撤上山了。”

母子倆正往山上爬。身後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他們嚇了一跳,急忙掉過頭。隻見一個八路軍戰士,拖著條腿,艱難地奔進了村。

董存瑞把包袱往媽媽手上一塞,說:“好媽媽,你先走吧!”

八路軍戰士的傷很重。董存瑞扶住了他,一步一步往前走。董存瑞很想要他走快些,好早點上山。可是一見他每走一步都咬著牙,就不說什麼了。媽媽心急如焚。她既為兒子擔心,又為傷員擔心。最後商量把傷員扶到家裏藏起來。

傷員進了院子。媽媽把他藏進大草堆,董存瑞看了看,把傷員拖出來,要他躲進牛圈裏一小堆又破又臭的席子堆裏。

不一會兒,七八個鬼子衝進院子。他們殺氣騰騰,用刺刀東挑西挑。整個村莊裏槍聲、雞叫聲、鬼子的叫罵聲,亂成一片。

幾把刺刀插進了草堆,把草堆翻得亂七八糟。

鬼子軍官的眼光盯著董存瑞動也不動,他想用精神威力壓服這個孩子。董存瑞而對那咄咄逼人的眼光,他心裏說:就是你們這些強盜燒了我們的房子,殺死了我們的人!董存瑞的眼睛閃著複仇的光芒。他膽子愈來愈大,凶狠地盯著鬼子。

這時一個軍曹跑來畢恭畢敬地說:

“報告,統統查過,沒有!”

鬼子軍官脫下白手套,甩了兩下,又慢慢地戴上了。他故作悠閑的樣子,斜眼睢了一下牛圈裏牛糞堆邊一堆破席子,說:

“這裏藏人了沒有?搜了沒有?”

董存瑞一驚,心都快從嗓子裏跳出來了。但他馬上鎮靜了一下,搶先跑上前,抱了一抱破席,連牛糞一起摔在鬼子軍官的腳前,說:

“這些破席能藏人?你搜吧!”

塵土彌漫了半個院子,散發出牛糞氣味。鬼子 軍官用手帕捂著鼻子,狠命地踢了一腳,氣勢洶洶地帶著鬼子兵走了。

董存瑞機智勇敢的保護了那位受傷的戰士。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曆史上,董存瑞的英名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跡傳遍了中華大地,為新中國不惜獻身的精神也成為一代代人民戰士的榜樣。

董存瑞7歲時上過幾天學堂,後來因為家貧就退學了。抗戰爆發後,他的家鄉成了抗日遊擊區,他13歲時就曾掩護過八路軍幹部,當上了兒童團團長。年少的董存瑞機靈聰明,很有骨氣,被稱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的部隊參加了冀熱察戰役。隆化縣城靠近熱河省省會承德市。敵人事先在這裏修築了大量堡,有些特殊構造的暗堡還被稱為“模範工事”。

進攻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了。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臨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在比武中奪得“爆破元帥”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裏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之後,敵人隱藏在圍牆外幹河道上橋形暗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部隊遭受嚴重傷亡,突擊受阻。派去爆破的戰友又一個個在中途倒下。

麵對敵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一次請戰。他在戰友的掩護下衝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幹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又很濕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藥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衝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董存瑞犧牲不久,兵團的程子華司令員進城視察戰果,在隆化中學前見許多戰士哭泣。程司令很奇怪,問他們打了勝仗為什麼還哭?戰士們介紹了董存瑞的壯舉,身經百戰的司令員也禁不住哭了出來。

1948年6月8日,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黨委決定,追認董存瑞為縱隊戰鬥英雄、模範共產黨員,命名他生前所在的6連6班為“董存瑞班”。上級規定縱隊所屬機關和部隊在點名和集會時,靜默3分鍾以示悼念。7月10日,冀熱察行署發布決定,將隆化中學改名為存瑞中學。1950年,在全國戰鬥英雄和勞動模範代表大會上,董存瑞被追認為全國戰鬥英雄。

英雄永遠都將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從來不考慮自己的個人得失。

楊根思

楊根思(1922~1950),江蘇泰興人。1944年參加新四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榮獲爆破大王、華東一級人民英雄等稱號。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誌願軍連長。11月29日,在朝鮮成鏡南道長津郡下碣隅裏圍殲敵人的戰鬥中,擊退敵數次反撲,最後抱起炸藥包,衝入敵群,壯烈犧牲。被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授予“特級戰鬥英雄”稱號。並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生前所在連被命名為“楊根思連”。

特級英雄楊根思

美帝國主義在朝鮮燃起戰火。楊根思和他的戰友們為了保衛祖國、支援朝鮮人民,誌願走上了朝鮮前線。

楊根思所在部隊迅速繞過柳潭裏和死鷹嶺,指向碣隅裏。一夜間行軍130裏,8小時就奇跡般地趕到了集結地——大麵裏。他們立即開始戰鬥準備。

戰鬥快開始了,楊根思帶領第三排,走上小高嶺。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陣地!守住這個陣地,就打破了敵人的突圍計劃。他們決不許敵人爬上小高嶺半步!

天剛拂曉,敵人的炮彈一陣緊似一陣地落在小高嶺上,大部分工事遭到損壞。戰士們就利用敵人的炮彈坑作為工事。經過敵人猛烈的炮擊,小高嶺不再是石、土、樹木和積雪的山頭,而是鐵片和汽油燃燒的地方;小高嶺不再是原來的標高,而是被削去一層,改變了地形。

美國侵略軍向小高嶺爬來了。楊根思趕到八班長跟前命令:“放敵人前進到離我30米的地方,聽我的命令開火!”楊根思的命令迅速在陣地上傳開。這時候,每個戰士的眼睛都盯著上來的敵人。“是時候了,打!”楊根思喊著。小高嶺後側的重機槍首先發射。一陣陣子彈、手榴彈準確的在敵人堆裏爆炸。敵人第一次攻擊被打退後,又用炮火猛烈地轟擊小高嶺。

八班長大聲向連長楊根思報告:“敵人大約有兩個連,在八輛坦克掩護下開始進攻了。”

楊根思首先甩出手榴彈。山上所有的手榴彈都打向敵人。隨著子彈、手榴彈的爆炸聲,楊根思帶著戰士們衝進敵人堆裏。

在混戰中,整批的敵人又擁上山來。楊根思的機槍轉換著方向掃射,並指揮劉玉亭的機槍射擊敵人。前麵的敵人倒下了,後麵的又擁上來了。楊根思立即命令八班長帶個班從山腰插向敵人側麵,七班和九班從小高嶺向下衝擊。敵人終於動搖了,在坦克炮火掩護下撤下山去。

更嚴峻的戰鬥繼續著。敵人一批批地被殲滅在小高嶺前。楊根思率領的三排勇士們也越來越少了。

楊根思大聲向戰士們說:“這個陣地不能丟,隻要有我們的勇敢,就沒敵人的頑強。敵人凶,我們要凶過他!子彈拚光了拚槍托,拚斷了槍托再拚鐵鍬。決不能丟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