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我曾在一家廣播電視報當副刊編輯,因工作的需要,采訪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名人,又因我的興趣與愛好,信筆塗鴉地景仰與調侃了身旁的一些同事與朋友。日積月累,這些小玩意彙在一起好象也有了近百篇。有朋友建議出個集子。於是篩篩選選,於是這樣蜻蜓點水似的小文章就象一群烏合之眾莫名其妙地站到了一起。站在一起總得有個由頭或者名目,於是這集子也就美其名日:浮光掠影。

每個人都是一部長篇小說。由於報刊篇幅的限製,我無法為每個被我采訪過的人寫一部長篇,因此,我隻能寫一點印象,寫一點感覺。也就是說,我隻能浮光掠影一下。

名人不一定是我的朋友,但確實有不少的朋友是名人。比如殘雪、徐俐、卓雅、王平等等。

我曾經對名人有過好奇,因此也就有過濃厚的采訪興趣。後來漸漸地淡了。由於種種的原因。

有些朋友當時的感覺極好,後來發現人無完人,他也有著許多讓人不願啟齒的言行,但我依然尊重我當時的感覺。因為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人。

我的印象是當時的印象,我的感覺是真實的感覺。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看過去的這些印象與感覺,依然覺得有一種親切與安慰。

我們每天都在與人打交道,為了生存,為了娛樂,為了名利、甚至為了自己也搞不懂的原因。有的人你見一次麵,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人你經常和他在一起,但轉背你就想不起他的模樣。能夠讓你動心去寫一寫的人,這人即使再平庸,估計也會平庸得有些特色。

收在這個集子中的人,都是我動心去寫的人,不但個個都不平庸,而且基本上都有著輝煌的成就。我寫著他們,我企圖從他們的所作所為中悟出點什麼,我想沾一點他們的靈性。不是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

可我實在是個平庸的人,眼睜睜看著這些我所寫過的人越來越燦爛,而我卻越來越暮色蒼茫反映遲鈍。但我還想做一兩件不很平庸的事,想來想去,居然搞不清何謂平庸,何謂不平庸。

真有點耽心,幹什麼事都是浮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