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界法第一(凡諸羯磨作法。應先白。未受具戒者出。不來比丘說欲及清淨。僧今和合何所作為。僧中一人隨事答言。某甲羯磨。除結界無受欲法故。又結法。二界不得相接。應留中間。亦不得隔駃流水結。除常有橋梁。若大界內安戒場者。先豎戒場四方相竟。於外下至相去一肘。豎大界內相外隨近遠亦豎四方相。使一舊住比丘唱其方相。眾中差堪能羯磨者結。應先結大界後結戒場。如欲唱此大界相者。先從外相東南角起。四方一周。又唱內相。亦令一周言。彼為外相。此為內相。是大界內外相一周。如是三唱。若內無戒場者。直唱外相。結大小界法。僧應盡集。不得受欲。受欲者不知相故。失衣破夏故)
凡說欲有三種。一者說戒時與欲清淨。二者自恣時與欲自恣。三者自餘羯磨。但言與欲。
結大界羯磨文。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某甲。唱四方大界相。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於此四方相內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某甲。唱四方大界相。僧今於此四方相內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誰諸長老忍。僧於此四方相內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於此四方相內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大界竟。僧忍默然故。是時如是持。
結戒場羯磨文(原戒場之興。為其住處眾大難集故。別結此界用擬。眾中有於要事。隨時得作故。不容即解。若不依住處。但為暫時作法者。事訖去即便解。不容不解得罪。為礙後人結界故)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某甲。稱四方小界相。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於此四方小界相內結作戒場。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某甲。稱四方小界相。僧今於此四方小界相內結作戒場。誰諸長老忍。僧於此四方相內結戒場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於此四方相內結戒場竟。僧忍默然故。是時如是持。
解大界戒場羯磨文(此一羯磨。通解二界故。羯磨文中。但雲解界。名無偏局。其致在茲。任現作法時隨事所稱解戒場。唯除同住同說戒為異)。
大德僧聽。今此住處比丘。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解界。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解界。誰諸長老忍。僧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結不失衣界羯磨文(不失衣界。即衣大界相結。無別異相故。文言還稱此住處。若有村除村。無村不須唱除村村外界)。
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僧今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誰諸長老忍。僧於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解不失衣界羯磨文(大界不失衣界既是一處重結故前後解結互易不同。若欲解者應先解。不失衣界卻解大界)。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解不失衣界。白如是。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同一住處同一說戒。僧今解不失衣界。誰諸長老忍。僧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不失衣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不失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結小界羯磨文(若布薩日。諸比丘於村野路中行。欲說戒眾多難集。不得和合。聽隨同師善友知識。下道別集一處。結小界說戒。不須唱相。數人結故)。
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若僧時到僧忍聽。結小界。白如是。
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結小界。誰諸長老忍爾許比丘集結小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爾許比丘集結小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四人言四人。五人言五人。等亦如是。不定數故。言爾許比丘集)。
解小界羯磨文。
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若僧時到僧忍聽。解此處小界。白如是。
大德僧聽。今有爾許比丘集。解此處小界。誰諸長老忍僧解此處小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解此處小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結小界自恣法(非村阿蘭若道路行欲自恣。非同意不得和合自恣。應同師親友異處結小界自恣。此是人坐已滿。界不須唱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