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6 生命在於運動
水流動所以不腐,樹搖曳所以不枯,生命的美麗,在於運動。運動既是我們擁有健康的手段,也是身體健康的表現。
運動是生命的充電站,是打開健康城堡的鑰匙。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對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是大有益處的。一方麵它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減少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另一方麵它可以保持腦力和體力協調,是預防、消除疲勞和健康長壽的要素。運動,會帶給生命更多的精彩,其好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減少生病的概率
持之以恒的運動,最大的好處就是讓身體更加健康。經常運動的人體內“好的膽固醇”(HDL)含量比缺乏鍛煉的人高,而且血壓較低,患心髒病或中風的概率也會下降。另外,前者擁有穩定的體形,體內脂肪少,患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等疾病的可能性也大大減小。
2.運動可增強自信
合理的運動能使人保持健美的身形,並會讓這種良好的狀態持續下去,從而增強個人的自信。擁有自信的人,人生會更加精彩。
3.擁有好的心情
運動能讓人從中得到快樂。在鍛煉的過程中,手腳互動、伸展肢體,積壓在內心的不適也會隨之消失。
運動給人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而根據年齡製訂運動計劃會更有幫助。科學研究顯示,如果運動計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作出適當調整,效果會更理想。
運動貴在堅持,重在適度。我們在進行運動時,一定要有合適、合理的方式,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運動心率。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心率應該保持多少最有效果呢?答案是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有損健康,太慢則收效甚微。
我們可以通過數學計算,求出最佳心率。首先用220減去你的年齡,其結果就是你能達到的最快心率,然後再用這一結果乘上50%,得出適合運動的最慢心率,或者乘上75%,得出適合運動的最快心率。當然,如果不確定這樣的結果是否準確,最好的方法是去谘詢醫生。
比如,年齡在35歲的人,他在運動時的最佳心率,計算如下:
220-35(年齡)=185(能達到的最快心率)
185×50%=93(適合鍛煉的最慢心率)
185×75%=139(適合鍛煉的最快心率)
運動時的最佳心率應保持在最快心率的60%至75%之間,並且堅持每周鍛煉3次,每次20分鍾。
另外,我們在進行體育鍛煉時,一定要注意做好運動前的熱身準備,以免在運動中損傷身體,反而得不償失。同樣,鍛煉後也要進行放鬆活動。要充分舒展身體,以增強身體的靈活性。許多人往往會忽視這些建議,認為這些並不重要,這是一種錯誤觀念。熱身、放鬆與伸展身體可以防止肌體受傷,能夠使鍛煉的效果更加顯著。
許多研究表明,每天運動30分鍾就可以得到運動的好處,積極進行早鍛煉能刺激神經係統。早晨舒展一下筋骨就不至於身體疲乏、精神萎靡。運動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增強自信。
如果很久沒有運動,最好開始的時候注意循序漸進,慢慢增加運動強度。可以從最簡單的步行運動開始,每天快走20~30分鍾,持續走下去,對身體很有幫助。
另外,對於運動者來說,運動時機的選擇也十分重要。作為一天生活中的必修課,體育鍛煉的最佳時間是清晨起床後,因為在新鮮的空氣中鍛煉身體有助於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和廢物。如果冬天早上過於寒冷的話,也可改在傍晚進行鍛煉。
鍛煉項目因人而異,關鍵是找一種自己喜歡,能夠堅持的,並適合年齡的運動。健身操、瑜伽、太極拳、氣功、跑步、散步、球類等方式,不必做硬性規定。但需注意的是運動量要適度,一般以鍛煉完畢,冬天感到全身暖和,夏天微微出汗但不覺得心跳過快為度。
運動後,洗個熱水澡或是擦個冷水浴,再補充下水分,你會覺得渾身上下舒適無比又充滿活力。通過簡單的運動,會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這正符合我們花小錢過品質生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