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50年,地球爆發了第四次世界大戰,全球所有國家皆受到戰火洗禮,世界人口由原70億急速下降至5億人口,導致大部分國家不幸滅亡。
終於在核輻射、地殼破裂、病毒汙染、自然災害等影響下,人類被迫移民至火星,結束了漫長的地球生活。
這顆被譽為“最美麗的星球”終究還是沒有逃過滅亡的命運,我們再也不能從宇宙中看見那記憶中的藍色。
公元2360年,1萬多艘太空航母圍繞在火星周圍停留,每天都有新的運輸船把人們運送到火星;同樣的,火星上工作已久的人們也需要回到航母中休息。僅存的人類需要在火星上麵建造一個國家,能夠讓他們重新生存的國家。
在以前,火星主要是作為戰略資源部署,對於它的開發已達到70%,不過火星自身條件的限製而導致適合人類居住的麵積很少。
最終,真正能夠進入到火星居住的人類估算也隻有2億人。
公元2370年,經曆了坎坷的十年時間,終於在火星上麵建造完成了第一座城市——亞當。
該城市被一個巨大的膜包裹住,不僅能從外部吸收能量和抵禦外界攻擊,而且內部也可以自動轉換氧氣並能轉化天氣效果,盡可能滿足地球時的景象。
水與食物是最困難的問題,其中食物的種類非常簡單,通過生態轉換裝置也隻能滿足人們日常所需。後續又建造約翰城和保羅城,三座城市互相連接,保證通行與居住。
公元2380年,人類已經開始適應火星的生活,再一次步入和平發展的社會,緊接而來的便是各國首腦第一次在火星上的峰會,已確定今後的發展。
這次峰會在首都亞當舉行,開展了長達8個月,先後確立了由11位首腦建立的蒙斯拉共和國,其中所有關於國家大事的決定權皆由他們投票來選定;製定了新的憲法和法律;統一了貨幣形式,改為蒙斯拉元;英語依舊作為通用語言;重新設立了各個部門,並由首腦們選出部長,再海選出符合條件的人才;結束公元紀,改為火星紀。
由此,人類開啟了火星時代。
火星1年,國防部設立宇宙勘查局,主要負責探索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三星球,其次則是尋找地球還存活的生命以及還保存的文明,最後則是探尋宇宙中可利用的能源。
介於其特殊使命,每個勘察隊伍皆整合了軍隊、醫生、各類學家等專業人士參與其中,並配備了目前最先進的科技。原有的1萬多艘太空航母,已經提供出一成的數量改造成適合勘查的移動堡壘。
多年以後,一座移動堡壘正在駛向一顆未知的星球。。。
地點:阿爾法移動堡壘
“這裏是阿爾法。我們已經向歐亞特星球行駛217天,途中沒有任何異常,報告完畢。”說話的正是阿爾法堡壘本身,由智能係統生成立體人像。為確保這次航行順利進行,在堡壘內智能人像可以瞬間移動到任何地方。
“另通知本堡壘457位乘員,現在是火星時間上午8點10分,美好的一天從現在開始,過10分鍾後將要啟動鬧鈴模式。尤其要單獨提醒曹爽先生,根據您所顯示的資料當中,已經有多次遲到記錄了。”
“哈哈哈哈。”牆外不僅嘲笑連連,還伴隨著打牆聲,“喂!曹爽!今天再遲到的話,劉洋那老頭子可是要發飆了。”
“啊。。。真是夠了,又不是天天遲到。張峰,你就不能小點聲音說話嗎!!!”我看著鏡子裏的自己,眼睛中布滿血絲。心裏一直在想著昨晚的噩夢:“我不停地跑,不停地跑,不知道後麵有什麼,仿佛稍微慢一點就掉進無底的黑暗當中。”
我叫曹爽,出生在火星,記憶中地球的事情隻是在曆史檔案中記載。我的專業是密碼學,與張峰、趙凱和王琳都是同校生,我們跟隨劉洋教授一起踏上這次旅行去尋找未知的生命。當然,同行的還有其他領域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