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列寧有一句名言: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忽略了曆史就意味著前進方向的迷失。因為曆史
是連續的,任何為過去的發展曆程所描繪的曆史曲線,必然會延伸到未來。因此,青少年朋
友要把握未來,最好的途徑是首先要了解曆史。曆史是一座寶藏,它能為我們提供內涵豐富
的借鑒,使我們變得聰明起來,從而能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沒有曆史,一個社會就不會對自己的曆史起點、它的核心價值觀、以及過去的決定對當前的
影響有一個共同的記憶;沒有曆史,就不能對社會中政治的、社會的或道德的問題進行任何
合理的考察;沒有曆史知識和以曆史知識為基礎的探究,人們就不可能成為見多識廣、有鑒
別能力的人。
更應指出的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動態的、曆史的過程,通過學習曆史,會使我們培
養出一種曆史意識,學會用曆史的眼光看問題。曆史意識是一種高級思維意識,掌握了這種
意識,看問題會更具理性、更加寬容。在理想的素質教育模式中,曆史意識的培養
是一個重要追求目標,由此我們更可以看到了解曆史的重要。
隨著經濟科技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加劇,隨著文化全球化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如何保留本民族
文化,如何讓本民族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如何讓成長的新一代認同我們的民族積澱,是
值得每一個國人深思的課題。
江澤民同誌多次指出,世界幾大古代文明,隻有中華文明不間斷地延續下來,中國的曆史文
化始終處於發展進步之中。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作為中華文明創造者的中華民族在不斷
發展壯大。五千多年來,構成中華民族的各族人民融和、繁衍,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創
造了雄厚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各種學科、思想、學派互相砥礪、互相
滲透,構成了百花爭妍、蔚為大觀的中華文明。
中國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中華文明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江澤民同誌多
次說過,中國在幾千年的曆史進程中,產生了許多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
、科學家、文學藝術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典籍。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諸子百家學說,在世
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今仍在發生著影響。古代中國在天文、曆法、地學、數學、
農學、醫學和人文科學等許多領域,都作出過世界性的貢獻。特別是中國的造紙術、火藥、
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更是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的麵貌。毫無疑義,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的
重要組成部分。
《青少年應知的100曆史知識》介紹了一個個曆史掌故,讀者通讀全書,不僅可以了解這些
傑出人物的超人智慧,還可以了解曆史,對曆史人物、曆史戰役、曆史上的重大的政治、經
濟變故有一個大體的領略。如書中談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齊威王,以精神戰術破敵
的“越王勾踐”,富於謀略的軍事家吳起等等,讀者讀著這些“曆史掌故”,不僅可以從中
領略“處世策略”,還可以開闊視野,了解中國曆史。
《青少年應知的100曆史知識》既全麵的展示了真實曆史、內容豐富,又有通俗易懂、可讀
性強的特點,是一份高品位的曆史文化快餐。圖書市場上這類圖書比較匱乏。本書知識豐富
、貼近人們生活、富有情趣西,讓讀者既增長了知識的同時又愉快地度過了閑暇時光。
當然,由於本書的篇幅平有限,各人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可能您認為更為重要的曆史時間
、人物和曆史知識我們沒有涉及到希望廣大的讀者朋友給予諒解。在此編者表示深深的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