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這本書,記述的神話與後世許多神怪故事記錄,包括建立黃帝世係的史書記載都有著相當的出入。
後世的研究認為,這本書成書經曆了一定的時間,並有不同的作者,同時它所描述的地理內容,不僅止於今日的華國疆域。
許多學者都稱自己不能妄斷這本書的內容。
而重黎在這本書中的記錄,也與《史記》不同。
《山海經》中的大荒經,記述了很多的神祗,其中,關於重黎,它是這樣描述的:
“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這個故事被後人改編為“重黎絕天地通”,意思是認為天地原本是可以相通的,但是在顓頊帝的決定下,斷絕了天地之間的往來。
實際上《山海經》原文根本沒有提到這麼多人又可以通過天梯上天,所以才需要重黎斷絕天地之類的事兒。
而是毫無征兆的,直接敘述了事件,顓頊帝生了老童,老童又生了這兩個兒子。顓頊帝就讓著兩個兒子一個舉天,一個按地,完了。
因為敘述事件過於簡單,導致後世的讀者腦洞大開,有的說這就是部落發展過程中,顓頊帝孫子中的黎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被流放的寫照,還有的說,這就是跟閃族人神聖經書提到的通天塔是一回事兒,總之就是不能讓人隨便上天。
總而言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單就《山海經》這個本身而言,對於黎,它隻交代了幾件事。
第一件,這黎是顓頊的孫子,也就是說他算是檮杌的侄子。
第二件,黎很強大,能把大地按下,具體為什麼要按下,《山海經》沒說。
第三件,把地壓下來之後,黎便留在了地上,生下了一個叫噎的,從此管理日月星辰的秩序。
問題來了,噎是黎和誰生的?難道是海馬生子?
而且這個噎,從此沒在別的書裏頭出現過。
而在小仙界中,黎的那一派,就自稱“噎”。
這個“噎”就是個讀音,其實到底是不是就是噎死這個噎字,那也是沒人懂的。
而“噎”這一派,除了黎是天生貴胄的天將之外,其他的成員全都是神兵!
第二派,便是盤瓠一派。
雖然讓檮杌當炮灰,這是幾位大神商議的結果,但是檮杌是顓頊帝君的兒子,顓頊帝君接受這件事的同時,便意味著他的神位的聲望受損;而較帝俊天君落了下風。
是以黎出現在這小仙界中,還帶著一隊神兵,其意就很明確了。
這是顓頊帝君打算在這場暗中角力中扳回一城。
而盤瓠作為帝俊天君的一派,在神山之上與黎會維持這表麵上的客套,到了這裏,那就是角力的對手,所以,他們自然不是一派的。
盤瓠旗下,聚集起了一批早期與他一同來到小仙界的,梅山修者。
這些人在後來傳世的古梅山圖中,都有被表現,這些人有男有女,有的修雷法,有的修巫法,還有的與後世的瑤族師公法門同出一轍,顯然這些人便是瑤族師公的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