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兒子如今出息了,最開心的莫過於張媽媽了,她以前覺得張羽靈他爸不成相,在外麵亂搞,她又癱在炕上,張羽靈還要靠在家裏種地采藥來維持生計,這以後娶媳婦都是問題,種地采藥掙的那點錢在山村裏麵勉強維持生計,蓋房子娶媳婦那是沒指望。
雖說把孩子養到十八歲成年是父母應盡的義務,這是法律上規定的,可是現在基本上都是給買房買車結婚,等孩子真正成家以後才算真的是完成了義務,張媽媽起初覺得她是給張羽靈什麼都做不了,還得張羽靈養活她,帶著她就是有個對象,先不說窮,關鍵還有她這個拖累,不過現在完全不用擔心了,找媳婦還有選擇,不是好的還可以不要,畢竟條件好了,農村就這樣,隻要條件好,不愁沒媳婦。
如今張羽靈出息了,張媽媽也跟著沾光了,每當劉阿嫂用輪椅推她出去的時候,之前見麵對她愛理不理的人,如今見麵也是笑臉相迎打招呼,她就覺得挺好,這都是自己兒子出息的原因,要不然誰理會你一個癱子。
劉阿嫂如今成了張羽靈家的保姆了,就是不給錢,平日裏該幫的也幫,人是個熱心腸,覺得張羽靈家挺可憐的,孤兒寡母的。
也正是因為劉阿嫂人好,張羽靈才雇她照顧她媽。
這十萬塊錢剛好變現,買東西可以用秀給的那100萬會員卡,反正宇歡廣場什麼東西都有。
十萬塊錢的東西,就得用卡車拉了,村裏有523戶,一戶圖191.2元,當然,沒那麼標準,反正就是米油,麵不用買,家家戶戶都有,米油是最實惠的,每家兩桶油三袋米,191.2元基本上就花完了,多出來的錢就買點瓜子糖果花生之類的東西。
東西買回來以後,村長用大廣播一喊,大家夥都往張羽靈家裏湧,不用喊之前已經傳的差不多人都知道了。
村民們高高興興的從張羽靈家門口拎著米跟油走了,對張羽靈的印象那是徹底改觀了,再一聽說張羽靈那輛車值上千萬,家裏有未出嫁正準備出嫁的女兒的人家都按耐不住了,這可是個大好機會。
農村人給自己女兒找對象不看長相,也不看合不合得來,關鍵看對方的條件,長的差不多就可以了,對於他們來說,長的再好沒本事也沒用。
村裏麵好多婦女都在張媽媽耳邊念叨要把自己女兒嫁給張羽靈,沒女兒的也想把自己姐妹的女兒嫁給張羽靈,反正你叨叨完了我叨叨。
張媽媽知道自己兒子在城裏呆了些日子眼光高了,一般的看不上了。
張媽媽道:“大家夥的意思我都懂,可是我就一個兒子,你們這麼多人,就是羽靈願意,你說娶誰好呢?我要是直接拒絕了你們,你們又得不高興了,覺得我兒子不就是稍微有點能耐了,開始看不起人了,這樣吧,明天你們把孩子都領來,一一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