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複新是牛亦傳媒董事長,時年50歲的他,中等身材,微胖,麵對笑容,充滿活力,宛如一個20歲的小夥。他常年穿黑色夾克,走路時腳底生風,成為魯城這家企業裏三千多員工爭相效仿的榜樣。
但是,這個星期一的晨會上,他卻目光凝重。
“今天由我先發言。”他用沉著、雄厚的男中音說道。
圍圓桌而坐的公司高管,包括總經理胡光,執行總經理陳俊傑,副總經理葉車行、馬金,總經理助理石濤,人力資源總監李義山,工會主席魏步星,總經辦主任趙冰清等,心裏都有些詫異。
十多年來,晨會上老板先講話,隻不過兩次。第一次是公司上市,第二次是“野蠻人”上門。這次老板開門見山,自己先講話,說明公司遇到大事了。
到底是什麼事,讓老板如此上心?
“同誌們,公司遇到了麻煩。‘特邀令’這一次盯上我們了。”張複新雙手緊緊相扣,說話時聲音特別冷。
老板的話猶如一支冷箭,射穿在座十多人的心髒。他們麵麵相覷,之前驚詫的表情,清一色換成了驚恐。他們盯著老板,期待他繼續說下去。
張複新刻意讓自己保持冷靜。從接到“特邀令”到現在,已超過12個小時。這一段時間,他沒有睡覺,也沒有食欲,隻喝咖啡。秘書已經有點厭煩了。昨天晚上,除了不能下班回家,還衝了18杯咖啡。
張複新清清嗓子,說:“大家都知道,之前接到‘特邀令’的8家企業,高管們無一幸免,公司也逐漸蕭條了。這一次終於落在牛亦傳媒頭上了。”
魯城是一家現代化大都市,企業眾多,各有特色,宛如星星一般,照亮魯城發展的道路。員工上千人的大企業,也數量可觀。牛亦傳媒從路邊一個破爛的小廣告公司,不足20年,發展成如今有幾千員工的上市企業,在魯城自然影響不小。
“大家都知道,‘特邀令’隻盯著大企業,之前那八家公司,都是魯城排名前20的企業。”張複新分析道,“我們牛亦傳媒這些年發展很快,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也引起了‘特邀令’的關注。”
在坐高管們,有人開始嘀咕:“牛亦傳媒擠進魯城前20,也就兩年時間,‘特邀令’消息這麼靈通,就已經盯上了。”
“這是公司近20年來遇到的最大的事!公司上市後,‘野蠻人’出現在門口,我們輕而易舉就趕跑了,但這一次,問題更嚴重,我們要高度謹慎,製定精密對策,大家肩並肩,手拉手,一起度過難關。”講話期間,張複新已經感受到高管們的心理變化。他必須要先做動員,穩住團隊,把大家拉到一條戰線上。
“大家都知道,‘特邀令’除了針對公司,還針對公司高管,現在,我跟你們每一個人,公司跟你們每一個人,都在一條船上,一榮俱榮,要是翻船了,大家都玩完了!”張複新指出問題的嚴重性。
在坐高管們,都是極為精明、懂得算計之人,即使老板不這樣說,他們也明白情勢。
“大家有什麼對策?”張複新用詢問的眼神掃視沒一個人。
按照平時,老板講完話,總經理胡光要滔滔不絕總結、闡釋老板講話精神,但這一次,他沉默著,跟張複新一個表情。大家都望著他,等待他發言。
“我們早應該料到‘特邀令’會出現,提前做好預案,但我們沒有!現在說什麼都遲了。該怎麼辦呢?據我所知,截至目前,還沒有哪個接到‘特邀令’的企業幸免於難。牛亦傳媒會不會創造一個奇跡?不管怎樣,我們要擰成一股繩,跟張總站在一起,永遠站在一起,共同麵對‘特邀令’!”胡光也在給大家打氣,但每個人都聽得出來,他的話缺少底氣。在大家心裏,聽到“特邀令”三個字和自己公司聯係在一起,基本就宣告了這個公司的結局:破產、倒閉、高管們離奇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