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3)

傳燈。智通禪師。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遂詣曹溪謁六祖。求解其義。祖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通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祖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性。繁興永處那伽定。

八解

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六通

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它心通。四.宿命通。五.如意通。六.漏盡通。

善知識 摩訶般若經雲。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法。及一切種智。令人心入歡喜信樂。是名善知識。

又華首經雲。有四法是善知識。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礙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於正法。四.常能隨順教化。

所晏切。毀語也。

慈忍力

修慈忍有十五利。一.謂臥安。二.覺安。三.天護。四.人護。五.眠無惡夢。六.寤常歡喜。七.水不能漂。八.火不能燒。九.刀不能傷。十.毒不能害。十一.常生善處。十二.鎮受快樂。十三.正報梵世。十四.殘報人王。十五.遠果作佛。皆慈忍之果也。

宗說俱通

清涼雲。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

師子吼

宗炳師子擊象圖序曰。梁伯玉說沙門釋僧吉雲。嘗從天竺欲向大秦。其間忽聞數十裏外哮吼[鹹*欠][鹹*欠]。驚天怖地。頃之。但見百獸率走蹌地之絕。而四巨象虓焉而至。以鼻卷泥自厚塗數尺。數數噴鼻隅立。俄有師子三頭。崩血若檻泉。巨樹如草偃。[鹹*欠]。許鑒切。別也。蹌。七亮切。走也。虓。許交切。虎聲。

忍辱仙

見金剛般若歌利王緣。

蘭若

梵雲阿蘭若。此言寂靜處。

岑崟

上鉏簪切。下音吟。高貌。

苦息切。靜也。

住相布施

智論三雲。以財寶布施。是名下布施。以身布施。是名中布施。種種施中。心不著者。是為上布施。

瑠璃 應法師雲。或加吠字。或加毗字。又言毗頭梨。從山為名。乃遠山寶也。遠山即須彌山也。此寶青色。一切寶皆不可壞。亦非煙焰所能鎔鑄。唯鬼神有通力者能破壞。又言金翅鳥卵[穀-禾+卵]。神鬼得之。出賣與人。

魏略雲。大秦國出赤.白.黑.黃.青.綠.縹.紅.紫十種流離。此蓋自然之物。采澤光潤。踰於眾玉。其色不恒。今俗所用皆銷冶石汁。加以眾藥。灌而為之。尤虗脆不堅實。非真物。

降龍鉢 本行經雲。佛初轉法輪。降三迦葉於火神堂。放威火滅彼火龍毒火。四麵一時洞然熾盛。唯有如來所坐之處寂靜。不見火光。火龍見已。漸向佛所。便即踴身入佛鉢中。爾時。世尊手擎於鉢。至頻螺迦葉所。

又晉高僧涉公。以符堅建元十一年長安大旱。請涉呪龍。俄爾龍在涉鉢中。雨遂告足。

解虎錫 齊高僧稠禪師。在懷州王屋山習禪間。有虎闘。師往。以錫杖解之。虎遂各去。又曇詢禪師因山行值二虎相闘。累時不歇。詢乃執錫分之以身。為翳語曰。同居林籔。計無大乖。幸各分路。虎仾頭受命。飲氣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