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永遠不說放棄
智者說:“成功就在你第一次摔倒的不遠處。”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千萬不要停下來前進的腳步,因為失敗隻不過是滔天洪水上一座獨木橋,走過去,對麵等待著你的就是成功。
杖子●孫桂芳你手扶著額頭,坐在我對麵,告訴我說,那天你打電話來找我,恰巧我不在,是我小女兒接的,甜潤的聲音,動聽得有若歌聲。
你說到了這個年紀,愈見成熟的女兒,就像久已不見的朋友,總感覺著有些陌生。所以,乍然聽到那甜甜脆脆的聲音,真的有如一股春風,刮過你那寂寞的心田,竟漾起了幾許柔情。
你說著時,神色之間有些寥落。忽然覺得一向蓬勃的你,原來也隱忍著如許的孤獨和寂寞,莫非說這短暫的風雨,真的讓你感覺到春業已消逝,隻剩下秋的蕭瑟了嗎?
那麼,讓我來給你講一個春天的故事好嗎?
那是一個乍暖還寒的春日,因為生活中突然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波折困擾著心靈,而伏在窗前的沙發上獨自悲哀,忽然間從窗外傳來了甜甜的,卻又嫩稚的歌聲:
蝴蝶蝴蝶穿花衣,
飛來飛去真美麗,
你也喜歡我呀,我也喜歡你,
唱歌跳舞做遊戲。
那歌聲很美,深深地扣動著我的心弦。
我不由抬起身來望向窗外,春光明媚,院外的小街正有幾個女孩在跳橡皮筋。隨著歌聲,一個步履蹣跚的小小的身影,晃悠悠地出現在院落和小街之間的那道杖子前。
我不僅有些驚訝,恍如昨日還咿呀學語的小女兒,今天竟能唱一支完整的歌了。
她站在那兒,似想要從杖子那邊跳進院來,試了幾次,都未能成功,可愛的小臉已經憋得通紅。
看她那麼的吃力,旁邊一個大一點的女孩兒,欲待幫她,她卻緊抿著小嘴,倔強地搖搖頭,似乎憋足了勁兒,又試了幾次,終於跳過了那道杖子。
那天下午,我對前來看我的朋友學說這件事,小女兒那甜美的歌聲和跳杖子的那股韌勁打動了我,使我終於擺脫了多日來纏繞在心靈上的那些苦痛,從冬天裏走到了春天。
這時,繞於膝前的小女兒,忽然瞪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說:“媽媽,我也是從冬天跳進了春天。”
朋友忍不住笑著問:“你是怎麼跳過來的呀?”
小女兒閃動著可愛的目光說:“跳杖子啊!”
我和朋友都為她那可愛的天真給逗樂了,而我竟也因此有些淚濕,心裏滿滿的似乎有什麼在撞擊。
我懂了,生命的麵貌原來就是這樣,冬天與春天,其實隻隔著一道窄窄的杖子。那麼隻要跳過了這道杖子,生命便會從冬天走進了春天。
有人說生命裏充滿了無數看似巧合的相遇和相知,那種相遇和相知所產生的一種迂回反複的感覺,像光撒在水波之上,再慢慢地散播開來一樣。
由此,那個明媚的春天,小女兒的歌聲和天真爛漫的想象,使我知道了生命裏還有一種盼望,一種堅持,一種希冀……
境由心生,適當地改變自己的心態,往往就能改變生活的意義。生命中的順境、逆境被“杖子”隔開,努力從逆境處跳過去,堅持這樣的行為,你會嚐到陽光溫暖的滋味,品味勝利的果實,從而獲得真正的歡樂,生命的春天也會向你敞開懷抱。
感恩雨●佚名這是旱季裏最熱的一天,幾乎連續一個月沒有下雨。田裏的農作物正在枯死,母牛擠不出奶,溪流已幹涸。看來在這個旱季結束之前會有好幾個農場要宣布破產了。我的丈夫和他的兄弟們每天都要費很大的勁兒把水弄到田裏去,過了不久我們隻好開車到附近的水站運水,可很快嚴厲的配給製度就使每個人都取不到多少水了。如果老天再不下雨的話,我們很快就會失去所有的一切。
正是在這大熱天,我親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個奇跡,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義。當我在廚房為丈夫和他的兄弟們做午餐時,我看到了六歲的兒子比利正向樹林走去。他的樣子很嚴肅,一點兒也沒有平常走路時充滿孩子氣的橫衝直撞。我隻能看到他的背部,不過很顯然他走得很費勁,他在努力地保持平衡。進了樹林幾分鍾後,他又朝房子這邊跑回來。我則繼續做三明治,想著不管比利在做什麼,他也該做完了。
然而過了一會兒,他又繼續緩慢而堅定地向樹林裏走去。這種行為持續了一個小時,他小心翼翼地走過樹林,然後往家裏跑。最後,我實在忍不住了,躡手躡腳地走出房子跟著他。我小心翼翼,不想被他發現,因為很明顯,他“身負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媽媽的過問。
隻見他把手掬成杯狀,小手裏捧著大約兩至三湯匙的水,小心翼翼地走著,以免灑了手中的水。進林子後,我偷偷地靠近他。樹枝和荊棘劃過他的小臉,可他並沒有避開,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當我傾身窺伺時,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議的畫麵。
幾隻碩大的鹿赫然聳立在他麵前,而比利直接向它們走去,我嚇得幾乎大叫讓他躲開,其中一隻有鋒利鹿角的大公鹿離他特別近。但這隻公鹿並沒有嚇著比利,甚至在比利跪下時它也一動不動。我看到一隻小鹿趴在地上,很明顯它正承受著脫水和中暑的痛苦,它費勁地抬起頭舔著盛在我那可愛孩子手中的水。
等到水被喝幹後,比利站了起來,轉身向房子跑去。我跟著他回到家,來到我們的儲水罐前,比利盡力擰開水龍頭,隻見一小滴水開始流下來。他跪在那兒,讓水慢慢地滴在他那臨時的“杯子”中,陽光直刺在他的背上。我突然間明白了比利為什麼不叫我幫忙的原因——上星期他因為玩弄水管而遭到處罰,得到了不能浪費水的教訓。大約二十分鍾後,他的手裏盛滿了水。
當比利站起來準備往林子裏走時,我攔住了他。他淚眼汪汪地說:“我沒有浪費水。”說完就朝樹林走去。我也從廚房拿來了一小壺水,加入了他的行列。我讓他獨自照顧小鹿,自己沒有插手。這是比利自己的事。
我站在樹林邊,望著我所見過的最美麗的心靈努力地營救另一個生命。淚水順著我的臉龐掉在地上。然後,我突然間發現一滴、兩滴,接著越來越多的水滴掉了下來。我仰頭望天,甘霖從天而降。
也許有人會說這隻是一個巧合,並沒有真正的奇跡,畢竟雨總是要下的。而我要說的是:那場雨救了我們的農場,就像那天我的兒子救了那隻小鹿一樣。
知道感恩,才會體味生活的美好。那是久旱的心田降下的甘霖,感謝別人的幫助,並回饋別人給予的愛,這會給我們麵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任何生命之間,在困難麵前,都應該沒有理由地互助。
收藏陽光●崔修建我認識這樣一位文友:他患有小兒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的,加上一張有些誇張的豁嘴,讓他小時候受了好多的奚落。他的家境也不大好,高中沒畢業便輟學了。他換過好多種工作,但幾乎都屬於髒、累、苦的那種,他的婚姻之旅也是一波三折。不過,盡管如此,他卻整天樂嗬嗬地忙碌著,周身上下洋溢著無法掩飾的快樂,好像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似的。
如今,他有了可愛的妻子和女兒,文章寫得也越來越出名。
在夏日的某個午後,被工作中的幾件瑣事攪得心煩意亂的我坐臥不安,便到街上走走,不知不覺地便踱進了他那間不大的小屋。看到他正哼著歌侍弄著那幾盆挺普通的花,便一臉驚奇地問他:“瞧你一天天像中了獎似的高興,難道你就沒有碰到過什麼不開心的事嗎?”
“怎麼會碰不到呢?”他滿眼愛憐地給花鬆著土。
“那你為什麼總是那麼快樂呢?”我有些不解。
“因為我懂得收藏陽光啊。”他衝我神秘地笑笑。
“收藏陽光?”我一頭的霧水,大惑不解地望著他。
“是的,過來給你看看這個,你就知道了。”說著,他遞給我一個書寫得工工整整的日記本。
我好奇地打開日記,看到了下麵這樣一些跳躍的文字——
今天,我隻用兩分鍾就疏通了鄰居的下水道,鄰居直誇我是他見過的最棒的疏通工,以後要給我介紹一些更多的活兒。看來,掌握一門受人尊重的手藝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啊。
今天,收到報社寄來的八塊錢稿費,給女兒買了一包跳跳糖,她高興地跟我表白了她的理想——她長大了也當作家,也寫稿掙錢。嘿嘿,我這位“作家老爸”言傳身教得真不錯呢。
今天,在市場上碰到一個賣瓜的朋友,他非要白送我一個西瓜,實在推辭不過,我就送了他兒子兩本雜誌,我說我們是物質與精神交流,他很高興,我也很高興。看來,朋友間的饋贈,並不需要什麼貴重的東西,重要的是那一份真誠。
今天,我終於學會了仰泳,是一位退休的老師傅教的。他真有耐心,足足教了我半個月,我都快泄氣了,他還那麼信心十足。看來,那句話說得真有道理——因為沒有了信心,許多事情成為了不可能。
今天,在舊書攤上隻花了三塊錢,就買到了苦覓多年的《楚辭通解》和《文章別裁》兩本書,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啊!
今天,春節從老家回來,忽然看到門上貼了對聯和大大的“福”字,正驚喜著,看到我曾慷慨贈送過空易拉罐的收拾樓道的大娘過來,立刻過去道謝。原來,愛的對麵,也是愛啊……
厚厚的一本日記,翻來覆去,簡潔、生動地記錄的,不過都是這樣的一件件毫不起眼的簡單、瑣屑的小事,都是常常被我們很多人忽略不計的一些情景。我一時還無法將它們與文友所說的“陽光”聯係在一起,便納悶兒地問他:“這就是你收集的陽光嗎?”
“是啊,這些就是溫暖我生活的陽光。一有閑暇,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拿出來翻翻,每一次看過,心裏都有一種暖暖的感覺。”他寶貝似的摩挲著那已起了毛邊的日記本。
“其實,那都不過是你耳聞目睹的一些生活中的瑣事而已。”我有些不以為然道。
“是的,它們都是一些常常被人們忽略的小事、小情、小景,可它們都是真實的,都是生動的,都是觸手可及的,它們以豐富多彩的姿態,在向我講述著生活裏的種種美麗與美好,它們就像煦和的陽光一樣,幫我驅散心靈中的煩惱、憂鬱、貧困、艱難、痛苦……”文友很認真地向我闡釋著。
驀然,我的心像被什麼東西撩撥了一下——多麼會生活的文友啊,他心裏其實也知道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不如意,可是他懂得收集生活裏麵的那一個個感動心靈的細節,他懂得讓那些溫馨、愉悅的情節更多地占據心靈,懂得如何讓自己更多地生活在一份新奇、感激、成功、快樂、自由等等簇擁的天地中,從而衝淡歲月中的那種種的不如意,讓幸福總是像陽光一樣洋溢在身邊……
哦,我終於知曉文友之所以一直那樣自信、充實、幸福的秘密了。原來,真正讀懂生活的人,並不回避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是懂得在陽光燦爛的日子珍惜生命,並學會收藏那些陽光一樣溫暖的情節,並在一次次真誠的品味中,—一點點拂去那些襲向心頭的陰霾、愁苦、挫折……
那天,在《中國青年》上讀到一位與疾病頑強抗爭的女孩的故事,在深深地為女孩的“陽光精神”感動中,我不禁再次默默地念起了支撐女孩生命的那句格言——誰都沒有理由拒絕陽光,因為誰都無法拒絕愛。是的,一個人隻有心中有了綿綿的愛,才懂得珍惜陽光、收藏陽光、沐浴陽光、播撒陽光……
生活中充滿陽光,隻要打開心靈之窗,每一天都將是明媚而溫暖的。不要拒絕陽光,從陰暗的角落走出來吧,尋找原本在你周圍的多彩的生活,享受那些祝福與微笑。隻有這樣,幸福才能開花結果。
兩個窮小夥子和大鋼琴家●佚名很多年以前,有兩個窮小夥子在斯坦福大學邊上學邊打工。他倆想和一位著名鋼琴家合作,為他舉辦獨奏音樂會,可以掙點兒錢交學費。
這位大鋼琴家就是伊格納希·帕德魯斯基。他的經紀人和小夥子談判,讓他們交兩千美元。也就是說,必須搞到兩千美元,多餘的錢才是小夥子們的。小夥子們答應了,開始拚命工作,但是到音樂會開完,他們發現總共隻掙了一千六百美元。
小夥子們懷著忐忑的心情去找大鋼琴家。他們把所掙的一千六百美元全給了他,還附了一張四百美元的空頭支票,對他許諾說他們一定把餘下的四百美元掙到,錢一到手,立刻就會送來。“不,孩子們,”帕德魯斯基回答說,“不必這樣,完全不必。”說完把支票撕成了兩半,並把一千六百美元也送還他們手中,“從這些錢裏扣除你們的食宿費和學費,剩下的錢裏再多拿去百分之十,那是你們工作的報酬,其餘的歸我。”
許多年過去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帕德魯斯基擔任了波蘭的國家總理。大戰後成千上萬饑餓的人民在呼救。身為總理的他四處奔波,付出了艱苦的努力。當時,能切實幫助他的隻有一個人,就是美國食品與救濟署的署長赫伯特·胡佛。胡佛得到了救濟請求後,立刻答應了。不久,成千上萬噸食品運到波蘭。成千上萬噸食品救了成千上萬的饑民。不久,帕德魯斯基總理在法國巴黎見到了胡佛,當麵向他感謝。胡佛回答說:“不用謝,完全不用。帕德魯斯基先生,有件事你也許早忘了。早年有兩個窮大學生很困難,是你幫助了他們,其中一個就是我。”
助人為快樂之本,所以不要吝惜任何一次幫助他人的機會。也許隻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援助,就可以讓一個人脫離困境,重新燃起希望,同時你的善舉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挽救自己。
停下來,傾聽一縷陽光●崔修建在喧囂的街頭一角,坐著一個獨臂的乞討者。他看上去有六七十歲了,須發花白,雖然穿著一身舊衣粗衫,但很幹淨、很合體;他看上去精神也不錯,沒有一點兒別的乞討者常見的蓬頭垢麵、無精打采的萎靡神態,尤其是他那雙布著血絲的眼睛,仔細端詳,裏麵竟有一種說不出的深邃。最特別的是,老人麵前擺著一個紙牌,上麵用紅筆寫著“募集愛心,點燃希望”。
那真是一個有點兒特別的乞討者,他沒有任何關於痛苦、悲慘遭遇的傾訴與表白,沒有任何渴望同情與憐憫的籲請,他那一臉不卑不亢的坦然,和陽光中的那個特別的紙牌,似乎都在告訴著過往的行人,他在認真地幹著一件很神聖的事情。雖然他麵前的紙盒裏也隻是散落著不多的一點點碎幣,但老者仍是一副信心在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