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3 / 3)

四禪

初禪三天。梵眾.梵輔.大梵。二禪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三天。少淨.無量淨.遍淨。四禪九天。福生.福愛.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其一十八梵禪。梵。皆以清淨為義。

逝水

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苾蒭

西國草名。含五義不飜。一.體性柔軟。喻出家能折伏身語麤獷。二.引蔓旁布。喻傳法度生延連不絕。三.馨香遠聞。喻出家戒德芬馥。為眾所聞。四.療疾病。喻出家能斷煩惱毒害。五.常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見光明。苾。毗必切。蒭。測虞切。

房祿切。芬馥也。

僧祇

梵雲僧祇。此言無量。謂世尊經二僧祇修行。自十信初發心。至世第一。名初僧祇。從見道至第七地末。名第二僧祗。從第八地至解脫道。名第三僧祇。此三祇外。方得成佛。

玳瑁盂 玳瑁盂。經律所不載。玳。音代。瑁。莫代切。西漢.注。張揖雲。形如觜[蟲*嶲]。甲有文。

又異物誌雲。玳瑁如龜。生南海。大者如籧篨。背上有鱗。鱗大如扇。有文章。將作器。則煑其鱗。如柔皮。佛製。除瓦鐵。餘不許畜。頌家恐欲偶對耳。今按南山。鉢器聽製因緣一二於下。

中阿含雲。鉢者。應器。律雲。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趣足而已。律文大要有二。泥及鐵也。五分有用白銅鉢者。佛言此外道法。畜者得罪。佛自作鉢坯。以為後式。十誦畜金.銀.琉璃.鑞.木石等鉢。非法得罪。四分亦爾。三分畜木鉢。偷蘭。僧祇雲是外道標故。又受垢膩。今世中有夾紵鉢.棍鉢.漆鉢.甆鉢。並是非法義。須毀之。

又宣公問天人持鉢緣。答曰。如來成道已。至第三十八年。於祇桓精舍令文殊鳴鐘。召集十方天龍及比丘眾.諸大菩薩。普告示雲。我初踰城。至缾沙國。入山修道。天魔迷道。山神示我。即語我言。我曾於往古迦葉佛般涅槃時。留一故瓦鉢。屬我護持。待如來下生。令我付世尊。世尊成道。先須受我此鉢。次及四天王鉢。我語山神。若得成佛。當如汝言。此所謂孟傳古佛先也。觜。即私切。蠵。弋規切。籧。距於切。篨。直於切。籧篨。竹席也。江東呼[竺-二+廢]也。棍。音混。束木也。

虗生白

莊子。瞻彼闋者。虗室生白。說者曰。瞻。觀照也。彼。前境也。闋。空也。夫觀察萬有。悉皆空宗。故能虗其心室。乃照真源而智慧明白。隨用而生白道也。闋。苦穴切。

羽翮

下革切。羽六翼。

清羸

力為切。疲也。

日角

朱建平相書雲。[穀*頁]有龍犀入髮。左角日。右角月。皆極貴也。上可以王天下。

摛藻

上醜知切。下子皓切。摛。布也。藻。文辭。

玉堂

翰林院也。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承明.金鑾殿。皆在其間。應供奉之人。學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隷。籍其間者。皆稱翰林。

彪炳

或問。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何以也。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彪。必幽切。弸。蒲萌切。滿也。

八元

高辛氏才子八人。忠.肅.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人謂之八元。曰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見左氏春秋傳。

列旆

蒲蓋切。旗也。

天籟

落蓋切。風吹萬物有聲也。

中台 黃帝泰階六符經雲。太階者。天之三階也。亦雲三台。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公卿.大夫。下階為士.庶人。

又晉陽秋雲。張華將死。中台星遂圻。太元中後還合正。蓋太傅謝安為相所致也。

鳥道

猶虗空也。洞山玄中銘。舉足下足。鳥道無殊。坐臥經行。莫非玄路。

伊途

當作伊餘。猶是我也。

太白

四明之天童峰名。

古營切。戶外之門關也。

商頌 毛詩.商頌。以中宗有桑穀之異。懼而修德。其道後興。故有此詩。

又莊子。曾子居衛。縕枹無表。顏色腫噲。手足[月*井]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腫決。曳縱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

郢歌

見祖英上陽春曰雪。

抒辭

當從木。作杼。文呂切。機之持緯者。

和頌 即和天童新和上見訪之什。新後住金山。有朝陽集二十卷。有訪酬雪竇並會宿二詩頗佳。輒錄於後。貴知當日之勝集。

○訪雪竇禪師。我本人外人。來尋人外境。衣飄飋飋風。步上蒼蒼嶺。世路望已遠。幽懷轉澄凝。殿閣出雲嵐。杉鬆接清迥。此中有知識。吾門日藩屏。道將諸祖齊。身與虗空靜。見我服忽青。連袂若形影。石磴對山花。砂甌滿春茗。論禪道己同。經宵目不瞑。擕手出長林。月在諸峰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