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同車(1 / 2)

見母親心情甚好,柳婧眼睛閃了閃,問道:“母親,你還記得我家以前有一些法家書和兵家書的,它們放在哪?”她語氣有點緊張,加上一句,“我問過父親,他說當時是你收著的。”

柳母怔怔地看向柳婧,蹙著眉頭說道:“法家書和兵家書?這是攪亂天下的禍根,我們這等平常人家怎麼會有?”

柳婧嘟囔道:“明明有的,我小時都看到過……”

見她這麼肯定,柳母定神尋思起來。想了一會後,她說道:“好似是有一本,我給顧家小二了,還有一本,還有一本兵家聖書……”聽到這裏,柳婧的心都提到嗓子口了。兵家聖書?光是聽這幾個字,便可知道其中含有多深厚的智慧啊!上一次她在顧二那裏得了兩句話,給幫了自己很大的忙,如果能得到兵家聖書,那她豈不是要少走很多彎路?

剛來汝南時,柳婧想過,以後隻做本份生意,要過安生日子。因此她再也沒有向父母問過兵家書法家書的事。

可與顧呈見了一麵後,她想法已然大變。現階段,要想讓柳府這一大家子真過上安生日子,權謀必不能少。

聽著柳母在回思那兵家聖書,柳婧的心一下子蹦得老高,過份的緊張,讓她簡直不能呼吸……自前漢董仲舒和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倡儒術後,原來盛行的諸子之論,便漸漸沒落於世。特別是兵家書和法家書,先是經過秦始皇的焚書,再又經過漢武帝的廢棄,再加上曆代皇帝有意的控製,更加上這個時代,紙張是如此珍貴,那兵家書和法家書之珍貴,簡直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

還有,母親居然把那麼珍貴的兵書給了一本顧呈?那麼珍貴罕見的書籍啊!

就在柳婧又是緊張,又控製不住胡思亂想中,尋思了老半天的柳母嘀咕起來,“兵書,兵書?沒有兵書,我家沒有兵書……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天都,陰陽,寒暑,時製也……”

在柳婧豎著耳朵傾聽時,柳母突然聲音一止。她怔怔地看著前方半晌,轉過頭朝著柳婧疑惑地問道:“婧兒,你剛才說什麼話了?我怎麼聽見你在哭?”

柳婧一怔間,旁邊一婢婦立馬湊上前來,朝著柳母高興地笑道:“夫人這是說什麼呢?二姑子好端端坐在您身邊,長得又高又俊的,你剛才是聽混了。”一邊說,她一邊朝柳婧責備地看了一眼。

柳婧馬上陪著笑說道:“是啊母親,我好端端的呢。”轉眼她又道:“啊,母親,你的畫好美,再畫一副送給婧兒好不好?”

聽柳婧提到畫,柳母高興起來,她迫不及待地走到畫架前,笑吟吟地說道:“好,母親就畫。”說罷,她還真是不管不顧地畫起畫來。

看著母親正常了,柳婧暗吸了一口氣。母親的病,家裏人都知道,平時也還正常,就是不能提與她之前有關的事。

知道不能再詢問母親了,柳婧趁柳母畫得起勁時起身離開。走出幾步後,那個婢婦追上她低聲說道:“大郎,我知道你現在長大了,對你父母的往事,也好奇著。不過那些事,真的不能提。大郎,現在這樣不是很好嗎?一大家人平平安安高高興興地聚在一起?”

語氣中著實有著幾分不滿。

柳婧朝她點了點頭,低聲道:“我知道了。”說罷,她提步外出。

隻是一直到出了院落,她還在反複的念著柳母剛才所說的那句話,“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如此重複了七八遍後,她腳步一頓,抬起頭來。

抬頭看著前方,她垂眸淺淺笑道:“防備得周全時,更容易麻痹大意;習以為常的事,也常會失去警戒。秘密常潛藏在公開的事物裏,並非存在於公開暴露的事物之外……我真是愚笨,明知避不過卻躲避著,還準備這樣一邊避著一邊百般謀劃,我可真是愚笨啊。”

想到這裏,她心頭陰霾盡去,腳步一提,便朝著停放馬車的地方走去。

不一會功夫,柳婧的馬車,便來到了梅園。

梅園中,鄧九郎不在。

柳婧詢問了他的歸來時日後,轉身離去。

這一晚,柳婧把收集到的信息,翻看了一遍又一遍。

燭光飄搖下,她站得筆直,眉目微斂間頗顯得沉靜。她把那些信息分門歸類,一條一條地綜納著。

與在吳郡時不同,她現在收集的這些信息,有份量多了。主要原因時,其中很多消息,可以從三伯父柳行風所吐露的隻字片語中,得到相互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