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極喜地第一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成道未久。第二七日。住於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無量眾俱。其諸菩薩悉從異佛刹來集。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一生所係。當證正覺。所謂。已得安住一切菩薩智所行境。皆能趣入一切如來智所行處。無有休息。善能示現。種種神通諸所作事。應時無滯。成熟調伏一切有情。利樂他事皆不虛棄。引發一切菩薩願。劫世刹土量等修行。暫無休息。一切菩薩。福智資糧。善備無盡。令諸世間。共所受用。已到一切菩薩智慧方便彼岸。示入生死及涅槃門。而不廢舍修菩薩行。善能遊戲解了。趣入一切菩薩。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神通明智。於是一切諸所作事。皆得善巧。由獲一切菩薩神通威力自在。以無功用隨心刹那。悉能往詣一切如來道場眾會。而為上首請佛說法。受持一切如來法輪。廣能供養承事諸佛。常勤修習。一切菩薩所行事業。其身普現一切世間言音無礙。清徹法界心智無滯。普見三世一切境界。一切菩薩所有秘藏功德正行悉已圓滿。設加無量不可說劫讚其功德亦不能盡。其名曰金剛藏菩薩。寶藏菩薩。蓮華藏菩薩。德藏菩薩。蓮花德藏菩薩。日藏菩薩。曜藏菩薩。地藏菩薩。無垢月藏菩薩。示一切莊嚴光明藏菩薩。智慧普照明藏菩薩。旃檀德藏菩薩。妙吉祥藏菩薩。花德藏菩薩。拘蘇摩德藏菩薩。優缽羅德藏菩薩。天德藏菩薩。福德藏菩薩。無礙淨智藏菩薩。功德勝藏菩薩。那羅延德藏菩薩。無垢藏菩薩。離垢藏菩薩。種種辯才莊嚴藏菩薩。大光明網照藏菩薩。離垢威德光明王藏菩薩。無礙妙音美響藏菩薩。總持功德能度一切有情願藏菩薩。大海莊嚴藏菩薩。蘇迷盧德藏菩薩。示現一切功德清淨藏菩薩。如來德藏菩薩。佛德藏菩薩。淳金微妙。大威德王光明藏菩薩。一切相莊嚴淨藏菩薩。金剛焰胸萬字相莊嚴菩薩。星宿王光照藏菩薩。虛空庫無礙智藏菩薩。解脫月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不可量不可稱無邊無際。無有分齊。不可說不可說。皆從異異佛刹來集金剛藏菩薩而為上首。
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入於菩薩妙三摩地。名大乘光明。入此定已。即時十方各過十俱胝佛刹微塵數世界之外。各有十俱胝佛刹微塵數諸佛如來。同名金剛藏。皆現其麵。俱作是言。善哉善哉。佛子。汝今乃能入是大乘光明菩薩等持。然善男子今彼十方各十俱胝佛刹微塵數諸佛如來其加持汝。以此世尊毗盧遮那本願威神力所持故。為一切菩薩趣入。能顯不可思議佛法光明。諸智地中為令攝受一切善根。為擇一切佛法善巧。為廣知法。為正演說善成立法。為無分別智得清淨。為一切魔法不染。為出世法善根得淨。為證不思議智所行境。乃至為證佛智境界。又為一切菩薩十地發趣及得。為如實說諸菩薩地安立善巧。為正緣慮諸佛妙法。為修無漏法之差別。為善選擇決定大慧光明善巧。為趣入於決定智門。為獲顯示如所應處無畏辯說。為證廣大無礙解地。為菩提心念不遺失。為善成熟諸有情界。為一切處通達決定選擇辯才。然善男子。汝當辯說此法差別善巧法門。所謂由承諸佛威神力故。已諸如來智慧光明所加持故。已善圓淨自善根故。已善瑩飾真法界故。已普攝益諸有情故。已證法身智所依故。已從諸佛受灌頂故。已現超過一切世間最大身故。已越一切世間趣故。已淨出世正法趣故。已能圓滿一切智智故。爾時十方彼諸如來。與金剛藏菩提薩埵無映奪身。與無掛礙演說辯才。與入微妙清淨智辯。與無忘失念所加持。與善決定慧之善巧。與不棄舍周遍行智。與正等覺力無有能摧伏。與如來無所畏令無怯弱。與以一切智智所攝大無礙解辯法理趣決定安立。賜與引發一切如來善分別身語意莊嚴。所以者何。由此菩薩獲彼大乘光明等持。法爾如故。以本誓願所引發故。善淨增上妙意樂故。已善瑩飾淨智輪故。已善積集諸資糧故。已善煉治所作事故。以無量念而為器故。明朗勝解得清淨故。善達無雜總持門故。法界智印之所印故。
爾時十方彼佛世尊。不起於座以神通力。各申右手摩金剛藏大菩薩頂。時金剛藏菩提薩埵。蒙彼十方佛摩頂已。即從定起。普告一切菩薩眾言。唯諸佛子是菩薩願。決定無雜不可照了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能救一切諸有情類。唯諸佛子菩薩安處於此願中。方能入於過去諸佛世尊智地。乃能入於未來諸佛世尊智地。亦能入於現在諸佛世尊智地唯諸佛子一切菩薩有十智地。是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由此密意我作是言。何等為十一名極喜地。二名離垢。三名發光。四名焰慧。五名難勝。六名現前。七名遠行。八名不動。九名善慧。十名法雲。唯諸佛子。此名一切菩薩十地。是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唯諸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界。彼中如來不歎說此菩薩十地者。所以者何。是諸菩薩增上勝妙。能淨一切諸菩薩道法門光明。謂即十地安立解釋。唯諸佛子。當知此處不可思議。謂於諸地安立法中自所證智。
爾時金剛藏菩薩。標斯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複分別而解釋之。是時一切諸菩薩眾。聞說菩薩十地名已。不聞解釋。鹹生渴仰作如是念。何因何緣是金剛藏菩提薩埵。唯說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更不解釋。爾時於此菩薩眾中有一菩薩名解脫月。知諸大眾心之所念。即以頌問金剛藏菩薩曰。
何故正覺者 念智功德具
標諸上妙地 自在不解釋
一切鹹決定 菩薩大名稱
何故說地名 而不演其義
一切諸佛子 無畏皆樂聞
願為正分別 說諸地義趣
眾會悉清淨 離懈怠嚴整
鮮潔住堅實 具足功德智
相視鹹恭敬 一切悉專仰
唯望法甘露 如蜂念淨蜜
大智無畏者 金剛藏聞是
欲令大眾悅 以頌酬佛子
雖作最勝甚希有 此能顯示菩薩行
辯地能作最微妙 由此佛地有修證
微細難見離分別 遠離心地難證悟
智者境界純無漏 世間聞者悉迷惑
安心不動如金剛 信解佛智最殊勝
了知無我唯心地 此能聞斯微細智
如以眾彩畫虛空 如風依於鳥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