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旨(1 / 3)

餘論是書成而星命之理昭然可?矣,然亦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之憾,所望好學深思者辟彼邪說,循此正規,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蓋入微之旨,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若必欲一一遍及焉,雖累牘盈編,豈有竟乎?

黃赤俱差,甚至前後易次;觜宿距星,漢測距參二度,唐測一度,宋祟寧測半度,元郭守敬測五分,明測之不啻無分,且侵入參宿二十四分。故舊法先觜後參,今不得不先參後觜也。羅喉計都生於日月交行,謂之天首天尾,中法以天首屬羅,天尾屬計;西法改而易之,遂以羅為尾,計為首,爰自利瑪竇等入中土,與明宰輔徐光啟等所裁定,後有作者皆莫之及,應不可輕議紛更。恒星之行即古歲差之度,古謂恒星千古不移,而黃度之節氣每歲西退。西法則謂黃道終古不動,而恒星每歲東行。由今考之,恒星實有動移,其說不謬,故各宮皆有歧度,如角十歧辰卯,房初歧卯寅之類,數十年後歧者便當盡移,須逐年挨查,一以欽天監七政經緯躔度書為準,不可草率遷就。太陽每日皆從子正起,如初一注女二,初二注虛四,初一子時在女二,醜時即在女三,寅時即在女四,挨查至亥時當在虛三,則初二子時便在虛四矣,一日之行常不止十二度,再分派於各時可也。每度六十分,日與木如同在卯宮氐十,孰先孰後,必須辨明。日每日行六十分,木或六日行六十分。生人在午時,日已及三十五分,木自前二日至後三日才行盡氐十,則本日午時隻及二十五分有奇,是日前而木後也。有另立異說者,如一命三月初一卯時生,命在戌躔奎,其奎環轉流行於卯,是奎在戌乃其空名,奎在卯正其實跡,安用此宮度為?不知奎既流卯,而亥子醜等十一宮,未嚐不從流卯之戌上循次排列也,其理仍不外此,又何必立異而鳴高乎?

釣之間正須詳看。如甲生人,天官辛氣在卯亢,正財己月在酉婁五,天官雖躔傷,卻與正財同經,傷方生財,生官;七煞庚水在酉婁三,雖旁正財卻躔傷而稍受製,限行至婁十二、十一、十、九、八、七、六、五等度,正財對生官,官場極順,及行過婁五,遂在正財之後,與七煞密邇,而正財且生煞,宜乎順中稍逆。

一星常有數用。即以日論,日君象亦父象,立命於午即命主,立命於子即妻主,立命於戌即男女主,立命於申即兄弟主。或化文、或化魁化刃,每有行一度而吉凶參半者,亦宜此不宜彼,宜彼不宜此之故,且吉中或微帶危機,凶中或偶挾貴氣,即一用之中亦有不同,所當細為查參。分金度,先天五行,皆節外生枝,在所宜辟。

天盤地盤、竹籮三限等,固屬謬說,即華羅五星,出自周述學,亦牽合無理,均宜廓清。

西法推算自謂獨開生麵,但其所言,如某星在某方喜殺人生人,某星在某方好戲好色,何粗鄙乃爾!嚐取《天步真原》一書試之,從不一驗,亦宜屏棄。

《果老星宗》《琴堂指金》《神道大編》《望鬥仙經》《星學綱目》《星學源流》《曆府大成》《星學大成》等書所載正五行甚詳,但僅合此理十之一。

《耶律神數》《元星樞要》《原星出入》《天官經》等書皆命理正宗,集中已將精華采取,不複全錄。

歲在鶉火而武王克商,歲在實沉而晉文得位,淫於伭枵而裨?知楚子之將死,星見大火而梓慎知宋之將災;他若五星聚東井而漢王入,關慧掃之而符秦滅,四星聚 牛女而晉元王,吳景星見箕尾而慕容垂複燕。分野之說原非無稽,但事關軍國之大如可取證,若止一人一身,在心尾則以為宜遷宋燕,在虛危則以為宜遷齊衛,又何以為終身不去其鄉,及數十年仕在一方者解也?子平原有至理,但前六十年某月某日某時出一大貴人,後六十年仍有此八字,其人卻與前迥異,及查閱五星,果宜高下懸絕,則子平似稍遜五星一籌。子平為體,五星為用,體同而用異,此前後六十年,八字相同而五星各異也。然體用一理,終不可詳用而略體。格局皆形也,宜參形中之氣。如四餘在西北,五星同日在東南,太陰入西北,即四餘欄月,五曜環陽;太陰入東南,即四餘包七政,文東武西每每至兩三月皆如此,其賤作奴隸者亦多矣!乃一見便以為大格局,即許以宜尊顯,何愚昧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