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數有百千 舍所修苦行
鹹生真實見 信樂佛正法
怖彼三惡道 願得生天果
彼王有太子 名曰堅固慧
值過去諸佛 久植諸德本
俱胝那由他 人民皆親近
觀五欲過患 心常生厭離
睹王所居處 如彼天宮殿
後妃競圍繞 受欲樂無極
是時堅固慧 即啟白父王
我今誠實心 誓求無上道
於采女眷屬 都不生忻樂
少年著欲者 樂壞苦即至
如往古大仙 棲止於山穀
五欲非究竟 寂靜即為樂
王語堅固慧 勿作如是說
若不受欲樂 何名為我子
有國之富貴 如彼多聞天
諸宮殿樓閣 眾寶而莊嚴
百千眾妓樂 周匝常圍繞
具最上色相 類天女無異
麵貌皆圓滿 唇丹齒齊密
額廣複平正 目比青蓮葉
形儀悉端直 膚潔猶珂雪
作眾妙歌舞 而共相娛樂
年少色鮮白 如彼枝上華
汝當住於此 勿棄於榮貴
我今誠謂汝 非毀亦非譽
太子善了知 王位極尊勝
我聞是說已 決誌求出難
於彼五欲境 不著如夢寐
複白於父王 自念從無始
為欲之所溺 娛情不知愧
猶如彼盲夫 艱辛趣險道
自舍平坦處 憑誰為歸救
於欲不了知 何由脫苦縛
當離於險道 此心非顛倒
若能遠諸欲 安隱除過患
當知著欲者 如盲無所見
欲境如瀑流 傾注難防護
世有明智人 當生於厭怖
欲為眾苦因 損害逾蛇螫
刀杖與毒藥 熾火然相似
堅固慧王子 含悲白父王
我誌在山林 離欲求解脫
是身深可厭 老病苦縈縛
不顧王寶位 願允聽出家
是時王族中 童子名月施
見太子出家 亦隨修梵行
太子出家已 具勇猛精進
獲得五神道 善修四無量
人中釋師子 說法無所畏
教化諸眾生 皆令入佛道
彼月施童子 以善巧方便
示五欲過患 勸王發道意
優陀夷當知 往昔堅固慧
於汝意雲何 今則我身是
其月施童子 樂修真實行
同居釋種中 今則汝身是
是故優陀夷 汝今應當往
勸父王發心 增長諸善利
爾時尊者優陀夷。聞佛世尊說是偈已。欽承慈旨作禮而退。於晨朝時執持應器。往迦毗羅城詣王宮門。見有百千釋種皇族共集一處。時彼眾中有一釋種。名曰月麵。與優陀夷舊為知識。遙見尊者往相慰問。何緣至此。優陀夷曰。今從世尊所住之處尼拘律陀林中。匍匐而來。奉佛慈旨遣令教化淨飯父王開發淨信。彼聞說已。而作是言。昔者太子若不舍家。決定當作轉輪聖王。十善治化王四天下。當有七寶自然出現。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兵寶主藏神寶。複有千子之所圍繞。一切人民恭敬尊重。今既出家誌樂空寂。則失如是廣大富貴。今所集會正議此耳。所言未竟。時淨飯王即召釋種群列於庭。而語之曰。卿等當知。悉達太子棄舍國位上妙快樂。樂居林野。一何錯謬。而今而後汝等不應往詣彼所供養恭敬。若有違者。必當捶罰。時有釋種名曰善悟。聰慧明達多諸善巧。出至宮門見優陀夷。方便附近漸至屏處。始敢伸問。世尊導師。起居輕利安隱快樂。四大調和少病少惱。化度眾生無疲勞耶。複有釋種名曰無憂。複有釋種名曰離憂。詣尊者所問訊世尊。一如前說。我等鹹欲詣世尊所。適奉王旨。諸釋種等不得於佛親近供養。若有違越必行捶罰。為懼嚴敕無敢往者。時優陀夷聞已太息。淨飯父王。何意如是。如來慧日出現世間。於諸眾生多所饒益。一切人民四大天王帝釋天主梵天王等。競伸供養曾無虛日。我當求見彼淨飯王具陳上事。乃入定觀。知彼父王信根成熟決定可化。時尊者優陀夷具諸威儀。結跏趺坐湧在虛空。高七多羅樹即現種種神通變化。時淨飯王。遙見尊者乘空而來。心生歡喜合掌瞻仰。說伽陀曰。
希有成就殊勝行 現諸神變具威儀
乘空至此有何緣 唯願聖者速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