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一個月過去了,2010年的暑假也結束了,從太空遙望地球,地球並沒有什麼變化,人類世界也沒有什麼變化,也許有的地方戰亂,也許有的地方地震,但在地球這個宏觀尺度上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對於生活在西雙版納的動物來說,生活中也就多了些巨大的螞蟻,這個好像也不是什麼大事吧?
“吱呀”一聲,在雨林中心處的一顆百年大樹轟然倒地,一隻隻人頭大小很像螞蟻的昆蟲將倒地的大樹肢解掉,一邊肢解一邊將它們身體數倍大小的原木向一個方向運輸,順著這些巨大昆蟲足跡來到一個一人來高的洞口,這個洞口儼然是這些昆蟲的交通樞紐,來來往往的昆蟲將樹木,動物屍體都往洞口中運輸。
沒錯,這些正是被張力大量繁殖起來的蟲族農民,一個月的時間裏,張力大量生產農民,並在這片雨林下方建立了一個巨大的巢穴,相比較容易暴露的地表,在地下發展自然是張力的首選。
而菌毯也被張力進行了改造,菌毯的根係在巢穴裏麵大量生長,在加固地下巢穴的同時,還在特定位置形成三種蟲族建築:孵化池,分解池和補給塔,孵化池是菌毯製造的養分主要供給地點,這裏是蟲族出生的地方,蟲後會將大量的卵排放到孵化池中,由孵化池提供蟲族發育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這相比之前對每個單位都要形成一個囊狀結構的方法要快數十倍,現在隻有能量供給充足,一個孵化池每個小時就能一百來個農民,而在巢穴裏麵這樣的孵化池有數十個,也就是說全力生產農民的話,一天時間這個巢穴可以生產十幾萬隻農民。
然而尷尬的是菌毯這時候拖後腿了,即使如今增加了覆蓋麵積,加上分層利用陽光,但菌毯生產有機物的速度還是跟不上全力爆兵是速度,好在現在蟲族暫時沒有敵人,不需要爆兵,所以張力在生產一萬多的農民後就沒有繼續生產力。
為了彌補一部分的能量消耗,分解池在提取基因的同時會將動植物的殘骸進行分解,分解出來後的養分則濃縮成高能量的營養液由菌毯管道輸送到補給塔***養分消耗完的蟲族吸收。
原本張力搞定了菌毯後是準備生產蛉蟲的,可是張力在設計好了蛉蟲的外形.肌肉組織等結構後,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甲殼強度,自然界的甲殼強度實在是太低了,就算是放大後的巨蟲甲殼,也僅僅隻是增加了厚度,這樣的甲殼就算有十公分厚,其強度估計也就跟鐵皮的強度差不多。
雖然在讀取的記憶中張力看到這些巨蟲好像很強的樣子,但實際上這些蟲子放大後在軍隊麵前還是蟲子,君不見普通的衝鋒槍一梭子就能隨便掃死這些蟲子,這樣脆弱的蟲子可稱不上是蟲族,當然農民的甲殼雖然也是這樣的,但農民的定位就是後勤,就像遊戲中一個農民5點的攻擊力打的死誰?所以說定位不同,考慮的問題就不同。
而說道甲殼就不得不說道甲殼的化學成分了,甲殼主要是由殼多糖也就是幾丁質聚合而成,廣泛存在於甲殼類動物的外殼、昆蟲的甲殼和真菌的胞壁中,也存在於一些綠藻中;主要是用來作為支撐身體骨架,以及對身體起保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