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環之謎(1 / 1)

土星環之謎

1610年,伽利略在土星旁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亮物,1659年,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也發現了這個亮物,並認證它為土星的光環。此後,科學家們又相繼在其他行星邊也發現了光環。在這些千奇百怪的光環之中,最奇妙的就要算土星環了。

土星從它被發現的那天起就成了科學家們的研究對象。1675年,法國科學家卡西尼發現土星光環之間有一圈又細又暗的縫隙,被稱為“卡西尼環縫”。開始,人們隻發現了土星的3個同心光環,即A環、B環和C環,“卡西尼環縫”就在A環和B環之間,後來又發現了D環和E環。在B環和C環之間,人們又發現了“法蘭西環縫”,在“卡西尼環縫”和A環之間,又發現了“恩克環縫”。1979年,“先驅者11號”宇宙探測器又發現了F環和G環。F環和A環之間的空隙被命名為“先驅者環縫”。這樣,土星的光環就增加到了7個。

1980年11月12日,當“旅行者1號”宇宙探測器從土星發回照片時,人們才發現,照片上的土星光環要比人們從地球上觀察到的要複雜得多。人們看到的那些大光環原來是由數以百計的小光環組成,小光環裏還有更小的光環。環的形狀各不相同,有螺旋形的,有輪輻狀的,環的大小相差也極為懸殊,但都由細小的冰粒或帶冰殼的岩石顆粒組成,圍繞著土星旋轉。1983年美國天文學家明克預言,在離土星185~115萬千米的地方又找到了土星的光環。

這些神奇的土星光環的不斷發現,給科學家們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這些光環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隻有土星光環如此複雜?解答上述問題尚需要對這些現象給予恰如其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