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述先(1 / 3)

本係

我汪氏係出唐越國公華第七子爽後。爽傳十二世曰道安,遷婺源。又五世曰惟謹,遷慶元之鄞,今寧波府鄞縣也。惟謹生元吉。元吉生永漸。永漸生思信。思信長子大倫公在鄞,娶夫人高氏,生存中;宋嘉定十年,高夫人卒,繼娶夫人為蕭山大義邨劉氏女,因家大義。而存中所生二子,之衎遷臨川,之琭遷宣城。亦無居鄞者。

大義邨汪氏,以遷蕭始祖大倫公為第一世。公字叔彝,號冰穀,夫人劉氏,葬本裏花原——花原者,以樹木棉得名——子一。述,字天錫,夫人馮氏,子三。長演,字宗三,夫人趙氏,並祔葬花原;歲以清明前二日墓祭,子二。長溥,字克洪,夫人楊氏;葬本裏西睦橋,子五。

三渙,字巨淵,夫人王氏,葬本縣航塢山,子二。長遊,字龜沼,號一齋,葬本裏中巷南園,旅歿黔中——相傳歿時,與山陰賈人同厝,比遷柩,二棺毀,櫝骨以歸,兩家秤骨分葬,時號秤骨府君——故夫人徐氏,遺命不同穴,別葬航塢山,皆以清明前一日祭,子二。長椿,字春齡,號養拙,夫人朱氏,子二。次璋,字廷章,號居易,夫人鍾氏,並葬航塢山,以清明日祭,子四。次纘,字克承,號逸庵,行彤三,夫人陳氏,子三。次範,字居賢,號樂遂,夫人徐氏,並葬航塢山,以清明後一日祭,子三。

長天秩,字宗禮,號銳庵,行練二,夫人沈氏,葬航塢山,以清明後二日祭——支下男婦俱集;自此以下各祖,皆依次墓祭,集男婦如禮——子四。次棟,字克隆,號成軒,行宏八,夫人傅氏,葬本裏前司東陂——相傳墓師登航塢山擇兆域,脫頭巾置石上,為過鳥所銜,越數日,相地至此,前巾在焉,遂定為吉壤,舊號頭巾地。餘年十五,侍祭墓下,曰:“是天所葬也,不宜以頭巾名。”乃稱“天葬地”雲——子三。次時忠,字靖共,號秋莊,夫人沈氏、王氏、趙氏,沈夫人葬航塢山,王、趙兩夫人合祔前司東陂,子三。

三應元,字世魁,號惺台,行明五十九,夫人朱氏,葬本裏硯湖灘,子四。季玉華公,諱造,行信八——為輝祖高祖考——夫人陳氏、繼夫人陳氏,葬山陰縣夏履橋徐闊塢,子三。第三為曾祖考孚夏公,諱必正,行仁七十一,夫人沈氏,葬前司西陂,子三。第三為顯祖考毅庵公,諱之瀚,字朝宗,行三,敕贈文林郎,湖南永州府寧遠縣知縣,夫人沈氏,敕贈孺人,葬硯湖灘,子二。長為顯考皆木公,諱楷,字南有,行十三,河南衛輝府淇縣典史,敕贈文林郎,湖南永州府寧遠縣知縣誥贈奉直大夫,夫人方氏,敕贈孺人,誥贈宜人,夫人王氏,簉室徐氏,旌表“雙節”,建坊本裏聚奎橋北岸,並敕贈孺人,誥贈宜人,合葬山陰縣清和裏秀山,子一。

輝祖,字煥曾,一字龍莊,罷官歸又以歸廬為號。為冰穀公十九世孫。乾隆戊子科舉人,乙未科進士。湖南永州府寧遠縣知縣,調長沙善化縣知縣,未任署永州府道州知州。告病解官。誥封奉直大夫。娶王氏,誥贈宜人,生子一:繼坊,字元可,行三,乾隆丙午舉人,揀選知縣,今就職直隸州州同,加二級。繼娶曹氏,誥封宜人,生子二:繼培,字因可,行九,縣學生;繼壕,字深可,行十一,國子監生。妾楊氏,生子二:繼墉,字勤可,行四;繼墉,字序可,行六。

繼坊娶朱氏,今二子;世鍾、世銘。繼墉娶婁氏,今一子:世鎬。繼墉娶王氏。繼垿娶陳氏,今一子:世鈺。繼壕聘來氏。

顯祖考文林公軼事

公少孤。讀《四子書》未竟。中年文、字並工。族黨規約盡出公手。輝祖十歲時,公年六十七,遇疑字必從人索解甚力。嚐語輝祖曰:“我未學,非問不至此。我問一人,可答十、百人之問,受益最多。小子慎母懶於問也。”

公同懷三人,年十三,兩伯祖析產令別居。公力自樹,後諸父不善治生,並招與同爨,曆二十餘年無倦色。

自遷蕭始祖至高祖,凡十五世,田息不足以給祭。清明墓祀,往往入夏不舉,甚至棄子女以辦公,請之族長與各房長,準息入為製,克日行禮,至今無敢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