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快樂從心開始(1 / 3)

五、快樂從心開始

希望得到快樂是每一顆心的追求,隻有心中有陽光溫暖的人才能讓快樂的種子在心房生根發芽。原來,快樂也是需要學習的心理態度。

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並為哈佛教授所津津樂道。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對12萬觀眾宣布奧運會開始。他要借世人矚目的奧運會,證明雅利安人種的優越。

當時田徑賽的最佳選手是美國的傑西·歐文斯。但德國有一位跳遠項目的王牌選手魯茲·朗,希特勒要他擊敗傑西·歐文斯——黑人傑西·歐文斯。以證明他的種族優越論——種族決定優劣。

在納粹的報紙一致叫囂把黑人逐出奧運會的聲浪下,傑西·歐文斯參加了4個項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遠。跳遠是他的第一項比賽。

希特勒親臨觀戰。魯茲·朗順利進入決賽。輪到傑西·歐文斯上場,他隻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績少過半米就可進入決賽。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規;第二次他為了保險起見從跳板後起跳,結果跳出了從未有過的壞成績。

他一再試跑、遲疑,不敢開始最後的一躍。希特勒起身離場。

在希特勒退場的同時,一個瘦削、有著湛藍眼睛的雅利安德國運動員走近歐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語介紹自己。其實他不用自我介紹,沒人不認識他——魯茲·朗。

魯茲·朗結結巴巴的英文和露齒的笑容鬆弛了傑西·歐文斯全身緊繃的神經。魯茲·朗告訴傑西·歐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決賽的資格。他說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樣的情形,用了一個小訣竅解決了困難。果然是個小訣竅,他取下傑西·歐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後數英寸處,從那個地方起跳就不會偏失太多了。傑西·歐文斯照做,幾乎破了奧運紀錄。幾天後決賽,魯茲·朗破了世界紀錄,但隨後傑西·歐文斯以些微優勢勝了他。

貴賓席上的希特勒臉色鐵青,看台上情緒昂揚的觀眾倏忽沉靜。場中,魯茲·朗跑到傑西·歐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萬德國人的看台前,舉起他的手高聲喊道:“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看台上經過一陣難挨的沉默後,忽然齊聲爆發:“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舉起一隻手來答謝。

等觀眾安靜下來後,他舉起魯茲·朗的手朝向天空,聲嘶力竭地喊道:“魯茲·朗!魯茲·朗!魯茲·朗!”全場觀眾也同聲響應:“魯茲·朗!魯茲,朗!魯茲·朗!”沒有詭譎的政治,沒有人種的優劣,沒有金牌的得失,選手和觀眾都沉浸在君子之爭的感動裏。

傑西·歐文斯創造的8.06米的紀錄保持了24年。他在那次奧運會上榮獲4枚金牌,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

多年後傑西·歐文斯回憶說,是魯茲·朗幫助他贏得了4枚金牌,而且使他了解,單純而充滿關懷的人類之愛,是真正永不磨滅的運動員精神,世界紀錄終有一天會被繼起的新秀突破,而這種運動員精神永不磨滅。

學會大度與分享是智者的生活準則。

寬容的是別人,受益的是自己

哈佛社會心理學教授羅伊說過一個發人深省的心理故事:

從前有一個富翁,他有3個兒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時候,富翁決定把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3個兒子中的一個。可是,到底要把財產留給哪一個兒子呢?富翁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要3個兒子都花一年時間去遊曆世界,回來之後看誰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誰就是財產的繼承者。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3個兒子陸續回到家中,富翁要3個人都講一講自己的經曆。大兒子得意地說:“我在遊曆世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可是那個人卻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交還給了他的家人。”二兒子自信地說:“當我旅行到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落時,看到一個可憐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裏,我立即跳下馬,從湖裏把他救了起來,並留給他一筆錢。”三兒子猶豫地說:“我,我沒有遇到兩個哥哥碰到的那種事,在我旅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錢袋,一路上千方百計地害我,我差點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經過懸崖邊,看到那個人正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時我隻要抬一抬腳就可以輕鬆地把他踢到懸崖下,我想了想,覺得不能這麼做,正打算走,又擔心他一翻身掉下懸崖,就叫醒了他,然後繼續趕路了。這實在算不了什麼有意義的經曆。”富翁聽完3個兒子的話,點了點頭說道:“誠實、見義勇為都是一個人應有的品質,稱不上是高尚。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的寬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財產都是老三的了。”

無論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什麼不順利的事情,你依然可以在舉止之間顯示出包容、仁愛的心態,你將因此而受用一生。

人性中最偉大的善念

森林被皚皚白雪覆蓋著,寒風從銀裝素裹的大地上呼嘯而過。密得森太太和她的三個孩子圍坐在火堆旁,她傾聽著孩子們說笑,試圖驅散自己心頭的愁雲。

一年以來,她用自己無力的雙手努力支撐著家庭,但日子一直很艱難,正在燒烤的那條青魚是他們最後的一頓食物。當她看著孩子們的時候,淒苦、無助的內心充滿了焦慮。

幾年前,死神帶走了她的丈夫。她可憐的孩子弗洛姆離開森林中的家,去遙遠的海邊尋找財富,再也沒有回來。

但直到這時她都沒有絕望。她不僅供應自己孩子的吃穿,還總是幫助窮困無助的人。雖然她的日子過得也很艱難,但她相信在上帝緊鎖的眉頭後麵,有一張微笑的臉。

這時門口響起了輕輕的敲門聲和嘈雜的狗吠聲。小兒子約翰跑過去開門,門口出現了一位疲憊的旅人,他衣衫不整,看得出他走了很長的路。陌生人走進來,想借宿一晚,並要一口吃的。他說:“我已經有三天沒吃過東西了。”這讓密得森太太想起了她的弗洛姆,她沒有猶豫,把自己剩餘的食物分了一些給這位陌生人。當陌生人看到隻有這麼一點點食物時,他抬起頭驚訝地看著密得森太太,“這就是你們所有的東西?”他問道,“而且還把它分給不認識的人?你把最後的一口食物分給一位陌生人,不是太委屈你的孩子了嗎?”

她說:“我們不會因為一個善行而被拋棄或承受更深重的苦難。”淚水順著她的臉龐滑下,“我親愛的兒子弗洛姆,如果上帝沒有把他帶走,他一定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我這樣對待你,希望別人也這樣對待他。今晚,我的兒子也許在外流浪,像你一樣窮困,要是他能被一個家庭收留,哪怕這個家庭和我的家一樣破舊,他一樣會感到無比的溫暖的。”

陌生人從椅子上跳起,雙手抱住了她,說道:“上帝真的讓一個家庭收留了你的兒子,而且讓他找到了財富。哦!媽媽,我是你的弗洛姆。”

他就是那杳無音訊的兒子,從遙遠的國度回來了,想給家人一個驚喜。的確,這是上帝給這個善良母親最好的禮物。

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在於接受,更不在於索取。

原諒他人的過錯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主張人們在交往中應當多一些體諒而非責難。

包布·胡佛是一位著名的試飛員,並且常常在航空展覽中做飛行表演。一天,他在聖地亞哥航空展覽中表演完畢後飛回洛杉磯。正如《飛行》雜誌所描寫的,在空中300米的高度,兩個引擎突然熄火。由於技術熟練,他操縱了飛機成功著陸,但是飛機嚴重損壞,所幸的是沒有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