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夢想起點(2 / 3)

原來這位姑娘名字叫阿斯婭,是塔塔爾族,曾經是和全國許多著名歌唱家齊名的女歌手,由於種種複雜的原因而成為了電台的一名職工。讓孟飛思大吃一驚的是,她在若幹年前曾一度和自己的丈夫魏仲明同在文工團演出,還是極好的朋友。

孟飛思上班後,主編說:“本台農牧節目的編輯重任就交給你了,這是一個難度比較大的節目,希望你能辦出特色,辦出名氣來。”這一切已經說明,電台已經正式接受自己成為了這個單位的一名職工,她成了一名光榮的新聞工作者,由此她對這家電台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情懷,一種家的感覺在她的心中油然升騰起來。

孟飛思將主編交給她的部分稿件一篇篇修改好後,又根據每篇稿件的內容和當時春耕大忙季節的重要節氣和特點,編寫了一段段精彩的開場白和銜接語,將所有播發的稿件有機地銜接起來,當她把這些工作做完後已到了下班的時間。

第二天一上班,孟飛思將自己編好的一組節目交給了主編審閱,主編看完了前麵那一段精彩的開場白後,臉上就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從此孟飛思每天的編輯工作都這樣順利地進行著,她不斷地翻新花樣,製作出了一期期精彩紛呈的農牧節目,一時間農牧節目成了本台除新聞節目之外最受廣大農村牧區群眾歡迎的節目,時常有群眾來信高度讚揚農牧節目辦得好,並說他們每天期待盼望著能準時收聽這一節目。

四月的一天,就在孟飛思剛來電台一個多月後,她意外地收到了王慧教授的來信。王慧教授在信中說:“非常惋惜你沒能繼續堅持學習,沒能調來北京工作,現在我已經從中央台駐外記者站調了一名新的人選。”她看了老師的信深知自己大錯而特錯,失去了一次大好的機遇,但眼下木已成舟隻能順其自然了,她連夜給老師寫了回信,感謝老師的良苦用心。不幾天,孟飛思又意外地收到了吳宏海從學校寄到省廣播電台新聞部的信,這是同事們轉寄給她的。

看著吳宏海的信,她的心情又急迫起來。她急忙看信,吳宏海告訴她自泰山一別至今,日夜都在思念著他們相處那難忘的一幕幕,為了尊重她的一再囑咐,現在終於考上了某化工學院的研究生。他告訴孟飛思:“我打算讀研後一定要去西部工作,希望你一定要等待我的到來……”

晚上她獨自去了辦公室,給吳宏海寫了最後的一封信:祝賀他終於考上了研究生,希望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奮鬥果實。信的結尾部分又告訴他自己的命運猶如一片輕盈的樹葉,在這裏隻是短暫地停留片刻後又不知要飄向何方。希望不要再往這裏寄信了,否則可能會丟失,請你等待我的消息,在合適的時候我會與你聯係的。

夜已經深了,孟飛思的心卻已飛越了萬水千山,飛向了吳宏海那高挑挺拔的身邊,吳宏海的每個眼神都浮現在了她的腦海,他說過的每句話都在她的耳際回蕩並敲擊著她的心田。她深深感受到這僅僅兩天時間建立起的愛,卻是那樣的刻骨銘心,那樣的永永遠遠。盡管如此,她所能做的隻能是忍痛割愛,祝願他能有更好的前程和未來。

第二天孟飛思抽時間將信寄出,從此她再也沒有接到過吳宏海的來信。這是一段令人回味的情感,他們雖然從此失去了聯係和交往,但他們將這份愛永遠地珍藏在了各自的心靈深處。

四月下旬的一天,孟飛思去采訪海拉爾市政協人大召開的會議。孟飛思回到辦公室後,驚奇地看到兒子來了,桌子上堆著一些他的衣物。同事們告訴她是丈夫將兒子送到辦公室後就走了。看到可愛的兒子她心裏自然十分高興,她將兒子領到宿舍裏,阿斯婭馬上對她說:“你的老公魏仲明剛來過了,看你不在還說了許多難聽的話,說完後就氣呼呼地領著兒子去找你了。”她問阿斯婭:“他都說了什麼?”阿斯婭說:“他說你一天光幹工作,在外麵瘋跑,也不管家,還把兩個老家夥和兩個孩子放到家裏讓他一個人管,今天他把兒子給你帶來,也讓你管一個。”

孟飛思聽完阿斯婭轉達給她的話後,心裏不免傷感起來,她知道魏仲明雖然是一個善良之人,但也是一個眼光短淺之人,他想不到未來更加長遠的事。自己並非不管家,而是事情逼迫無奈才走到了這一步!至於兩個老人,當初在原地本來生活得踏踏實實,是他堅持將老人接來,這種極不明智的做法不僅毀了父母的全部家產,而現在已經讓老人沒有了立足之地。經過一番深思後她終於理解了丈夫的處境和他的難言之苦,也寬恕了他的滿腹牢騷。

孟飛思心想,既然魏仲明將兒子送來和自己生活,也是一件極好的事。未來雖然很辛苦,但對於一個獨身女人來說,兒子就是她最好的“護身符”和“保護傘”,她可以和兒子建立母子感情,可以對他進行早期教育。感慨之餘她還是有了一份不小的喜樂,可愛的小家夥雖已四歲了卻不太會說話,但腦袋瓜卻聰明絕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