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局勢大變(11)(1 / 2)

當答案揭曉時,所有人為之瞠目結舌。既不用三十年,也不用十年,甚至連十天都不用,隻在冷楓的縣委書記任命下來短短一天後,關允的任命就正式下發——經市委組織部決定,關允同誌調任市委辦公廳秘書處。

如果說關允的任命還不足以讓人聯想到他的下一步的話,那麼隨後師龍飛正式走馬上任孔縣就明確無誤地坐實了之前不少人的猜測。蔣書記的秘書外放,關允同時調入市委辦公廳秘書處,兩者連在一起解讀就是——關允青雲直上,要由縣委辦副主任直接升為市委書記秘書了。

也就是通常被人仰視的整個黃梁最接近市委書記的市委一秘!

二十三歲的市委一秘,幾乎就是官場上的神話和傳說,卻真實地發生在了身邊。這讓孔縣不少人為之驚呼,李永昌用了二十年才達到的高度,關允隻用了一年就一舉超越。

誠然,關允才是副科的級別,無法和李永昌縣委三號的副縣級相提並論。但在孔縣人眼中,級別再高,也終究隻是在孔縣的池子裏撲騰,而關允卻直接邁進了市委大院,跟在了市委書記身邊,比起一輩子沒有出過孔縣的李永昌,不知高明了多少。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縣委大院外麵的人議論的隻是關允成了市委書記的跟前紅人,李永昌得是多大的榮耀,縣委大院裏麵的人卻心裏有數,關允一入市委,必定前程似錦。過了年關允才二十四歲,而依照慣例,秘書一般比領導差兩級,市委書記是正廳,市委一秘就是正科。

關允才提了副科不久,但既然擔任了市委一秘,不出三個月必會解決正科。了不得,二十四歲的正科,按今後三年一個台階上升,豈不是說三十三歲就是副廳了?嘖嘖,關家祖墳冒青煙了,幾百年才出了這樣一個人才。

孔縣幾百年才出了一個關允?

當然,以孔縣縣委大院一幫人的見識,猜測關允的前程隻是基於最基本的認識。關允從副科到正科容易跨越,從正科到副處就是一道關卡,而從正處到副廳,則又是一道更難跨越的天塹。以崔同的天縱之才,再加上崔姓龐大的勢力,他才在三十五歲邁入副廳,成為黃梁的官場神話。關允無根無底的草根出身,能打破崔同的傳奇?

別人或許出於同鄉之情同事之誼,更願意相信關允一邁進市委,就是一馬平川,天下坦途了。哪裏知道,黃梁市委的龍門確實金光閃閃,但在市委的龍門之內,黃梁市水深火熱,處處潛流暗湧,要將關允卷入其中,撕裂撕碎。

關允一下車,就被人群圍住了,人群中,全是熱情洋溢的笑臉。關允來者不拒,一一和伸來的手握手,現在的他,幾乎成了縣委大院之中所有年輕一代的偶像和人生目標。

讓關允吃驚的是,好不容易分開人群,一抬頭卻發現,冷楓站在內門之處,親自出來迎候。如果僅僅是冷楓一人也就算了,冷楓身後還站著一人,一臉笑意,滿麵春風,正是陳宇翔。

好嘛,縣委一號二號親自出來迎接,就算關允正式確定了市委一秘的身份,他也不夠分量驚動書記和縣長。說到底,冷楓是抬舉他,陳宇翔是抬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