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做超越自我的人(1 / 3)

三、做超越自我的人

生活的真正強者,是那些在曆經無數打擊後仍然能堅強站立,仍然能笑著挫折的人。他們總是在別人遭遇挫折,傷心埋怨的時候,繼續前行,繼續挑戰,他們看淡了挫折,於是成功看重了他們。

給你一雙襪子

聖誕節前夕,已經晚上11點多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稀疏了許多,偶爾還有匆匆忙忙往家趕的人,穿行在霓虹燈俯視下濃濃的節日氛圍裏。新的一年又要來了。

“感謝上帝,今天的生意真不錯!”忙碌了一天的史密斯夫婦送走了最後一位來鞋店裏購物的顧客後由衷地感歎道。透過通明的燈火,可以清晰地看到夫妻二人眉宇間那鎖不住的激動與喜悅。

是該打烊的時間了,史密斯夫人開始熟練地做著店內的清掃工作,史密斯先生則走向門口,準備去搬早晨卸下的門板。他突然在一個盛放著各式鞋子的玻璃櫥前停了下來——透過玻璃,他發現了一雙孩子的眼睛。

史密斯先生急忙走過去看個仔細:這是一個撿煤屑的窮小子,約摸八九歲光景,衣衫襤褸且很單薄,凍得通紅的腳上穿著一雙極不合適的大鞋子,滿是煤灰的鞋子上早已千瘡百孔。他看到史密斯先生走近了自己,目光便從櫥子裏做工精美的鞋子上移開,盯著這位鞋店老板,眼睛裏飽含著一種莫名的希冀。

史密斯先生俯下身來和藹地搭訕道:“聖誕快樂,我親愛的孩子,請問我能幫你什麼忙嗎?”

男孩並不作聲,眼睛又開始轉向櫥子裏擦拭得鋥亮的鞋子,好半天才應道:“我在乞求上帝賜給我一雙合適的鞋子,先生,您能幫我把這個願望轉告給他嗎?我會感謝您的!”

正在收拾東西的史密斯夫人這時也走了過來,她先是把這個孩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後把丈夫拉到一邊說:“這孩子蠻可憐的,還是答應他的要求吧?”史密斯先生卻搖了搖頭,不以為然地說:“不,他需要的不是一雙鞋子。親愛的,請你把櫥子裏最好的棉襪拿來一雙,然後再端來一盆溫水,好嗎?”史密斯夫人滿臉疑惑地走開了。

史密斯先生很快回到孩子身邊,告訴男孩說:“恭喜你,孩子,我已經把你的想法告訴了上帝,馬上就會有答案了。”孩子的臉上這時開始漾起興奮的笑容。

水端來了,史密斯先生搬了張小凳子示意孩子坐下,然後脫去男孩腳上那雙布滿塵垢的鞋子。他把男孩凍得發紫的雙腳放進溫水裏,揉搓著,並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呀,真對不起,你要一雙鞋子的要求,上帝沒有答應你,他說不能給你一雙鞋子,而應當給你一雙襪子。”男孩臉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了,失望的眼神裏充滿了不解。

史密斯先生補充說:“別急,孩子,你聽我把話說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會對心中的上帝有所乞求,但是,他不可能給予我們現成的好事,就像在我們生命的果園裏,每個人都追求果實累累,但是上帝隻能給我們一粒種子,隻有把這粒種子播進土壤裏,精心去嗬護,它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到了秋天才能收獲豐碩的果實;也就像每個人都追求寶藏,但是上帝隻能給我們一把鐵鍬或一張藏寶圖,要想獲得真正的寶藏還需要我們親自去挖掘。關鍵是自己要堅信自己能辦到,自信了,前途才會一片光明啊!就拿我來說吧,我在小時候也曾祈求上帝賜予我一家鞋店,可上帝隻給了我一套做鞋的工具,但我始終相信拿著這套工具並好好利用它,就能獲得一切。20多年過去了,我做過擦鞋童、學徒、修鞋匠、皮鞋設計師……現在,我不僅擁有了這條大街上最豪華的鞋店,而且擁有了一個美麗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孩子,你也是一樣,隻要你拿著這雙襪子去尋找你夢想的鞋子,義無反顧,永不放棄,那麼,肯定有一天,你也會成功的。另外,上帝還讓我特別叮囑你:他給你的東西比任何人都豐厚,隻要你不怕失敗,不怕付出!”

腳洗好了,男孩若有所悟地從史密斯夫婦手中接過“上帝”賜予他的襪子,像是接住了一份使命,邁出了店門。他向前走了幾步,又回頭望了望這家鞋店,史密斯夫婦正向他揮手:“記住上帝的話,孩子!你會成功的,我們等著你的好消息!”男孩一邊點著頭,一邊邁著輕快的步子消失在夜的深處。

一晃30多年過去了,又是一個聖誕節,年逾古稀的史密斯夫婦早晨一開門,就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來信,信中寫道:

尊敬的先生和夫人:

您還記得30多年前的聖誕節前夜,那個撿煤屑的小夥子嗎?他當時乞求上帝賜予他一雙鞋子,但是上帝沒有給他鞋子,而是別有用心地送了他一番比黃金還貴重的話和一雙襪子。正是這樣一雙襪子激活了他生命的自信與不屈!這樣的幫助比任何同情的施舍都重要。給人一雙襪子,讓他自己去尋找夢想的鞋子,這是你們的偉大智慧。衷心地感謝你們,善良而智慧的先生和夫人,他拿著你們給的襪子已經找到了對他而言最寶貴的鞋子,他當上了美國的第一位共和黨總統。

我就是那個窮小子。

信末的署名是:亞伯拉罕·林肯。

生活的財富不是來源於別人的施舍,而是要自己用雙手來創造。

一張紙片的命運

大學裏,有一堂哲學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至今記憶猶新。

那是期中考試後的一天,班裏的一個同學因為各門功課都考得一塌糊塗,所以憂心忡忡,在哲學課上無精打采。他的異常引起了哲學教授的注意,教授把他從座位上叫了起來,請他回答問題。教授拿起一張紙扔到地上,請他回答這張紙有幾種命運。

也許是驚慌,也許是心不在焉,那位同學一時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回答:“扔到地上就變成了一張廢紙,這就是它的命運。”教授顯然並不滿意他的回答,又當著大家的麵在那張紙上踩了幾腳,紙上印上了教授的腳印。然後,教授又請這位同學回答這張紙片有幾種命運。

“這下這張紙真的變成廢紙了,還有什麼用呢?”那個同學垂頭喪氣地說。

教授沒有說話,撿起那張紙,把它撕成兩半扔在地上,然後,心平氣和地請那位同學再一次回答同樣的問題。

我們被教授的舉動弄糊塗了,不知道他到底要說什麼。

那位同學也被弄糊塗了,他紅著臉回答:“這下純粹變成了一張廢紙。”

教授不動聲色地撿起撕成兩半的紙,很快,他就在上麵畫了一匹奔騰的駿馬,而剛才他踩下的腳印恰到好處地變成了駿馬蹄下的原野。駿馬充滿了剛毅、堅定和張力,讓人充滿遐想。最後,教授舉起畫又問那位同學:“現在請你回答,這張紙的命運是什麼?”

那位同學的臉色頃刻明朗起來,幹脆利落地回答:“您給了一張廢紙希望,使它有了價值。”教授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很快,他又掏出打火機,點燃了那張畫,一眨眼的工夫,這張紙變成了灰燼。

最後,教授說:“大家都看見了吧,起初並不起眼的一張紙片,我們以消極的態度去看待它,它就變得一文不值。我們再使紙片遭受更多的厄運,它的價值就會更小。如果我們放棄希望使它徹底毀滅,很顯然,它就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價值了,但如果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它,給它一些希望和力量,紙片就會起死回生。一張紙片是這樣,一個人也一樣啊!”

一張紙片可以被當作廢紙扔在地上,被我們踩來踩去,也可以用來作畫寫字,更可以用來折成紙飛機,飛得很高很高,讓我們仰望。一張紙片尚且有多種命運,更何況我們呢?

命運如同掌紋,彎彎曲曲,然而無論它怎樣變化,永遠都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迎接死球

有一個小男孩,從小就酷愛打羽毛球,練就了一身不凡的技術。因此,他被選送到市少年羽毛球隊。在一些地區性的比賽中,他經常獲得優異的成績。

後來,他被一位著名的教練相中,將他帶入了國家青少年羽毛球隊,進行更加專業的訓練。

在訓練的時候,教練總是安排一名身材比他高半個頭的隊員與他對打。那名隊員因為占有身高的優勢,再加上發球凶猛、刁鑽。因此每一次對打,幾乎都是以他的失敗而告終。

在接下來的3個多月的訓練中,他隻贏過對方寥寥幾場,他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有一天,教練在旁邊認真地觀看他倆對打。在關鍵時刻,對方連續幾記重扣,他幾次接球均失敗。

終於,他忍耐不住內心的失望與憤怒,把球拍狠狠摔在地上。而後,躺倒在訓練場上,掩麵啜泣起來。

見此情形,他的教練走上前去質問道:“你為什麼要摔掉球拍?”

他被教練嚴肅的表情給震懾住了,訥訥地說:“我恨自己的技術沒有長進,這麼長時間總是輸球……”

此時,教練臉上的神情絲毫沒有放鬆,繼續問道:“難道你摔掉球拍,便可以贏得比賽嗎?”

聽了,他無言以對。

於是,教練便帶他一起到場外散步。這時候,教練說話的口氣溫和了下來:“當你麵對一個強大的對手時,你會怎麼選擇呢?”

他思忖了一會兒,沒有想到一個合適的答案。

教練對他解釋說:“你隻有三個選擇:第一就是閉上眼睛,任由對方淩虐;第二就是像你剛才一樣,摔掉手中的球拍,發泄內心的憤怒;還有一個,就是舉起球拍,用壯士赴義的心態麵對這致命一球。但是,你要記住,隻有最後一個選擇才有可能給你一個扳回的機會!”

說完這些話,他的教練頭也沒回地離開了。那個晚上,他失眠了,一直在回味著教練留給他的那一句話。

他恍然大悟。在以後的訓練中,他既沒有選擇保守和怯懦,也沒有選擇憤怒和浮躁,而是選擇用勇氣和毅力去麵對對手扣出的每一個死球,並對自己技術上的失誤進行認真的剖析和糾正。

他的球技出現了質的飛躍。後來,他屢屢在一些國家級和世界級的羽毛球大賽上獲得優異的成績。

生活很少會憐憫那些內心怯懦、性情浮躁和缺少自信的人。我們應該像那位教練說的一樣,用壯士赴義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生活扣給我們的每一個死球。即使失敗了,也可以是提升我們的動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更多成功的機會!

請你記得歌唱

因為一次醫療事故,他在四個月大時成了聾兒。在母親竭盡全力的教導下,他終於理解了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並慢慢地學會開口說話,普通話說得甚至比一般孩子還標準。

可是一進學校,他的助聽器還是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好奇。有時,他聽不清楚老師提的問題,答非所問,也會招來哄堂大笑。這一切都讓他很沮喪,他恨不得把助聽器摔爛,再也不去學校。

母親安慰他,他不聽,哭著問:“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母親回答,他是醫生一針給打聾的。他哭得更厲害了:“我恨他,我要找他報仇!”母親難過地別過頭去:“找不到了,就是找到了,你的耳朵也是這樣了。”

他隻能接受現實,並比其他同學更努力。小學的聽寫課,同學們隻需記住單詞,他還要記住單詞的次序,老師嘴巴動一下,他就寫一個,同樣拿了滿分。他甚至主動報名參加北京市、區中小學生朗誦比賽,第一次上台他嚇得雙腿發抖,怕自己吐字不清晰,或者忘詞。望著眾多正在注視著他的聽眾,他終於鼓足勇氣開口了,結果獲得一等獎。

努力總有回報,他一直是學校的骨幹,並且日益自信起來。

可是,因為是聾兒,仍然有盡了努力也無法做到的事情,譬如音樂課的考試。那天音樂課下課時,老師說:“大家都準備一下,明天考試,要唱《歌唱祖國》”其他同學都嘻嘻哈哈的不當回事,他卻犯難了。他一直不大會唱歌,難以把握節奏。回家後,他愁眉苦臉,母親就一邊彈鋼琴一邊教他唱。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過去了,他的嗓子都嘶啞了,但還是跑調。節奏很對,但他完全是在“說歌”,一個字一個字無比認真地說。母親摸摸他的頭說:“考試時你就這樣唱吧。”他說好。母親又嚴肅地叮囑道:“可能大家會笑,但是你自己不能笑,要堅持把歌唱完。”

第二天音樂課考試,輪到他上台了。他舔舔發幹的嘴唇,跟著節奏開始“唱”歌。第一句的話音才落,教室裏的同學已經笑翻了天。他不理會,在笑聲中仍然繼續自己的歌唱。他就這樣一絲不苟地跟著節奏把歌“唱”完。

教室裏不知何時已經安靜了下來,他突然發現,同學和老師的眼睛裏都有些亮晶晶的東西。接著,他看到了同學們在使勁鼓掌。

他就是粱小昆,曾多次參加專題電視節目製作,是電影《漂亮媽媽》中鄭大的原型。時下他正在北京電影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在攝影界已經小有名氣,而且前不久剛在北京“東方新天地”舉辦了自己的個人攝影展。

至今,梁小昆都非常喜歡唱歌,每次去卡拉OK,必“唱”無疑。他並不避諱自己的跑調,但求能夠唱出個性。他深信,不管歌聲是否動聽,歌唱,首先是一種態度,包含著努力、尊嚴、堅持和快樂……

在失敗的時候,你仍有歌唱的勇氣嗎?在絕望的時候,你還會記得最愛的歌詞嗎?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時候,你會記得且唱且行嗎?

把黑暗甩在身後

英國盲眼跑手,50歲的希利宣布:他計劃利用7天時間,在7大洲跑7項馬拉鬆。

這是一項驚人的壯舉。馬拉鬆,對於一般常人來說,都是毅力和耐力的艱苦磨煉。話說回來,如果有毅力和耐力加上很好的體力,常人總可以堅持向前。可是,希利的道路是黑暗的。我們看到的在道邊行走的盲人,是一步一步探索著前進的,而希利需要奔跑。他每一刻的奔跑,都需要導盲犬卡爾及一個4人支援隊的陪同,可以想象這是多大的困難。

希利來自英格蘭中部西布羅姆維奇市,天生有眼疾,至16歲時雙目完全失明。希利最大的敵人是黑暗。於是,希利就跟黑暗比賽,他要把黑暗甩在身後,他開始練習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