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砂礦
海濱砂礦是指在海濱地帶由河流、波浪、潮汐和海流作用,使重礦物碎屑聚集而形成的次生富集礦床。它既包括現處在海濱地帶的砂礦,也包括在地質時期形成於海濱,後因海麵上升或海岸下降而處在海麵以下的砂礦。海底及海底以下埋藏著豐富的固體礦物,主要包括海濱砂礦和錳結核、海底熱液礦等深海礦產。其中海濱砂礦廣泛分布於沿海國家的濱海地帶和大陸架。世界上已探明的海濱砂礦達數十種,主要包含金、鉑、錫、釷、鈦、鋯、金剛石等金屬和非金屬。現在有30多個國家從事砂礦的勘探和開采。如美國開采海濱的鈦鐵礦、鋯石礦、金砂礦等;斯裏蘭卡開采海濱錫砂礦,印度尼西亞和泰國錫砂礦開采水深已達40米以上;澳大利亞目前海濱砂礦的鋯石和金紅石產量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60%和90%;我國工業開采價值的砂礦達13種,主要有鈦鐵礦、鋯石、鋯石精、金紅石等。這些海濱砂礦的品位一般都較高。鈦鐵礦的含量為3%~4%;鋯石精礦品位的含量為23%~65%;金紅石的百分含量為24%~67%;獨居石的含量為02%~2%,最高達20%~22%;磁鐵礦的平均含量為63%~7%,礦石含鐵量13%~56%;錫石每立方米含錫02~1千克,有的局部達10%;金剛石每立方米含031~368克拉(1克拉為200毫克);金礦每噸砂石含量52~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