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博弈其實很簡單——懂得博弈 (1)
博弈是一個外來詞,是經濟學和數學裏的一個概念,但它卻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係,在生活的方方麵麵,似乎我們都可以用博弈來加以解釋,博弈到底是怎麼回事?它與生活又有什麼關係呢?
博弈的理解
博弈論是一種“遊戲理論”。其準確的定義是:一些個人、團隊或其他組織,麵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時或先後,一次或多次,從各自允許選擇的行為或策略進行選擇並加以實施,並從中各自取得相應結果或收益的過程。
通俗的講,博弈論就是指在遊戲中的一種選擇策略的研究,博弈的英文為game,我們一般將它翻譯成“遊戲”。而在西方,game的意義不同於漢語中的遊戲。在英語中,game即是人們遵循一定規則下的活動,進行活動的人的目的是讓自己“贏”。而自己在和對手競賽或遊戲的時候怎樣使自己贏呢?這不但要考慮自己的策略還要考其他人的選擇。生活中博弈的案例很多,你會見到很多例子。隻要涉及到人群的互動,就有博弈。(原創)
一天晚上,你參加一個派對,屋裏有很多人,你玩得很開心。這時候,屋裏突然失火,火勢很大,無法撲滅。此時你想逃生。你的麵前有兩個門,左門和右門,你必須在它們之間選擇。但問題是,其他人也要爭搶這兩個門出逃。如果你選擇的門是很多人選擇的,那麼你將因人多擁擠、衝不出去而燒死;相反,如果你選擇的是較少人選擇的,那麼你將逃生。這裏我們不考慮道德因素,你將如何選擇?
你的選擇必須考慮其他人的選擇,而其他人的選擇也考慮你的選擇。你的結果——博弈論稱之為支付,不僅取決於你的行動選擇——博弈論稱之為策略選擇,同時取決於他人的策略選擇。你和這群人構成一個博弈(game)。
博弈是一種選擇與結果的互動
博弈論涉及的“遊戲”範圍甚廣:人際關係的互動、球賽或麻將的出招、股市的投資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論巧妙地解釋,可以說,紅塵俗世,莫不博弈。博弈論探討的就是聰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動及與對手互動。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組成,你我皆在其中競相爭取高分。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小主管,小王為人比較直正,說話也比較直,經常不注意方式、場合。這不,小王上麵剛好空缺出一個經理的職位,本來小王是最有希望晉升的,這件事也讓小王高興了好一陣子,沒想到,老板卻把小王叫到辦公室說,這個職位要以外聘的方式填補,暫不考慮內部員工的升遷,小王頓時猶如被潑了一瓢冷水!不悅的情緒立刻表現了出來,雖然沒有對老板說什麼,但在私下裏卻牢騷滿腹。因為這個職位,除了小王,實在沒有更合適的了,小王在這公司的業績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頗的下屬的愛戴和佩服!小王實在不理解老板的想法!他準備跟老板好好爭取一下,所以小王又找到老板,並陳述自己的功績,老板還是堅持己見,小王有點憤怒了,一氣之下,對老板提出了辭職,他覺得憑自己對公司的貢獻,老板是不會同意的!沒想到,老板居然同意了。第二天,新經理的職位被和小王地位一樣,卻沒有小王能力強的小李擔當了,其實當天老板也對小李說了與小王同樣的話,但小李卻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沒有任何的抱怨!結果小王由於不能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緒,升遷的機會拱手讓給了他人。
小王和老板之間就是一場博弈,是一場職場的博弈也是一次人際關係的互動,老板對小王說的話正是要看小王的選擇,他要根據小王的選擇,再做出自己的判斷,結果小王牢騷滿腹,深得老板不滿,好機會不得不拱手讓人。在人生中,隨時隨地都可能博弈,所以每一策略做出都要考慮結果。
人的一生,本身就可以看成是永不停息的決策過程。我們時刻都在決策著,比如選擇什麼專業、報考什麼學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怎樣開展一項研究、如何打理生意、該和誰合作、做不做兼職、要不要換工作,甚至是要不要結婚、什麼時候結婚、和誰結婚、要不要孩子等等,而這些隻不過是人生決策的幾個重要事件而已,其他平常的決策更是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