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整個國內的最高力量集中在了女媧計劃上時,張力在海底安排的七鰓鰻的數量已經在寄生繁殖的循環中超過了一萬條,此時的一萬多條七鰓鰻彙聚在一起,每條七鰓鰻大腦中的心靈網絡相互鏈接在一起,形成的類似於大腦神經元的鏈式結構,此時張力可以將全部的精神力降臨到這群七鰓鰻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每個七鰓鰻之間的心靈感應速度遠大於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速度,張力在這個由一萬多條七鰓鰻形成的結構中感覺到了思維速度的突破,不過因為每條七鰓鰻本身的大腦還是存在限製,所以這種感覺還不太明顯,不過這種感覺也給了張力更大的信心和動力,增加蟲群數量又有另一個理由了。
張力在適應了一下這個新“身體”,感覺還不錯,雖然不像那種神經網絡控製的肢體感覺,但在心靈網絡下,每條七鰓鰻都很容易**控,感覺十分靈活。接著張力就開始控製這群七鰓鰻開始向海洋底部遊去,雖然有了洋流的幫助,但洋流並不是直線的,而且相對於七鰓鰻來說,海洋這個尺度還是很大的,所以目前七鰓鰻群還在印度洋。
海洋不同的位置風景也不一樣,淺海山淺藍色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在這裏菌毯跟其他海草一樣可以沐浴在光亮溫暖的海水中;奇妙的小魚漫遊在絢麗的珊瑚叢中,奇異可愛的貝類、海星、水母以及各種顏色的海草,在波浪湧動下翩翩起舞。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而隨著海拔的下降,大海的顏色也漸漸變深,有淺藍變成深藍,而隨著海水的層層削弱,陽光也就越來越微弱了,依靠陽光生存的海草也就越來越少,大概三百米左右的海底就沒有一絲陽光了,周圍一片漆黑,而這裏在這裏海底就開始變得像陸地上的荒漠一樣,但這裏並不是像荒漠那樣生物稀少,比較才三百米深,還是有很多生物路過的。
隨著深度的不斷增加生物數量也開始減少,到了這個深度就不能像之前那樣直接下潛了,海水的壓中的壓強已經很大了,為了平衡七鰓鰻體外壓強和體內壓強,張力一邊控製著七鰓鰻與外界進行水分的交換,一邊控製這他們慢慢的下潛,這個過程不能太快,君不見生活在海底深處的帶魚被捕撈上來後就見不到活的,就是因為外界壓強快速減小使帶魚被自身的壓強漲爆而死。反之向下潛也不能過快。
深度的增加現在見到的魚類的外形也越來越奇怪,不過都擁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確實色素,深海的生物大多都是白色為主,畢竟這裏已經沒有陽光了,所以這裏的生物根本不需要顏色來形成偽裝。
不過這裏的壓強也是越來越大了,張力為了改變了七鰓鰻的體內壓強增加了七鰓鰻的體力消耗,同時大部份的七鰓鰻所儲存的皮下脂肪也消耗殆盡,察覺到這個問題後,張力也不再看風景的看著從周圍遊走的生物,而是將遇到的各種生物都轉化為七鰓鰻的能量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