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的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類信息呈爆炸式增長,信息技術已經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滲透到了包括高等院校在內的各種組織(或企業),在我國已形成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用信息化促進現代化”的廣泛共識。一個組織的信息化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決策能力、獲得競爭優勢的主要途徑,但在信息化的實踐過程中,許多組織對信息化應用的巨額投資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經常出現與實際需求脫節、盲目投資、重複建設以及信息孤島等種種弊端。因此,一個組織的信息化過程需要認真的研究、精心的準備和合理的規劃。
信息化規劃是一種將組織目標、支持這些目標所需的信息、提供這些信息的計算機係統,以及係統實施等要素相互聯係起來的信息係統戰略和信息係統開發計劃(潘自強等,1999)。信息化規劃一般需要識別適應組織發展目標和支撐核心業務流程的信息係統應用,製定符合組織發展戰略的信息技術應用藍圖和信息係統發展和建設計劃,形成組織的信息化發展目標、戰略、政策及實施步驟,指明組織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係統獲得戰略優勢、重組業務流程及提高運作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信息化規劃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信息化戰略與組織發展戰略的對應關係,信息化過程與業務流程重組及其管理變革的關聯,確定信息化總體規劃的目標、思路和方法,提交信息化戰略規劃報告,還有對信息化基礎設施、體係結構以及項目實施進行規劃。其中,信息化戰略與組織發展戰略的對應關係、信息化過程與業務流程重組及其管理變革的關聯是影響信息化規劃好壞的首要因素。
總體來說,信息化規劃過程和一般的業務發展規劃過程一樣,必須研究現狀、規劃未來、尋找差距和提出解決方案。對所有的組織而言,信息化都是為業務發展服務的,因此信息化規劃也是從業務目標出發,用信息係統支持業務發展,在信息化規劃過程中,業務目標必須逐步細化,信息係統也必須相應細化。在Anita Cassidy所著的A Practical Guide to Information Systems Strategic Planning(Anita Cassidy,1998)一書中,信息化規劃過程被劃分成了4個階段。
(1)階段1:概念級業務發展規劃。
關注組織的業務發展,通過與上層管理團隊的溝通理解組織的長期戰略方向和目標。
本階段任務:
①啟動規劃過程;
②記錄高層業務方向。
(2)階段2:細節級業務分析。
細化組織的業務目標,理解組織近幾年的具體業務目標和需求。本階段任務:記錄細節層的業務方向。
(3)階段3:概念級信息係統規劃和願景。
在清晰理解了業務之後,可以開始考察信息係統的目標,它也可以從概念層開始,指出信息係統的發展方向。本階段任務:
①記錄當前內部的信息係統狀況;
② 記錄當前外部的信息係統狀況;
③ 確定信息係統方向。
(4)階段4:細節級信息係統建議。
指明信息係統的具體目標和規劃建議。本階段任務:
①確定現狀與未來的差距;
② 確定建設信息係統的建議。
一個組織完成以上的四個規劃階段之後,規劃的成果包括:
①規範的信息化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