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創造神話的推銷大師(1 / 3)

對於敢於跨進推銷行業的人,我要從心裏頭叫好。隨著你的全心全意和不斷努力,推銷工作是能得到超過大企業的主要職員、甚至於經理以上人物的高薪,並且能夠取得顯赫社會地位的現代最令人滿意的職業。

現代社會的推銷工作,是越來越具有較高地位的大有希望的職業。我認為:不斷努力的推銷工作者的未來是無限美好的。

——齊藤竹之助

我成功的秘密相當簡單,為了達到目的,我可以比別人更努力、更吃苦,而多數的人不願意這樣做。

——喬·坎多爾弗

世界上最成功的推銷員

一、“推銷之神”原一平

宇宙之大,與你一樣的人隻有你。你是唯一的一個“人”。與你相同的人,世無其人。你有別人所無的長處,那種唯你獨有的長處,越琢磨越發出逼人的光芒,它,藏有比別人的長處更優異的可能性。

——原一平

不蒸包子爭口氣

“你要從事推銷?算了吧,還是另找適合你的職業去,吃這一行飯,可不那麼容易啊。”

被某些人這麼說了以後,掂量掂量自己,不免畏縮不前。有過這種經驗的人,一定不少。

有些人,給如此潑了冷水之後,就從推銷世界的門口消失不見了。

有些人,在疑信參半中畏畏縮縮地踏出了推銷的第一步。

“我才不信,等著瞧!”有些人可能是如此發憤才踏入這一行的。

原一平屬於第三種。

在《撼動人心的推銷術》一書中,原一平介紹了當時的情景:

“原一平,你不是幹得了這種困難工作的人。”

當時,我屏住氣息,無言地睨視著主考官。我在內心如此呐喊:

“什麼話!我偏偏要做給你看!”

個子矮小的我,真是風采不揚,也難怪對方看到我這種外表就丟給我這句話。當時,我血氣方剛,年僅25歲。屈指算來,已是50年前的往事了。就像對那句話要報一箭之仇那般,我闖進了推銷的世界。

1930年3月27日,原一平以“不請自來的見習職員”身份,開始在明治保險公司工作。當時,他的身高隻有145厘米,體重隻有52公斤,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個子又小又瘦,橫看豎看,實在不是個好貨色。”他必須每月推銷1萬日元的保險,才能成為公司的正式推銷員。

因“自然條件”不如人,原一平隻能是從早到晚拚命地工作。他心裏想的隻有一件事,就是要做出個樣子來,讓那位小瞧他的主考官瞧瞧。由於囊空如洗,他睡過公園的長椅,一天隻吃一餐也是常有的事。“不過,就我而言,那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隻靠固執之念忍耐到底。肚腸大爺鬧空城計,那種滋味,老實說也真夠受,隻差沒有流下眼淚。躺在公園的長椅上,仰望星空,有時我也會突然淚流滿麵。”

那一年的歲末,原一平的業績是16.8萬日元。他得意洋洋地跑到那個主考官的家中,報告這個喜訊。就這樣,原一平成了公司的正式推銷員。

戰勝自卑走出誤區

原一平曾經為自己的矮小而懊惱不已,他不止一次地仰天長歎:老天爺對我真不公平!但是,矮個子是鐵的事實,想隱瞞也隱瞞不了,想改也改不掉。

就在原一平訪問主考官不久,與原一平個子相差無幾的主考官召見了原一平。

這位主考官曾留過洋,在美國專攻過推銷,他的身材比原一平略高而已,實際上算是半斤八兩。他的內髒也欠佳,所以瘦瘦弱弱的。若隻看外表的話,他和原一平沒什麼差別。

他凝視著原一平,靜靜地說:

“原老弟,個子高大、體格魁偉的人,先是外表就顯得威風堂堂,因此,訪問顧客時也容易讓對方產生好印象。可是,個子矮小的人,即使懷有同樣的技術,——不,縱然他的為人超過前者許多,由於受先天條件的限製,在踏出第一步的時候,無形中已經吃了大虧。你我都屬於身材矮小的人,為了不輸給個子高、體格好的人,同樣要踏出第一步時,該怎麼做呢?我想,首先必須以表情致勝,特別是非重視笑容不可,務必顯出發自肺腑的笑容。”

他的臉上立即浮現出笑容,那是一種渾身都在笑的笑容,是純真感人的笑容,這笑容使原一平茅塞頓開。

自此以後,原一平著手訓練笑,他不停地對著鏡子練習笑容。

由於一心一意想著練習笑容的事,走在馬路上,原一平往往會不自覺地露出笑臉,有時甚至會笑出聲來。他練習笑容就跟著了魔似的,他的鄰居們見他一人常常獨自樂出聲來時,還懷疑他神經不正常呢。

有一天,原一平對著鏡子,想看看自己究竟能做出多少種笑容。他自己都沒想到,他竟然能發出40種不同的笑:

衷心感到爽朗的大笑;

感動而壓住聲音的笑;

喜極而泣的笑;

逗人轉怒為喜的笑;

感到寂寞或哀傷的笑;

抑製辛酸的笑;

解除對方心理壓力的笑;

岔開對方情緒的笑;

使對方放心的笑;

承認挨了一記的笑;

表示自信的笑;

充滿優越感的笑;

愣住之後的笑;

言歸於好時的笑;

與對方意見一致時的笑;

使對方興致頓生的笑;

吃驚之後的笑;

感到意外之後的笑;

瞧不起對方的笑;

感到無聊時的笑;

如在折磨對方的笑;

如在挑戰的笑;

大方的笑;

開朗的笑;

含刺的笑;

誇張談話內容的笑;

如在硬逼對方的笑;

抑鬱的笑;

含有下流意味的笑;

故作迷糊的笑;

愕然一驚的笑;

尖銳的笑;

與對方同喜的笑;

冷淡的笑;

微笑;

嗤之以鼻的笑;

意外地感到滿足時的笑……

笑不僅使原一平完全解除了自卑,也使他推銷起來得心應手。下麵這個例子足以說明他對笑的自如運用。

“裏麵有人嗎?……我是明治保險公司的原一平。”

“噢?”那人應聲而出,把臉湊近原一平的名片,仔細看了半天。不久,那人就抬起頭來,臉上浮現挖苦的笑,還以不勝可憐的表情說:

“幾天前也來了不知是哪一家保險公司的人,我沒有聽完他的話就下了逐客令。至於你,雖然專程跑來,也隻好說一聲抱歉了。我不會投保,所以,任你怎麼說也沒有用。你的時間也很寶貴,請回吧。”

“原來如此。但是,不妨聽我說一說。如果聽後覺得毫無意義,我就當場切腹謝罪。聽一聽我的話總可以吧?”

“真要切腹?”

“是的,就這樣……”原一平正經八百地用手做切腹狀。

“好吧。我一定讓你切腹,可要有心理準備哦!”那人略微顯出惡作劇的神情。

“既然如此,我隻有豁出去了。”原一平說完,讓一本正經的臉色倏地緩和下來。

“哈哈哈……”

他們倆就這樣相顧大笑。

不用說,原一平最後談成了這筆生意。

誌堅不畏事不成

原一平找到了笑臉的秘密,那就是嬰兒的笑容。

嬰兒的笑容,說多美就有多美。他們的笑容純真得令人心曠神怡,令人迷惑。嬰兒之多,無以計數,但誰看過他們挖苦的、蔑視的、齷齪的、邪氣的笑?嬰兒的笑容之所美麗誘人,是因為以鼻梁為中心線時,臉上左右的表情相同之故。

原一平認為,我們必須擁有左右均勻的、天真無邪的美麗笑容,即嬰兒那般的笑容。當大人露出接近嬰兒的那種笑容,那才是發自內心的笑。這種笑容會使初次見麵的人如沐春風,如在歇息;它也會使接觸它的人,自然地展露笑容。原一平把這種笑容作為自己訓練的目標。

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原一平一有空就對著鏡子練習。也不知持續了多久,一天,他忽然發現鏡中的自己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他的臉大放異彩,細加觀看,眼神也有了變化。這個發現使他信心倍增。一有信心,與鏡中的自己對話的訓練也就更起勁了,他清清楚楚地看出自己的臉孔逐日有了變化。

原一平自豪地說:“如今,我認為自己的笑容與嬰兒的笑容已經相差無幾。”

原一平總結出了笑容的10大功能:

1.笑容,是傳達愛意給對方的捷徑;

2.笑,具有傳染性。所以,你的笑會引發對方的笑或是快感。你的笑容越純真、美麗,對方的快感也越大;

3.笑,可以輕易除去人與人之間厚重的牆壁,使雙方門扉大開;

4.笑容是建立信賴的第一步,它會造出心靈之友;

5.沒有笑的地方,肯定無工作成果可言;

6.笑容可以除去悲傷、不安,也能打開僵局;

7.將多種笑容擁為己有,就能洞悉對方的心理狀態;

8.類似嬰兒的笑容最是誘人;

9.笑容會消除自己的自卑感,且能補己之不足;

10.笑容會增進健康,增進活力。

原一平的笑被譽為“值百萬美金的笑容”。30歲時,他創下了全日本第一的招攬業績,此後屢建令人驚異的紀錄。與其他同行相比,沒人能與之相提並論,造成無人與之競爭的獨霸局麵。

36歲時,原一平成為美國的百萬美元推銷員俱樂部(MDRT俱樂部)的會員。從1949年起,連續17年。這個俱樂部的會員是以全美生命保險外務員協會的會員為骨幹,從年銷售額達到百萬美元以上的優秀推銷員當中,根據地位、教養、學曆、實際成績、持續率、閱曆、愛好等情況,通過資格審查遴選出來的,並且需要有兩名會員推薦。後來,原一平又被選為該俱樂部的終身會員,協助設立全日本壽險推銷員協會,並擔任會長至1967年。

1964年,世界權威機構美國國際協會為表彰他在推銷業做出的成就,頒發了全球推銷員最高榮譽——學院獎,他是明治保險的終身理事,業內的最高顧問。

在原一平奮鬥史中,最受壽險推銷人員推崇的是三恩主義:社恩、佛恩、客恩。

原一平是明治保險公司推銷員,今日能成為保險巨人,並被尊稱為“推銷之神”,他並沒有傲慢自大,反而謙衝為懷,口口聲聲感謝公司的栽培,沒有公司就沒有今日的他,原一平十分尊敬公司,晚上睡覺腳不敢朝向公司之方向。這就是“社恩”。

原一平一生成長的曆程,除了自己刻苦奮鬥外,還有貴人串田董事長、阿部常務董事功不可沒。不過,他內心裏最感謝的是啟蒙恩師吉田勝逞法師、伊藤道海法師,因沒有他們的一語道破及指點迷津,或許原一平還隻是一名推銷的小卒呢!這就是“佛恩”。

談到“客恩”,就是對參加的客戶心懷感謝之心。對每位客戶有感謝的胸懷,才能對客戶做無微不至的服務。據原一平自稱:他的所得除10%留為己用外,其餘皆回饋給公司及客戶。

二、“世界首席推銷員”齊藤竹之助

我們大家實際上都在進行自我推銷。不管你是什麼人,從事何種工作,無論你的願望是什麼,若要達到你的目的,就必須具備向別人進行自我推銷的能力。能否成功完全取決於你向別人進行自我推銷的能力。隻有通過展示自我,也就是通過自我推銷,你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實現你的美好理想,達到你的目的。實際上,每個人都是“推銷員”。

——齊藤竹之助

走投無路搞推銷

1951年夏天,57歲的齊藤竹之助到當時位於東京“九之內”的朝日生命保險公司總部去拜訪他在慶應大學時期的同學行方孝吉。行方孝吉是朝日生命保險公司的總經理,齊藤竹之助此行的目的是借錢。

齊藤竹之助1919年畢業於慶應大學經濟學係,同年進入日本三井物產公司,後任三井總公司參事,1950年退休。

齊藤竹之助借錢是為了籌備一家貿易公司。當時,他通過聯合軍司令部某高級官員的介紹,打算與美國的一個實業家在日本設立一家資金為16億日元的合營公司。如果公司辦起來,無疑將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大公司,他也將擔任該公司的常務董事。可是既然擔任董事,不拿出一定數目的資金是說不過去的。沒有股份的董事,沒有什麼發言權,也沒有威信,一旦發生什麼事難免會被排擠出來。為了確保常務董事的寶座,他無論如何也需要拿出1000萬日元的資金。

行方孝吉總經理在聽完齊藤竹之助的來意後,友好地說:“這份差事確實不錯,隻是我沒有能力借給你這麼多錢。也許你認為,對我來說,500萬、1000萬的資金是很容易拿出來的,但是,我這裏周轉的資金並不是我的,而是許許多多的顧客存進來的寶貴資金。盡管我是總經理,也不能擅自決定借出去。不過,依我看,你還不如來搞保險推銷呢。像你這樣的性格,交際又廣,區區500萬、1000萬元是輕而易舉可以搞到手的。而且保險推銷對於男子漢大丈夫來說,確實是值得一幹的工作呢。”

就這樣,齊藤竹之助在走投無路之時,做了壽險推銷員。作為朝日生命保險公司外務員的正式登記是在1952年1月,但在此之前,他已斷斷續續地開始了推銷。

下定決心爭第一

齊藤竹之助進入朝日生命保險公司後,首先確定的是要成為公司的首席推銷員。朝日生命保險公司大約有兩萬名推銷員,齊藤竹之助暗暗發誓:一定要在其中名列前茅。

齊藤竹之助找來所有能找得到的國內外有關推銷員成功的書籍,用心閱讀。他以書中的事例作為典型,訓練自己的頭腦。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美國壽險推銷大王弗蘭克·貝德格寫的《我是如何在銷售外交上獲得成功的》。他把這本書帶在身邊,在上班途中,無論是在火車上還是在電車上,都專心致誌地每天反複閱讀,而且發誓要和貝德格爭個高低。

齊藤竹之助拜訪的第一個對象是東邦人造絲公司,因為公司的經理是他的老朋友。佐佐木經理熱情地會見了他,然後讓他跟總務部長詳談。

就在與總務部長談完後,齊藤竹之助了解到第一生命保險公司的渡邊幸吉也來了。渡邊幸吉當時在生命保險界是號稱“日本第一”的老手。望著渡邊幸吉乘坐的“凱迪拉克”,齊藤竹之助感到一種沉重的悲壯感壓上心頭。

是就此作罷,還是一直努力到最後?這兩種念頭在他腦中輪番占據上風,最後,後者取得了勝利。

那天晚上,他回到家中,製訂出一份詳細的方案。那是一份無論就哪一點、無論誰提出質問,都可以從中找到完整答案的詳盡方案。

第二天,齊藤竹之助帶上計劃,再次拜訪總務部長。

之後一連幾天,他天天去打聽情況。為了給自己鼓氣,他翻來覆去背誦貝德格的一段話:“不論是多麼困難的推銷,隻要以誠意和熱忱相待,就必定成功……”

終於有一天,總務部長通知他去經理辦公室。他一進經理辦公室,經理和總務部長都微笑著站起身來迎接他。經理握住他的手說:“齊藤君,讓你多次奔波,辛苦了。由於你的方案訂得很出色,所以,決定和你簽訂2000萬元的合同。祝賀你!”此時的齊藤早已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為這一瞬間的成功而流淚,他為自己付出的辛勞沒白費而流淚,他更為戰勝那輛“凱迪拉克”而流淚!

在訪問東邦人造絲公司的同時,齊藤竹之助還對其他行業的顧客進行了訪問,其中有一流公司的幹部、中小企業的經理,還有家庭主婦等等。隻要有一線希望,他就一個個地依次去推銷。

在齊藤竹之助剛從事推銷的時候,生活是很艱苦的。有一次,他到青山學院去推銷事業保險,乘上地鐵之後思想開起了小差,神差鬼使地提前下了車。當他意識到下早了時,他已沒有足夠的錢再次乘車了。沒辦法,他隻好步行去青山學院。當時正值正午時分,天氣異常的炎熱,他又饑又渴,好不容易才走到青山學院。他從收發室的姑娘手中接過一杯水一飲而盡,還想再喝一杯,於是就說:“想要吃藥,請再給倒一杯,茶水、開水都行。”

生活雖然艱苦,但齊藤竹之助的腦子裏整天想的是“一定要成為日本第一的推銷員”,所以他絲毫不感到艱苦。

如願以償夢成真

五年後,齊藤竹之助終於在朝日生命保險公司贏得了“首席推銷員”稱號。由於以事業保險為中心的推銷奏效,他在全公司兩萬名推銷員中取得了最好成績。這一年,他還清了所有借款,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這時,他已62歲。

齊藤竹之助並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他把職業和人生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作為一名推銷員而生存就是他的第二人生,他在心裏發誓:現在已經成為朝日公司第一了,還要繼續努力爭當全日本第一。在日本共計有20家生命保險公司,大約有85萬名推銷員。要在這些人當中爭第一,成了齊藤竹之助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