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收割者來了 三十三,回家(1 / 2)

三十三,回家

常亮知道梅雨說的都是事實,天朝政府部門門難進事難辦是有名的,不過這些對星空公司來說都不是問題,生產光伏電池的原料多晶矽是免費的,而光伏電池發電主要的成本就是電池折舊,這一塊費用不用考慮,還有神馬虧本可言?

而且,常亮投資光伏發電,並不打算向被國家壟斷的電網出售而是自用,所以補貼、上網路徑之類對星空公司而言根本不是問題。

於是道:“這個我知道,你放心,我自有辦法,你隻要招聘組織起班子就行。”

既然老板這麼說了,梅雨也就沒有異議,畢竟,自從自己遇到常亮這個老板之後,發生了太多的奇跡。

告別梅雨後,常亮覺得公司的事情處理得也差不多了,進入試練星球固然要緊,但是現在常亮準備還不充分,主要就是兌換點嚴重不足,進試練星球可不是開玩笑的,不危險的沒有多少利益,利益高的有極度危險,所以常亮必須有萬全的準備,按照目前每天處理垃圾與煤矸石收入一千多萬的兌換點速率,至少還要幾天,才能滿足需求,那這幾天,常亮做些什麼呢?

漫遊在杭州的街道上,看著大大小小的商店紛紛掛出春節大酬賓的標語,常亮忽然想起,過年了,也該回家看看,以後會越來越忙,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再見到父母。

說走就走,常亮去附近商店胡亂買了些東西,杭州的商品價格很貴,通常縣城裏賣幾十塊上百塊的東西,這裏都掛到了幾百上千塊,還是打了對折的,不過常亮現在當然不在乎了。

拿起大包小包,找了個無人的小巷僻角,默念傳送,星門心意相通,當然知道常亮的目的地,白光閃起,下一刻,常亮出現在宜賓附近一座小村莊外麵的茶山上。

宜賓是五糧液的產地,號稱中國酒都,不過這與常亮的老家並沒有什麼關係,常亮的老家是在四川靠近貴州的一座壩子裏,父親在這裏當著一個不到三十人小學的唯一民辦教師,一個人要教四個年級的課程,五年級開始,學生就到鄉裏小學上課了。

雖然現在天朝經濟起飛,但是這種偏遠鄉村的情況比十年前還是沒有多大轉變,村民守著幾畝薄地,茶山,收入很難提高,所以,主要勞力都紛紛外出打工,村裏隻有一些留守婦女與兒童老人,有錢的蓋起了小洋樓,更多的,還是擠在破屋了,當然,這裏唯一的好處是,沒有人會來拆遷,把你趕出自己的家園,希望所謂的新農村之風不要吹到這裏吧,沒有了土地,農民吃神馬?

常亮的老家叫五棵樹,因為村口有五棵古樹而得名,逢年過節,樹下插滿了香燭,堆滿了四麵八方趕來祭拜香客的貢品,不過在大革文化命那年頭,古樹被從宜賓下來的紅衛兵以破四舊為名砍掉了,前些年有人打工發了點小財,打算在古樹樹樁上建立一座寺廟,寺廟建到接近完工,縣裏宗教委神馬的來人,以沒有得到批準為由責令停工,以後一直批不下來,正好村裏小學因為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教委來人勘察了一番,撥下幾千元資金,將寺廟的爛尾工程完了工,成為新的小學校舍,這是常亮父親滿意的事情,原先因為鄉裏一直拖欠工資,一度打算辭職不幹,現在也不再提起了。

不過常亮家依然屬於村裏的最貧困戶,其他家庭,多多少少都有人在外麵打工,每個月寄回家千兒八百的,家裏都蓋起了新房,常亮父親一個人教四個年級,每個月也隻有幾百工資,母親種田,剛好夠全家糊口,中午還要幫父親學校蒸飯,所以全家一直住在破房子裏,今年常亮讀書,還是家裏將打算建新房的積蓄拿了出來,至於房子,父親打算就搬到小學去住,反正教師的住房學校本身就應該解決,不過學校校舍也緊張,一共幾間房,兩個教室,一個學生活動室,一個不包括學生用餐處的食堂兼廚房,還有兩間,半間做了倉庫,其餘的一間半,就是教師辦公室,接待室,教務處兼全家的臥室。

雖然這是一個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的小山村,不過從茶山上看下去,小村炊煙繚繞,雞犬相聞,綠樹白牆,溪流淙淙,世外桃源一般,還是挺有詩情畫意的,這裏畢竟是常亮度過童年的地方,所以,也是感到很親切。

拿起手機給父親打了個電話,是學校的固定電話,父親沒買手機,說反正天天在學校,固定電話可以了,其實常亮知道他當然是為了省錢,至於母親,就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