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帶給普通人最大的變化不僅僅是物質的簡單滿足,更為深刻的是人在精神層麵的眺望與俯瞰。眼界的開闊與強烈不甘的願望,讓人們重新認識了自身的價值,開始自主地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於是,從20世紀70年代的百業待興到如今的諸業興隆、千帆競逐,從來料加工到中國創造,從既得利益到全球眼光,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促進了企業家群體的湧現,同時也淘汰了大批企業家,並不斷更新、優化著這個群體,使得每個時代都有一批新銳突起。
在今天這個新興行業層出不窮、網絡發展一日千裏、信息資訊極度膨脹的時代,江南春、馬雲、李彥宏、史玉柱、馬化騰、丁磊、陳天橋等網絡“大腕”無疑是個中翹楚。這些財富新貴、年輕的企業掌舵人在代表了時代發展方向的同時,他們的創富經營經曆也成為許多躍躍欲試的年輕人的楷模。
他們有夢想並相信夢想一定能成真,馬雲在總結成功時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他說,初戀情人是最美麗的,任何創業者第一天創業的夢想都是最美麗的。丁磊說,如果哪天地地可以買賣,他就會去買一個小島,島嶼用高科技武裝它,將它變成一個無線網絡的村落,如果海底世界美麗,他就再買一個潛水艇。說這些話時,他臉上綻放出燦爛的花朵。後來,他們都做到了自己當初所說的夢想。
當然,夢想與成功之間的等號來的並不簡單,其間不乏困頓與挫折,當年巨人大廈轟然倒下,史玉柱銷聲匿跡,後來登珠穆朗瑪峰差點喪命,終於大徹大悟,重整河山;當年馬雲黯然離京,重回杭州,將家當成辦公室,硬是和兄弟們湊了5000元重新起步;陳天橋有個著名的“U形轉彎”理論,這既是他經商的戰略思維,也是他命運的真實寫照……無論多麼艱難,他們都挺過去、站起來了,就這樣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甚至沒有看一眼傷口。支撐他們的,是夢想。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是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馬雲曾經這樣說。1995年,當馬雲投身國內互聯網時,別人說他是騙子;1999年,當各種互聯網概念漫天飛舞,而他仍堅持B2B模式時,別人說他是瘋子;後來,當他表示幾年內要把阿裏巴巴做成世界前十名站點時,別人又說他是狂人。他卻並不理會,仍然像大俠風清揚般瀟灑地打造自己的平台,並用事實一一擊碎了人們的質疑。
史玉柱受到的非難更大,以前做保健品,有人說他做虛假廣告,騙人錢財;後來做網絡遊戲,人們又說他毒害青少年。這樣的非議和輿論壓力,陳天橋、馬化騰都遇到過,包括如今李彥宏的百度受到人們的議論和抨擊,他們都沒有退卻,沒有放棄,而是堅強、積極地去麵對。這個時代,是屬於偏執狂表演的時代。
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掙錢靠勇氣,90年代靠關係,那麼現在必須靠知識能力和毅力。所以,在新經濟時代,你可以沒有房、沒有地,但你必須要有“遠見”和定力。科技推陳出新速度的加快使得消費者萌發的消費需求常常滯後於新產品推出的速度,因而,遠見使企業可以先於消費者、先於其他競爭者創造需求和改變其消費者方式;而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困難和誘惑如影隨形,如果沒有足夠的定力堅持下去,那麼,要麼在高歌猛進中誤入歧途,要麼在失敗和挫折麵前萎靡不前。這一新一舊兩種核心能力猶如英雄的矛與盾,伴隨著IT諸侯殺伐征戰,打造出一個嶄新的商業“帝國”。
《新帝國掌門》精選7位優秀企業家,從不同的角度,給讀者導演了一出出江湖豪俠的風雲故事。他們盡管在各自經營理念、商業模式、管理風格上的有獨特之處,但始終圍繞人、財、物這三大管理客體上做文章。或不斷深入,或不斷拓展,細心品味,令人受益匪淺。
荀子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體會新帝國掌門人的創業曆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探秘成功的最深處。這樣,我們自然會看得更遠一些,更深入一些。我們將從平實的故事裏體會智慧,品味哲理,提煉創業、守業、興業的秘訣。不管是工作還是為人處世的方法,我們都將從他們身上,獲得更多的靈感。
我們都有能力,都是不怕失敗,堅韌執著,不畏人言,敢於創新又不安分的一群人。我們需要的不是鼓勵和他人的安慰,而是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希望這本書能夠以成功者的智慧帶給大家啟示,希望在中國商戰的江湖中,看到更多的英雄豪俠,演繹更多激動人心的故事,用自己的力量影響中國,改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