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夢想感動生命(1 / 3)

三、夢想感動生命

生活之所以美好,就在於我們有一顆年輕、善良的心在成長,開花,如果它在你麵前稍加披露,你就會從中看到它對你的微笑,如果老年人的知識能夠同年輕人的可以信賴的純潔的力量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那時候,善即將會在世界上繁衍不斷。

想象人生●陸勇強一個23歲的女孩子,除了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之外,與別人相比沒有什麼不同,平常的父母,平常的相貌,上的也是平常的大學。

大學的寬鬆環境讓她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想象,她的腦海中常會出現童話中的情景:穿著白衣裙的美麗姑娘、蔚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當然,還有巫婆和魔鬼……他們之間有著許多離奇的故事,她常常動手把這些想法寫下來,並且樂此不疲。

在大學裏,她愛上了一個男孩,他的舉止和言談真的和童話裏一樣,他是她想象中的“白馬王子”,她很愛他。但是,他卻受不了她的腦海中那荒唐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她會在約會的時候,突然給他講述一個剛剛想到的童話,他煩透了這樣的遠離人間煙火的故事。他對她說:“你已經23歲了,但你看來永遠都長不大。”他棄她而去。

失戀的打擊並沒有停止她的夢想和寫作。25歲那年,她帶著一些淡淡的憂傷和改變生活環境的想法,來到了她向往的具有浪漫色彩的葡萄牙。在那裏,她很快找到了一份英語教師的工作,業餘時間繼續寫她的童話。

一位青年記者很快走進了她的生活,青年記者幽默、風趣而且才華橫溢。她愛上了他,並且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她的奇思異想還是讓他苦不堪言,他開始和其他姑娘來往。不久,他們的婚姻走到了盡頭,他留給她一個女兒。

她經受了生命中最沉重的一擊。禍不單行的是離婚不久,她又被學校解聘了,無法在葡萄牙立足的她隻得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靠領取社會救濟金和親友的資助生活。

但她還是沒有停止她的寫作,現在她的要求很低,隻是把這些童話故事講給女兒聽。

有一次,她在英格蘭乘地鐵,她坐在冰冷的椅子上等晚點的地鐵到來,一個人物造型突然湧上心頭。回到家,她鋪開稿紙,多年的生活閱曆讓她的靈感和創作熱情一發不可收拾。

她的長篇童話《哈利·波特》問世了,並不看好這本書的出版商出版了這本書,沒想到,一上市就暢銷全國,達到了數百萬之巨,所有人都為此感到吃驚。

她叫喬安娜·凱瑟琳·羅琳,她被評為“英國在職婦女收入榜”之首,被美國著名的《福布斯》雜誌列入“100名全球最有權力名人”,名列第25位。

每個人都會有想象,但想象最終總被歲月無情的奪去,隻留下蒼白而又簡單的色彩。在這個世俗而又講求直接的物質社會中,人們總是認為想象與成功之間的距離遙不可及。

其實並不是如此,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其實就是能否把自己的想象堅持到底。

夢想的價值●裏基·C·亨裏從小到大,我們家裏一直很窮,但是充滿了愛和關心,我是快樂而有朝氣的。我知道不管一個人有多窮,他們仍然可以做自己的夢。

我的夢想就是運動。在我16歲的時候,我就能壓碎一隻棒球,能以每小時 90英裏的速度扔出一個快球,並且撞在足球場上移動著的任何一件東西上。我的高中教練是奧利·賈維斯,他不僅相信我,而且還教我怎樣自己相信自己。他教我知道擁有一個夢想和足夠的自信會使自己的生活有怎樣的不同。

那是在我初年級升入高年級的夏天,一個朋友推薦我去做一份暑假工。這是一個意味著我的口袋裏會有錢的機會——有錢就可以和女孩子約會,當然,有錢也能買一輛新自行車和新衣服,還意味著為我的母親買一座房子的儲蓄的開始。這份夏日的工作對我來說是極具誘惑力的,這個機會使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接著,我意識到如果我去做這份工作,我就必須放棄暑假的棒球運動,那意味著我必須得告訴賈維斯教練我不能去打球了。我害怕這一點,當我把這件事告訴賈維斯教練的時候,他真的像我預料的一樣生氣了。“你還有一生的時間可以去工作,”他說,“但是,你練球的日子是有限的。你根本浪費不起。”

我低著頭站在他麵前,努力想向他解釋,為了那個替我媽媽買一座房子和口袋裏有錢的夢想,即使讓他對我失望我認為也是值得的。

“你做這份工作能掙多少錢,孩子?”他問道。

“每小時325美元。”我回答。

“噢,”他問道,“你認為,一個夢想就值——每小時325美元嗎?”

這個問題,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它赤裸裸地擺在我的麵前,讓我看到了立刻得到的某些東西和樹立一個目標之間的不同之處。那年暑假,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運動中去,同一年我被匹茲堡海盜隊挑選去做隊員,並與他們簽訂了一份價值2萬元的契約。後來,我在亞利桑那州的州立大學裏獲得了足球獎學金,還使我獲得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在全美國的後衛球員中,我兩次被公眾認可,並且在美國國家足球聯盟隊員的挑選賽中,我排在第7位。1984年,我與丹佛的野馬隊簽署了170萬美元的合同,我終於為母親買了一座房子,實現了我的夢想。

心有多大,夢想就能走多遠。

成功是花98%的時間去尋找●馬克·桑布恩我的朋友比爾是個成功的演說家和作家,喜歡在閑暇時間觀察鳥類。幾年前,比爾買了一幢新房子,附近草木蔥蘢。入住後的第一個周末,他就在後院裏裝了個喂鳥器。就在當天日暮時分,一群鬆鼠弄倒了喂鳥器,吃掉裏麵的食物,把小鳥嚇得四散而去。在接下來的兩周裏,比爾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辦法讓鬆鼠遠離喂鳥器,就差沒有使用暴力了。但絲毫不能起作用。

萬般無奈之下,他來到當地一家五金店。在那兒他找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喂鳥器(帶有鐵絲網),還有個讓人動心的名字,叫“防鬆鼠喂鳥器”。這回可保萬無一失,他買下它並安裝在後院裏。但天黑以前,鬆鼠又大搖大擺地光顧了“防鬆鼠喂鳥器”,照樣把鳥兒嚇跑了。

這回比爾一敗塗地。他拆下喂鳥器,回到五金店,頗為氣憤地要求退貨。五金店的經理回答說:“別著急,我會給你退貨的,不過你要理解:這個世上可沒有什麼真正的防鬆鼠喂鳥器。”比爾驚奇地問:“你想告訴我,我們可以把人送到太空基地,可以在幾秒鍾之內把信息傳到全球任何一個地方,但我們最尖端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都不能設計和製造出一個真正有效的喂鳥器,可以把那種腦子隻有豌豆大的齧齒類小動物阻擋在外?你是想告訴我這些。”“是啊,”經理說,“不過花不了你多長時間。”比爾好奇心更盛,請他說得仔細些。店鋪經理說:“先生,要解釋的話,我得問你兩個問題。首先,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時間,讓鬆鼠遠離你的喂鳥器?”比爾想了一下,回答說:“我不清楚,大概每天10到15分鍾吧。”

“和我猜的差不多,”那位經理說,“現在,請回答我第二個問題:‘你猜那些鬆鼠每天花多少時間來試圖闖入你的喂鳥器呢?’”

比爾馬上會意:在鬆鼠醒著的每時每刻。

這個故事激發了我濃厚的興趣,我甚至特意對鬆鼠進行了一番研究。原來鬆鼠不睡覺的時候,98%的時間都用於尋找食物。在鬆鼠專一的用心麵前,人類智慧的大腦、優勢的體魄節節敗退!

要做到更好,並不一定需要更高明的設計、更尖端的科學。它所需要的,是為了目標心無旁騖、投入所有的時間、發揮所有的才幹。如果你比對手更專注,你就能將他們拋在身後。

我的撿磚頭思維●俞敏洪小時候我父親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還讓我記憶猶新。父親是個木工,常幫別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會把別人廢棄不要的碎磚亂瓦撿回來,或一塊兩塊,或三塊五塊。有時候在路上走,看見路邊有磚頭或石塊,他也會撿起來放在籃子裏帶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裏多出了一個亂七八糟的磚頭碎瓦堆。我搞不清這一堆東西的用處,隻覺得本來就小的院子被父親弄得沒有了回旋的餘地。直到有一天,我父親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開始左右測量,開溝挖槽,和泥砌牆,用那堆亂磚左拚右湊,一間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幹淨漂亮得和院子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父親把本來養在露天到處亂跑的豬和羊趕進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掃幹淨,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羨慕的院子和豬舍。

當時我隻是覺得父親很了不起,一個人就蓋了一間房子,然後就繼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貧困但不失快樂地過我的農村生活。等到長大以後,才逐漸發現父親做的這件事給我帶來的深刻影響。從一塊磚頭到一堆磚頭,最後變成一間小房子,父親向我闡釋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奧秘。一塊磚沒有什麼用,一堆磚也沒有什麼用,如果你心中沒有一個造房子的夢想,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是一堆廢物;但如果隻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磚頭,夢想也沒法實現。當時我家窮得幾乎連吃飯都成問題,自然沒有錢去買磚,但父親沒有放棄,日複一日撿磚頭碎瓦,終於有一天有了足夠的磚頭來造心中的房子。

後來的日子裏,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我,也成了我做事的指導思想。在我做事的時候,我一般都會問自己兩個問題:一是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什麼,因為盲目做事情就像撿了一堆磚頭而不知道幹什麼一樣,會浪費自己的生命。第二個問題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夠把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撿多少磚頭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後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磚頭不是一天就能撿夠的。

我生命中的三件事證明了這一思路的好處。第一件是我的高考,目標明確:要上大學,第一第二年我都沒考上,我的磚頭沒有撿夠,第三年我繼續拚命撿磚頭,終於進了北大;第二件是我背單詞,目標明確:成為中國最好的英語詞彙老師之一,於是我開始一個一個單詞背,在背過的單詞不斷遺忘的痛苦中,我父親撿磚頭的形象總能浮現在我眼前,最後我終於背下了兩三萬個單詞,成了一名不錯的詞彙老師;第三件事是我做新東方,目標明確:要做成中國最好的英語培訓機構之一,然後我就開始給學生上課,平均每天給學生上六到十個小時的課,很多老師倒下了或放棄了,我沒有放棄,十幾年如一日。每上一次課我就感覺多撿了一塊磚頭,夢想著把新東方這棟房子建起來。到今天為止我還在努力著,並已經看到了新東方這座房子能夠建好的希望。

金字塔如果拆開了,隻不過是一堆散亂的石頭;日子如果過得沒有目標,就隻是幾段散亂的歲月,但如果把一種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實現一個夢想,散亂的日子就積成了生命的永恒。

樂觀可以學習嗎?●弗雷德裏克·方捷樂觀是天生的嗎?

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裏格曼為我們示範了這樣一個實驗:一批小鼠被分成兩組,第一組被放在一個盛滿不透明液體的池裏,池裏有一座小島,但淹沒在液體下麵,小鼠們看不見它。小鼠們拚命遊泳,直到發現已經遊到了小島上,可以休息而且沒有性命之憂。第二組也被放在不透明液體的池裏,但沒有小島,小鼠們拚命遊泳直到筋疲力盡。然後,兩組小鼠被放在同一個池裏,沒有小島。結果第一組小鼠滿懷著找到小島的希望,堅持遊泳的時間是第二組的兩倍,而從來沒有見過小島的小鼠們很快就放棄努力,停止了遊泳。它們知道再堅持遊下去也沒有用,寧可在絕望中讓自己沉沒。換言之,它們學會了某種悲觀的思維方式,導致了行動上的“無能”……這個實驗說明,如果曾有過通過努力得到成功的經驗,我們就能建立自己的樂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