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故事流年(1 / 3)

三、故事流年

時光荏苒。記憶的長河裏浪花不再翻騰,然而總有些亮光在日照下閃爍,那是我們無法忘卻也不能忘卻的時光。

丟失的玩具

雕塑家有一個12歲的兒子。

兒子要爸爸給他做幾件玩具,雕塑家從來都沒答應過,隻是說:“你自己不能動手試試嗎?”兒子就很氣憤。但時間一長,他拗不過爸爸,便不再哀求、糾纏,試著按自己的想象製作起來。

起先,雕塑家對兒子的“工作”不管也不問,放任自流。兒子常常製造出一些奇形怪狀的東西,自己很快活,但不久便玩膩了,重新製作。

為了製好自己的玩具,兒子便開始注意父親的工作,常常站在大台邊觀看父親如何運用各種工具,然後模仿著運用於玩具製作。父親也從來不向他講解什麼,依然放任自流。

1年後,兒子好像初步掌握了一些製作方法,玩具造得頗像個樣子。這時,父親偶爾會指點一二。但兒子脾氣倔,從來不將父親的話當回事,依然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父親也從不生氣。

又1年,兒子的技藝顯著提高,可以隨心所欲地擺弄出各種人和動物的形狀,兒子還常常將自己的“傑作”展示給別人看,得到了很多誇讚。但雕塑家總是淡淡地笑笑,並不在乎似的。

忽然有一天,兒子存放在工作室的玩具全部不翼而飛了!他十分驚疑。父親說:“昨夜可能有小偷來過。”兒子沒辦法,隻得重新製作。

半年後,工作室再次被盜!兒子很傷心,決定將自己的玩具全部搬進臥室,但父親不允許,說會弄髒家裏。又半年,工作室又失竊。如此多次,兒子已漸漸長成一個少年。他有些懷疑是父親在搗鬼:為什麼從不見父親為失竊而吃驚、防範呢?

偶然一天夜晚,兒子從外邊歸來,見工作室的燈還亮著,便溜到窗邊窺視:隻見父親背著手,在雕塑作品前踱步、觀看。

好一會兒,父親仿佛做出某種決定,一轉身,拾起一把斧子,將自己大部分作品打得稀巴爛!接著,將這些碎土塊堆到一起,放上水,重新和成泥巴。兒子疑惑地站在窗外。

這時,他又看見父親走到他的那批小玩具前。隻見父親拿起每件玩具端詳片刻,還用臉頰貼貼它們,像親吻似的。

然後,父親將兒子所有的自製玩具扔到泥堆裏攪和起來!

當父親回頭的時候,兒子已站在他身後,瞪著一雙憤怒的眼睛。父親有些羞愧,溫和地撫摸著兒子的臉蛋,吞吞吐吐道:“我,不是,哦,是因為,隻有砸爛較差的,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

又10年,父親和兒子的作品多次同獲國內外大獎。

做一棵變曲的榆樹,隻為那對父親小小的孝心。

兒子的同學來吃飯

有一個三口之家,爸爸下崗了,兒子在念書,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媽媽微薄的收入來維持。夫妻倆每天都計劃著節省,不必要吃的不吃,不必要穿的不穿,把所有財力都集中起來,準備三年後供兒子讀大學。爸爸把每月一次的麵條增加到了一周五次,隻是周日兒子放假回家時,他才會買幾塊錢的大肉。

這天,爸爸剛買了麵條回家,突然接到兒子的電話:“老爸,今天多燒幾個菜,我的一個同學要來吃飯。”還沒等爸爸回話就把電話掛斷了。

兒子的電話打亂了爸爸原先的計劃,他把麵條放進冰箱,重新奔向菜市場。爸爸想:兒子帶同學來家裏吃飯,千萬不能讓兒子在同學麵前丟臉。他在買菜的時候就計劃好了菜譜:蔥爆羊肉、香菇青菜、家常豆腐,外加一盤青椒胡蘿卜,葷素搭配,色香味俱全,這應該上得了台麵了。

回到家,爸爸開始洗菜,這時,他想給妻子打個電話,告訴她兒子的同學要來吃飯,但又一想:打這個電話的費用能買兩棵大蔥呢。爸爸係上了好久沒用過的圍裙,心裏突然湧上一絲幸福感,他很久都沒有這麼正兒八經地做過飯了。

爸爸在廚房裏忙碌著,外麵房門響起了鑰匙開門聲:是孩子他媽媽回來了。爸爸告訴她今天兒子的同學要來家裏吃飯,媽媽吃驚地問:“怎麼會突然要來咱家吃飯?”爸爸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不過肯定是有原因的!”

媽媽這下緊張了,說:“那今天咱就不要吃麵條了,趕緊把麵條藏起來,再去買點菜回來。”爸爸說:“這就不勞夫人操心了,我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媽媽衝爸爸一撇嘴,嬌嗔道:“貧嘴!”媽媽一邊說話,一邊麻利地拖起了地板。隻要有客人來,媽媽一定會把房間裏裏外外都打掃幹淨,她一直非常注重維護家庭形象。家裏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客人來吃飯了,為了減免不必要的開支,這家人總是很小心地回避各種社交活動。

爸爸搬出了折疊圓桌,這張桌子現在也很少用了,上麵落滿了灰塵。爸爸用熱抹布擦拭後,桌子馬上就鮮亮起來,桌子鮮亮了,房間也鮮亮起來。

菜全都齊了。盡管隻有四個菜,但卻顯得豐盛誘人。

爸爸倒了半杯酒,這次媽媽沒有阻止爸爸,隻是溫柔地要他少喝點。酒味菜味混合在一起,凝成了一股喜慶的氛圍。

到了兒子放學回家的時間,門鎖嘩啦響動了一下,兒子笑著出現在門口。爸爸媽媽連忙朝門外看:怎麼隻有兒子一個人,兒子的同學呢?

兒子傻笑幾聲,說道“沒有同學!”兒子的話讓爸爸媽媽吃了一驚,而且頓時有些失落——這頓飯可是他們特意為兒子的那個同學準備的呀!

爸爸正要發作,兒子又說話了:“老爸,今天可是你的生日啊,生日快樂!”說完,兒子打開燈,房間顯得敞亮敞亮的。這一頓飯,一家人吃得溫暖如春,隻是爸爸喝得有點多了。

點亮心中的光明,把溫暖灑向世界。

愛懸一線

他是個山裏漢子,家裏窮,30多歲才開始學藝。當時師傅說:“你要想清楚,你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了,這碗飯可不好吃啊,一顆腦袋天天都別在褲腰上,出不得半點閃失。”他說:“隻要能賺錢我不怕死,如果兒子將來也像我這麼窩囊,那我還不如死了算了。”師傅見他如此堅決,便破例收下了他。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很快地就能獨立表演了。為了更加驚險刺激,吸引遊客,他走鐵索時從不戴保險繩,而且中途還表演一些高難度動作。

玩命的活讓他收入不菲,家裏漸漸寬裕起來。兒子自小聰明懂事,小學時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為了不讓兒子擔心,影響學習,一開始他就和妻子商量好,對兒子隱瞞了走鐵索的事,隻說自己在山上承包了一個景點。夫妻倆一直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個美麗的謊言,單純的兒子絲毫沒有看出破綻,真以為父親做了老板。

他發誓要讓兒子走出大山。兒子小學畢業後,他就四處求人,把兒子送到了城裏最好的中學。兒子住校,每個月回家一次。兒子每次回來,他總是故作輕鬆地說:“兒子,你隻管安心讀書,最近山上的生意不錯,需要花錢的地方盡管開口,在學校要吃好點,千萬別虧著自己。”兒子自從進城讀書之後,果然長了不少見識,常常講一些父母聞所未聞的新鮮事,而且每次拿回來的成績單都讓他們興奮不已。看到兒子聰明懂事,學習進步,他心中無限安慰,心想多年的良苦用心總算有了回報,再苦再累也值啊!自己每天出生入死還不都是為了兒子。此後他走鐵索時更加賣力了。兒子是他全部的希望,更是他前進的動力。

然而,他做夢都想不到,兒子竟然也一直在撒謊,那些成績單都是兒子精心偽造的傑作。兒子小小年紀離開了父母,無人管束,很快就迷上了電子遊戲,最後竟發展到逃課去打電子遊戲,學習成績自然一落千丈,為了向父母交差,他隻好精心偽造了成績單。父子倆就這樣各懷心事,在互相隱瞞中過了一年。

那天,母親在家裏忽然接到老師的電話,說你兒子已經3天沒來上課了。她才如夢方醒,趕到城裏,終於在一家電子遊戲室找到了兒子。她氣得渾身發抖,當即給了他一巴掌:“你以為你爸賺錢容易嗎?”一怒之下,她把兒子帶到了山上。

兒子第一次看到了“鐵索飛渡”,天啊,那個懸在半空中的人竟是父親。上下兩根鐵索,父親手上抓著一根,腳下踩著一根,晃晃悠悠地緩緩前行,突然一腳踏空,身體倒掛,遊客們頓時發出驚恐的尖叫,他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不敢再看。千鈞一發之際,父親用腳尖穩穩地勾住了鐵索,原來這是表演中的固定動作,人群中又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他震撼了,觀眾每一聲喝彩都像一枝利箭深深地紮進他的胸膛,他終於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自己花的每一分錢竟然都是父親用命換來的,悔恨的淚水奪眶而出。他哀求母親,千萬不要告訴父親,他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學習。她既心疼兒子又怕丈夫分心,便答應了幫兒子隱瞞。

可是,兒子僅僅收斂了兩個月,又忍不住“舊病複發”,一頭鑽進了遊戲室。老師再次打來電話時,被父親接到了,聽明真相,他直感到五雷轟頂,沒想到自己出生入死,苦心經營多年的謊言,換來的竟是這般光景。

第二天,他把兒子拽到了鐵索前,不由分說,就往他身上套好了保險繩,然後指著對麵的山頭吼道:“臭小子,隻要你今天能從鐵索上走過去,老子永遠不再逼你上學了,今後你想幹啥都行。”兒子看了看對麵,又瞧了瞧鐵索,一賭氣說道:“走就走,別以為這樣就能嚇唬我!”兒子心想父親天天都能走,何況我還有保險繩,怕什麼?可是當他一腳踏上鐵索時,立馬就後悔了,腳下深不見底,兩旁懸崖峭壁,一陣寒風吹來,隻感覺渾身汗毛倒豎,後背發涼,極度恐懼讓他根本無法保持重心,手心不斷冒汗,身體越晃越厲害,忽然一頭栽下,倒吊在半空中。他嚇得麵如土色,再也顧不得麵子,頓時號啕大哭起來:“爸爸,求求你拉我上來,我再也不敢逃學了。”父親卻鐵石心腸,置之不理。看到求情無望,他隻好艱難地爬起來,戰戰兢兢地一步一步往前掙紮……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走過去的,下了鐵索,渾身就像剛從水裏撈出來一樣,由於驚嚇過度,回家後他接連高燒了3天。

父親果然信守諾言,對兒子的事再沒過問半句。經曆了這次“生死考驗”,他嚇得再也不敢逃學,隻是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跟父親說過半句話,他恨父親如此絕情。

若幹年後,他變成了城裏人,他自己也做了父親。春天,山花爛漫,他帶著兒子又去了那個景點。看見有人正在鐵索上行走,3歲的兒子驚得半天合不攏嘴。他自豪地說:“那有什麼了不起,爸爸14歲時就能飛渡鐵索。”兒子向他投來崇拜的目光,豎起大拇指說:“爸爸,你真勇敢!”他拍拍兒子的小腦袋,笑了,眼裏卻濺出淚花。在他大學畢業前,父親永遠地留在了這片蒼茫的大山裏。

點亮心中的光明,把溫暖灑向世界。

老萊子博親一笑

老萊子生活在東周時期,但他的本名史無記載,人們隻知道當時的人是這麼稱呼他的。

從小到大,老萊子一直是個孝順的兒子,他每天都會準備甘甘甜甜、清脆爽口的食物來孝敬父母。

老萊子比一般人更懂得體貼父母的心意,除了在物質方麵滿足雙親的喜好,盡量讓他們感到舒適之外,還注意他們精神上的需求,他總是想出各種方法,使父母從心底裏感到快樂、歡喜。

老萊子七十歲的時候,他的父母仍然健在,那時他的父母已經很老了。

平時,老萊子都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從不在父母麵前提到一個“老”字,怕惹父母傷心。

可是有一天,他父親有感於自己一天天的衰老,一天天走向生命的盡頭,忍不住長籲短歎地對妻子說:“老伴啊!咱們來日不多了,如果我比你先走一步,你可要自己保重哪!”

他母親也歎了一口氣說:“最好是我們兩個人一起走,一來黃泉路上也有個伴,二來可以減輕我們那個老兒子的負擔。”

正巧這時候老萊子從父母的房門前走過,聽見了他們的對話,他當即難過得掉下淚來。他走回自己房裏,腦海裏不斷映現出爹娘的感歎,以及他們傷心的樣子。

“怎樣才能讓爹娘暫時忘卻自己的年齡,重新感受生命的活力,感覺自己還很年輕呢?我該怎麼做才好呢?”老萊子挖空心思,不停地想呀想呀……

“有了!我何不把自己打扮成嬰兒的模樣出現在爹娘麵前,這麼一來,一定可以勾起他們的回憶,仿佛時光倒流,他們又回到從前了。”

於是,老萊子立刻出門張羅道具、服裝,為了博親一笑,已經七十歲的老萊子,神采奕奕地開始忙碌起來。

第二天早上,兩位老人家正坐在廳堂閑聊,老萊子把自己的頭發紮成兩條小辮子,身穿五顏六色、鮮豔奪目的衣服,故意跌跌撞撞的走了進來。

他一邊搖晃著撥浪鼓,一邊模仿童音唱著童謠,那手舞足蹈的模樣,真是滑稽極了!

老萊子的爹娘見他打扮成小娃兒的樣子走進來,先是一愣,後來,看他又唱又跳地表演起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兒呀!你裝扮成這樣,真是好可愛啊!哈哈!”老萊子的母親笑彎了腰,腦海裏不禁浮現出老萊子小時候承歡膝下的情景。

早已老掉牙的父親也是笑得合不攏嘴,老萊子見這招奏效,十分高興,表演得更起勁了。

從此以後,他就經常這樣取悅雙親。有時候,老萊子也會換些新花樣。

他挑了兩桶水到屋裏,然後故意跌個四腳朝天,學著嬰兒啼哭的聲音說:“爹、娘,人家屁股痛痛,好痛啊!”

老人家看他渾身濕透了,叫他趕快起來。老萊子不依,賴在地上不肯起來,還撒嬌地說:“給我吃李子糖我才起來。”

他的雙親見兒子又換了新花樣,覺得既新鮮又有趣,笑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歡樂的氣氛充滿了老萊子的家。

由於老萊子能夠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麵都滿足雙親,所以他的父母在他細心的服侍下,始終笑口常開,精神愉悅,成了當時遠近聞名的長壽老人。

我們常常習慣了索取,認為親人的愛理所當然。熟不知,愛是相互的——當你付出愛的須臾,你得到的更多,譬如親人感動的微笑,譬如自己快樂的心情。

海馬爸爸●薑欽峰家裏隻有兩個單身漢,我和兒子。每天早上,我先把兒子送到學校,再去公司上班。他總是站在校門口,衝我高高地揮起小手:“海馬爸爸,再見!”不知從哪天起,兒子給我起了個外號“海馬爸爸”。小家夥才9歲,卻人小鬼大,也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兩年前,前妻搬出去的那天,兒子站在門口,一言不發,眼眶裏蓄滿了淚水。“砰”的一聲,門關住了,兒子仰起小腦袋問我,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呀?我一把抱起兒子,四目相對,竟不知該如何解釋。有些事情,兒子還無法明白,但他終於知道,媽媽這一走,再也不會回來了。

從這天起,我開始給兒子當媽媽。我首先跟他約法三章:不準把鑰匙掛在脖子上,否則別人一看就知道家裏沒有大人;不許單獨過馬路,如果旁邊沒有警察,就找爺爺、奶奶帶你過馬路;萬一不小心走丟了,你千萬不能亂跑,要在原地等待,爸爸一定會回來找你的。

兒子挺聰明,前兩條都做到了。星期天,我帶他去公園,趁他不注意,我故意閃進角落裏,偷偷地觀察。沒想到,他發現老爸不見了,在原地轉了幾圈,竟然自作主張,原路回家。我偷偷地跟在後麵,回家把他狠狠地訓斥了一頓。

兒子兩天沒理我,但他確實記住了,走丟了不能亂跑。兩個月後,我和同事各自帶著兒子爬山,走到半路,突然發現兩個孩子不見了,同事急得要命,驚慌失措。我說,別怕,丟不了,咱們順著原路回去找,肯定能找到。十幾分鍾後,果然發現兩個孩子正在原地等候。兒子老遠看見我,撲上來吊在我的脖子上,滿臉興奮地說,爸爸,我知道你會來的。

給兒子當了兩年媽媽,每天除了上班,洗衣、做飯、拖地、送兒子上學、檢查作業等,都成了我分內的工作。兒子越來越怕我,稚嫩的小臉上,時常寫著與年齡不符的憂傷。我知道,自己不是個好爸爸,欠兒子太多。可是,我隻能以加倍的嚴厲作為補償,單親家庭最容易出問題少年。那天兒子放學沒有準時回家,被我狠揍了一頓,他哇哇大哭,終於說出:“你是壞爸爸!”後來兒子給我起外號,不知是不是出於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