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亭語,浙西門人玄隱外史筆錄
保養身體,當以存神養氣為主。比如植樹者,必培其根;神氣乃吾身之鄞鄂也。《契》曰:“經營養鄞鄂,凝神以成軀”是也。鄞鄂即是命蒂。養之之道,不過凝吾之神入於氣穴而已。你現在兩眼赤紅,是心火上炎,底下又漏精,是腎水下漏,已動了一心一腎。若再動肺,即咳嗽,癆病即成矣。這回回去,趕快要下功,務要死心塌地下一番苦功,方能見大效驗。得訣歸來,自今日始,即能使不漏精。下功時,有雜念來不要緊。你要知道雜念如落葉,心息相依是一把鐵掃帚,轉落轉掃,總有個掃得幹幹淨淨的一日。
一定無始無終,定愈久則識神愈伏,元神愈顯。
不可飲酒,切記切記,以其亂性也。
“明德”即虛中一炁。|是陽。“至善”即虛空。〇是陰。“在止於至善”即是○,心息相依是也。
有雲“脫胎”者,是脫去凡胎之呼吸也,是化去後天之識神也。
工夫一到,混身酥軟,外邊先天真陽進來。進得一分陽,即退得一分陰。故丹書謂之“進陽火,退陰符”。
做到凡息斷絕,神炁大定,即是文火沐浴溫養。做到混沌,即是乾坤交。餘問何謂。師曰:當時身心俱靜,你的色身比之於地,地屬坤;身外之天屬乾。外邊乾陽真炁到你身上毫無隔礙,豈非乾坤交乎?及其靜極而動,身內陽生,陽炁上衝,真液下降,此即坎離交。坎離交是後天,乾坤交是先天。乾坤交在外,坎離交在內。乾坤交在先,坎離交在後。
身上小周天須做到伏羲圓圖一樣,無欠無餘。“白雲朝上闕”,即是炁上衝。“甘露灑須彌”,即是炁下降。所謂“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從頭流達足,究竟複上升”是也。
真爐鼎即是心息相依,要放在外麵,一著色身,即非真也。
一個虛空是獨立的,兩個陰陽是對待的。就是了。
破體之人,一身上下都是陰,故需招攝虛空真陽以續命。心息相依到大定時,天地之虛空即我之虛空,空中真陽自然續續而來,如何不長生?一定有長短。工夫純熟,一身暢快,直到三四點鍾,至大周天。能久定在外邊,定極即能離定出神矣。學仙之法,不過一定字耳。能定得一分,即去一分呼吸;去一分呼吸,即去一分陰;去一分陰,即添一分陽;添一分陽,即元神得一分明。是明性愈定,神愈旺。神全,自然脫胎矣。
丹書說來說去,不出一心息相依。故曰:“片言半語無多字,萬卷仙經一語通”。
自依一點鍾,然後能入定。至三五呼吸即入定,至少也須下半年死工夫。自定二三分鍾至一定二小時,極少須二年死工夫。
有受病處,天地真陽來時,此處即不酥軟,即須加功做到此處酥軟,病即除矣。
學道先從後天返先天,再從先天返出先天之先天,方名大道。
先從心息相依得定後,心息即不要得定而大定。大定而長在大定,定極便能離定。離定又不要離定,即出神也。故曰:“過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
心隻有一個,有念即為人心,無念即為道心。是以紅孩兒一轉念間即為善財童子,牛魔王一轉念間亦歸正覺。隻是一念回機也。師曰:回機者,返複也。返我虛,複我無,則人心返道心矣。何難之有?
太極之太字,指一言,故太極為⊙,無極為〇。顛倒坎離,即是心息相依。五行相克,水火既濟,一切強名不須記他。隻不過一個心息相依耳。
有意無意,謂之真意。
火候細微,我目下不能傳你,俟你做到時,我再示你小周天。須要與你一處住。止火亦然。總要做到每餐吃一些些飯才好,因炁滿不思食故也。
機心乃最有害之物。以神投在炁中,要無一毫機心。
乃傳她下手工夫。不到七天,彼曰:渾身酥軟快活。餘問她兩乳硬否?彼曰:兩乳硬了,陽生了。女子無月經,亦須做到有月經。再從有月經,做到無月經,即返童體矣。
講《玄要篇·一訣天機》。師曰:“說與你真口訣(此言傳你虛空一著,心息在外相依),指與你天邊月(此指真陽將生,如初三之月也)。月滿時,玉蕊生(言靜極生動,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也)。”急當采取。所以言月圓為月滿者,言此時炁足,而源至清也。
如心不定,可用漸法治之。如眼注視一字或一物,注之不移,則神在外邊,而不能造雜念。心常在外邊,即靜矣。師曰:身心兩靜,務要不著色身,方是先天大道。你將神放在身外,與氣息相依,則神凝氣和,身心兩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