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變“窮”
隻有敢於打破自己固有的圈子,
才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鐵匠的日子
有一位鐵匠平日總是挑著擔子巡回鄉裏,為村民修補器具。因為他的手工精巧,心地善良,價格公道,老少無欺,所以生意一直很不錯,收入也不錯,以此手藝養活全家綽綽有餘。
有一天,鐵匠照例挑著擔子走在大馬路上,希望攬些生意。忽然間,聽到皇帝禦車即將經過的消息,他趕緊閃開並趴在路邊,心裏非常激動,因為他老早就想仰望天子的聖顏。
沒想到“喀啦喀啦”的馬車聲並未如預期消失在遠方,鐵匠好奇地抬頭一看,當他看到禦車停在他麵前時,他嚇得趴在地上猛磕頭。
原來,當皇上經過鐵匠時,看到擱在他身旁的擔子,認為他應該是名工匠,而恰巧皇冠因為車子過於震動而有些鬆脫了,所以才要他修理。
鐵匠跪在地上將皇冠修好,皇上看了他精巧的手藝之後,很是滿意,鐵匠得到了一百兩銀子的賞賜。
鐵匠興奮地由小路奔跑回家,卻看見一隻猛虎堵在小路出口。鐵匠非常害怕,但等他仔細一瞧,發現這隻猛虎似乎並無惡意,它高舉一隻手掌,麵露痛苦的表情。
鐵匠大膽地走過一瞧,發現老虎的掌心被一根竹刺紮在肉裏,他急忙取出工具,將竹刺拔了出來。老虎為了報答鐵匠,還特地銜來一頭鹿作為報酬。
這位鐵匠得意非凡,認為自己做了天下最了不起的事。而且他覺得修皇帝的帽子和拔老虎的刺比以前賺得多了,便從此不再巡回鄉裏為人修補,而在自己家門口掛起招牌,招牌上寫道:專修皇帝帽子,兼拔虎刺。
從此,鐵匠的生意越來越少,門可羅雀全家也養活不了。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成功、成名固然要做別人不敢做和別人沒做過的,但也要考慮一下成功的機率和可能。
林肯的胡子
在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的故居裏,掛著他的兩張畫像,一張有胡子,一張沒有胡子。在畫像旁邊牆上貼著一張紙,上麵歪歪扭扭地寫著:
親愛的先生:
我是一個11歲的小女孩,非常希望您能當選美國總統,因此請您不要見怪我給您這樣一位偉人寫這封信。如果您有一個和我一樣的女兒,就請您代我向州門問好。要是您不能給我回信,就請她們給我寫吧。我有四個哥哥,他們中有兩人已決定投您的票。如果您能把胡子留起來,我就能讓另外兩個哥哥也選您。您的臉太瘦了,如果留起胡子就會更好看。所有女人都喜歡胡子,那時她們也會讓她們的丈夫投您的票。這樣,您一定會當選總統。
格雷西
1860年10月15日
在收到小格雷西的信後,林肯立即回了一封信。
我親愛的小妹妹:
收到你15日的來信,非常高興。我彳瞵過,因為我沒有女兒。我有三個兒子,一個17歲,一個9歲,一個7歲。我的家庭就是由他們和他們的媽組成的。關於胡子,我從來沒有留過,如果我從現在起留胡子,你認為人們會不會覺得有點可笑?
真誠地祝願你亞·林肯
第二年2月,當選的林肯在前往白宮就職途中,特地在小女孩的小城韋斯特菲爾德車站停了下來。他對歡迎的人群說:“這裏有我的一個小朋友。我的胡子就是為她留的。如果她在這兒,我要和她談談。她叫格雷西。”這時,小格雷西跑到林肯麵前,林肯把她抱了起來,親吻她的麵頰。小格雷西高興地撫摸他的又濃又密的胡子。林肯對她笑著說:“你看,我讓它為你長出來了。”
偉人就是這樣,他們對別人提出的建議非常的注意,哪怕就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建議,他們都虛心接受。那麼做為平凡人的我們又如何做呢?
節省每—個便士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比達拉斯或阿拉伯的任何石油富豪和巨賈更為富有。據說,她的財產價值不下25億英鎊。雖然如此富有,女王仍然十分注意節約。有句英國諺語常掛在女王的嘴邊:“節約便士,英鎊自來。”
在白金漢宮,不僅照明,而且供暖也是保持在最低限度,因女王用小電爐來暖和寬敞的大廳。應邀到郊外農村的皇家住宅去做客的人,被告知需帶毛衣,因為那裏“暖氣並非整天24小時都供”,而且還請應邀者自帶酒去,因為“我們並不是大酒鬼”。
皇宮裏相當部分的家具已經“老掉了牙”,幾乎要散架了。自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以來,皇宮裏的家具從未更新過。當參觀皇宮者看到經過修補的沙發和地毯、已經很不像樣的掛毯、滿是灰塵的書房時,無不為之驚歎。
女王堅持皇家隻用上麵印有蓋爾斯王子紋章的特製牙膏,因為這種牙膏可以擠到一點也不剩下。女王如果看見掉在地上的一根繩子或帶子,也要撿起來塞進口袋裏,可能在什麼時候這些東西會有用場。女王很喜歡馬,但在馬廄裏,馬不再睡在幹草上,而是睡在舊報紙上,因為幹草太貴。
女王自己以身作則,同時要求其家人也要按節約精神辦事。就是她的丈夫菲利普,錢包也是扣得緊緊的。看到飯館裏酒價飛漲,到了聖誕節,他請宮廷人員在一家豪華旅館裏吃飯時,他便自己準備了一些酒帶去。
溫斯頓·丘吉爾說:“……聰明的人能夠很好地安排自己的錢,不管是家財萬貫,還是有限收入,他們會享受到用錢的滿足感,但決不會為錢所用。”這也許就是成大事的必備的條件之一吧!
記下每筆錢的用途
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國是首富,但是他們家族中沒有一個人揮金如土。戴維的祖父老洛克菲勒在他年輕時候就開始記錄個人的收支賬目,每一分錢都要在這個賬目上寫出用途和使用時間,每一筆開支必須有正當而可靠的理由。老約翰在臨死時將他的傳統交給了兒子小約翰·洛克菲勒。小洛克菲覇繼承了父親的光榮傳統,又把它像接力棒一樣傳了下去。
在戴維的記憶裏清楚地記著一件難忘的往事,在他7歲的時候,小約翰·洛克菲勒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間裏,意味深長地說:“戴維,從現在開始你可以每周獲得30美分的零用錢,我想聽聽你打算如何處置這30美分。”
戴維高興地回答:“爸爸,我想您會同意我花10美分去買我最喜愛的巧克力。另外,我要和哥哥們一樣擁有一個儲錢罐,我每周節省10美分放進去。剩下的10美分我做機動處置,如果到星期六還沒有花出去的話,我可以考慮在做禮拜之前捐給教堂。”
“對你的處理我十分滿意,可愛的孩子。不過,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拿到每周零花錢時,附帶一個小本子,你必須在本子上記下每筆錢的用途。”“爸爸,有這個必要嗎?”戴維·洛克菲勒不解地問道,“您說過這是我的零花錢,我有權自由處理的啊!”
“當然是有必要的,這是你祖父創立的傳統。洛克菲勒家庭的每個孩子都要這樣做的。你在每天花了錢之後,晚上在睡覺之前,記下花錢的原因、數目,並給這筆開銷的必要性做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這裏麵有一點我想有必要提醒你一下,所有的記錄必須要真實,你知道誠實是最寶貴的。”
“爸爸,我記住了。”
“對了,我每周在發給零花錢之前,都要檢查你的花錢記錄本。如果你的記錄令我滿意的話,你會得到一點小小的獎賞,那就是在30美分之外再加上5美分;要是記得模糊不清的話,相應地要將30美分扣為25美分。”
戴維少年時所受的“賬目訓練”對他以後的理財生涯受益匪淺。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記下每筆錢的用途,清楚地知道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怎麼花,如何花?看似簡單瑣碎的小事,必將積少成多,為你將來的大事打下堅實的基礎。
洛克菲勒與一美分
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是美國19世紀的三大富翁之一。洛克菲勒享有98歲高壽,他一生至少賺進了十億美元,捐出的就有七億五千萬。
他平時花錢卻十分節儉。有一次,他下班想搭公車回家,缺一美分,就向他秘書借,並說:“你一定要提醒我還,免得我忘了。”秘書說:“請別介意,一美分算不了什麼。”洛克菲勒聽了正色說:“你怎能說算不了什麼,把一美元存在銀行裏,要整整兩年才有一美分的利息啊!”
還有一件事。落克菲勒習慣到一家熟識的餐廳用餐,餐後,給服務生兩美分的小費。有一天,不知何故,他隻給了一美分。
服務生不禁埋怨說:“如果我像你那麼有錢的話,我絕不吝惜那一美分。”洛克菲勒笑了笑說:“這就是你為何一輩子當服務生的緣故。”
洛克菲勒對金錢的看法是:我非但不做錢財的奴隸,而且要把錢財當作奴隸使用,他是那麼說的,也是那麼做的,所以才會成就今日的石油大王。
丘吉爾炒股
據說愛因斯坦死後進入天堂,上帝將他安排在一間4個人的房間裏。
愛因斯坦問第一個人智商是多少,那人回答為160。愛因斯坦喜出望外地
說:“好!我正擔心來到這裏找不到探討相對論的夥伴呢!”他又問第二個人,那人說他的智商是120。愛因斯坦顯然有點失望,歎了口氣說:“罷了,我們還是能探討些數學問題的。”他是了後問第三個人,那人說自己智商不到80,愛因斯坦皺起了眉頭,良久之後說道:“看來我們隻能侃侃股市了。”
上麵這則笑話僅是杜撰之作,不足為據,那麼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早年在華爾街股市小試牛刀,結果折戟沉沙的軼事則是有真憑實據的。
1929年,丘吉爾的老朋友、美國證券巨頭伯納德·巴魯克陪他參觀華爾街股票交易所。那裏緊張熱烈的氣氛深深地感染了丘吉爾。當時他已年過五旬,但狂傲之心絲毫未減。在他看來,炒股賺錢實在是小菜一碟。他讓巴魯克給他開了一個戶頭——“老狐狸”丘吉爾要玩股票了。
丘吉爾的頭一筆交易很快就被套住了,這讓他很丟麵子。他又瞄準了另一隻很有希望的英國股票,心想這家夥的老底我都清楚,準能大勝。但股價偏偏不聽他的指揮,一路下跌。他又被套住了。
如此折騰了一天,丘吉爾做了一筆又一筆交易,陷入了一個又一個泥潭。下午收市鍾響,丘吉爾驚呆了,他已經資不抵債要破產了。正在他絕望之時,巴魯克遞給他一本賬簿,上麵記錄著另一個溫斯頓·丘吉爾的“輝煌戰績”。原來,巴魯克早就料到像丘吉爾這樣的大人物,其聰明才智在股市之中未必有用武之地,加之初涉股市,很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他提前為丘吉爾準備好了一根救命稻草。他吩咐手下用丘吉爾的名字開了另一個賬產,丘吉爾買什麼,另一個“丘吉爾”就賣什麼;丘吉爾賣什麼,另一個“丘吉爾”就買什麼。
丘吉爾一直對這段恥辱的經曆守口如瓶,而巴魯克則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詳細地記述了這樁趣事。
股市之中不以學曆定賢愚,不以智力分高低,更不以個人的社會背景、角色分上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得意之處,也會有失利之地。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則你會輸得一敗塗地。
一隻迷路的雜種狗
當卡爾大約7歲或8歲的時候,有一天在放學途中,他發現了一隻迷路的雜種狗。它是隻被丟棄的雜種狗,可是對一個小男孩而言,它是隻非常可愛的雜種狗。卡爾叫它“切斯特”,從此他們片刻不離。卡爾隻在去上學的時候沒跟它在一起。有一次,他甚至偷偷把它帶到課堂去。不過老師通知了卡爾的父母,他回家後便被打了一頓,並且必須答應從此不再帶它去學校。
有一天,卡爾發現切斯特的右眼下方有個小傷口,之後陸續有其它的傷口出現在它的毛發下麵和耳朵四周。他知道自己的父親絕不會在一隻流浪狗身上花任何錢,所以用自己的方法,每天用肥皂清洗它的傷口,然而情形愈來愈糟。等到最後他不得已求助父親時,想必他的沮喪和絕望的神情一定十分明顯。父親並未責罵他,父親看看他,再看看狗,甚至沒問兒子什麼,便叫他帶著狗一起到車上去。
父親開車來到鎮上的獸醫診所。醫生隻看了一眼傷口,便立刻了解了病情。他走到他的藥櫃前,取出一整盒藥丸——那是可以醫治小狗的藥丸。他似乎並不覺得特別嚴重,隻吩咐卡爾在頭3個星期,早晚讓狗各服一粒藥丸,接下來3周每天早晨讓狗服用一粒。醫生告訴卡爾,如果情況不見好轉,6個星期後再帶狗回來複診。
卡爾高興極了,他的狗會好起來的。當天晚上,他給它吃了第一顆藥,然後第二天早上上學之前又給它吃第二顆。由於那天卡爾急著去上學,便把盛藥的盒子就放在書桌上,而忘了把它放在抽屜內。它們一定是味道很好的藥丸,至少對狗來說是如此。因為那天白天不知什麼時候,切斯特跳到書桌上,把藥包咬開,將所有藥丸都吃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