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若爾何以初異體門中雲等者。鈔約不相由義立同體。相由義立異體。疏釋反此。故鈔伸問鈔答文雲。謂要由各異。(疏家異體)方得待緣。(鈔家異體)要由遍應。(疏家同體)方自具德。(鈔家同體)鈔據直論相由異體諸法互資故不相由同體各自具德故。疏據所以相由是同體所以因相由故各自具德。乃是同體。不相由是異體所以因各守自性方始互待其緣。乃是異體。
鈔一錢當體自是本一等者。賢首雲。此且約現錢中況彼一來緣起無盡陀羅尼法非謂其法隻如此也。應可去情如理思之。仍恐未曉。今復略陳。如一尊佛。(乃本一也)而應多根。物既異感。佛必殊形。(即多一也)雖應質不一。然本身無二。(多一不礙本一也)匪唯佛佛能爾。抑又法法皆然。故鈔雲。如十錢為喻。其法界差別無盡法中。各各遍應。故隨一一。各具法界差別法也。恐封其喻故。勸去情思之。
疏七同體相入義等者。問一體之法如何立相入玄門耶。夫相入者。自他體在但互涉入故。答同體之法凡夫見時。可定同體。聖智觀智。同異無礙。是故得立相入玄門也。如菩提場世尊與忉利等處世尊。互相涉入。豈不得立相入門也。若爾還是異體。何名同體耶。答就本真體。全此全彼故。約凡夫解唯一體故。若不許爾。雲何異體之法。相即門中。許作一體法耶。彼此異因不可得故。又雲何立得法無定性故。同體相即。準此可知。
鈔亦如一人望父名子等者。但舉喻用明勿謂是法。
鈔異體相入故令同體相入者。既忉利天根既入菩提場佛身。彼忉利天佛。豈不入菩提場佛身中也。相即準知。
鈔冥同性海者。謂前五句屬因分。有跡可說故。第六句屬果分。絕待離言故。
鈔住一邊應故有廣狹至即前本門第二門也者。若爾但有遍。應廣狹寧成。答斯則躡前起後。不相離故。
言由此即彼故此隱彼顯者。問能即無體雲何名隱。答正能即無體時。不妨便為所即有體。此所即有體之法。在能即門隱也。又解舉難況易也。能即尚無。豈不名隱。如敗軍尚死豈不為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