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學四年,關允有一個相愛的女友,名叫夏萊。夏萊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是關允的同班同學,從大二時起,關允捕獲了夏萊的芳心,二人開始了三年的戀愛。從戀愛時起,二人的關係就遭到夏萊父親夏德長的強烈反對。夏德長的態度很明確,夏萊隻能找門當戶對的男朋友。
門當戶對的含義就是,作為小縣城農民家庭出身的關允,他的成績再好,品學再優異,也無法彌補出身低下的先天不足。而夏萊可是堂堂正正的京城大戶人家的女兒,其父夏德長是國家教委的一名副司長。
夏德長的反對雖然強烈,夏萊對關允的愛情卻更加熱烈而執著。由於愛女心切,夏德長采取了退讓的懷柔政策,表麵上不再反對關允和夏萊的來往,暗中卻在用他的手腕謀劃長遠之計。
作為一九九五年京城大學的畢業生,雖然留京的指標十分珍貴和稀少,但品學兼優的關允還是憑借出色的口才和機靈的頭腦,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留京指標!
關允喜不自禁,認為從此就可以留在京城名正言順地和夏萊在一起了。他的夢想就是用十年時間升到副處,然後外放從縣委書記做起,不信有朝一日不能和夏德長比肩。
出乎關允意料的是,在得知他憑借自身能力留京之後,夏德長親自出麵邀請關允到家中做客。關允大喜,認為夏德長總算認可了他,他幻想著夏德長約他見麵,是要答應他和夏萊的婚事。
關允和夏萊戀愛三年,第一次邁進夏家之門。在夏家,夏德長先是對關允通過自己的努力留在京城表示讚賞,並對他和夏萊的愛情表示理解,隨後話題一轉,指出,雖然他可以接受關允和夏萊的愛情,但並不表示他可以允許關允和夏萊結婚。
如果關允能在三十歲之前走到處級的工作崗位,他一定會放下以前所有的成見,親手將女兒交到關允的手中。
關允到底年輕,沒有聽出來夏德長話中意味深長的部分,以為夏德長已經改變了對他的看法,當即表示一定好好工作,努力進步,不會辜負夏德長的期望。
夏德長握著關允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小關,你還年輕,路還很長,留在京城發展,就我個人認為,前進的空間很小,發展的局限性很大。你可以轉變一下思路,到更需要你的地方鍛煉一段時間,然後再調進京城,在履曆上也會更好看一些……你是孔縣人,如果主動要求回孔縣縣委工作,等於是京城大學生畢業後放棄留京指標,甘願到最艱苦的地方支持家鄉建設,不但行為高尚,在以後提拔時,會是很濃重的一筆履曆。”
關允正沉浸在關德長同意他和夏萊交往的興奮之中,並沒有深思夏德長話裏話外深藏不露的用意,答應著說道:“我還年輕,許多事情還不懂,夏叔叔的意思是,我不留在京城,主動要求回孔縣工作?”
“你在孔縣幹上兩三年,解決了正科,縣裏好提拔,又有了基層的經曆,我再幫你調回京城。一回來就能提副處,曲線升遷,要比留京熬資曆快多了。”夏德長笑得很開心,拍了拍關允的肩膀,“年輕人,不要怕苦也不要怕累,要有長遠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