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智商的園藝家
少年瓊尼·馬汶的爸爸是木匠,媽媽是家庭主婦。這對夫婦節衣縮食,一點一點地在存錢,因為他們準備送兒子上大學。
馬汶讀高二年級時,一天,學校聘請的一位心理學家把這個16歲的少年叫到辦公室,對他說:
“瓊尼,我看過了你各學科的成績和各項體格檢查,對於你各方麵的情況我都仔細研究過了。”
“我一直很用功的。”馬汶插嘴道。
“問題就在這裏,”心理學家說,“你一直很用功,但進步不大。高中的課程看來你有點力不從心,再學下去,恐怕就是浪費時間了。”
孩子用雙手捂住了臉:“那樣我爸爸媽媽會難過的。他們一直希望我上大學。”
心理學家用一隻手撫摸著孩子的肩膀。“人們的才能各種各樣,瓊尼,”心理學家說,“工程師不識簡譜,或者畫家背不全九九表,這都是可能的。但每個人都有特長,你也不例外。終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的特長。到那時,你會是你爸爸媽媽的驕傲。”
馬汶從此再沒去上學。
那時城裏活計難找。馬汶替人整建園圃,修剪花草。因為勤勉,倒是忙碌。不久,顧主們開始注意到這小夥子的手藝,他們稱他為“綠拇指”——因為凡經他修剪過的花草無不出奇的繁茂美麗。他常常替人出主意,幫助人們把門前那點有限的空隙因地製宜精心裝點;他對顏色的搭配更是行家,經他布設的花圃無不令人賞心悅目。
也許這就是機遇或機緣:一天,他湊巧進城,又湊巧來到市政廳後麵,更湊巧的是一位市政參議員就在他眼前不遠處。馬汶注意到有一塊汙泥濁水、滿是垃圾的場地,便上前向參議員魯莽地問道:“先生,你是否能答應我把這個垃圾場改為花園?”
“市政廳缺這筆錢。”參議員說。
“我不要錢,”馬汶說,“隻要允許我辦就行。”
參議員大為驚異,他從政以來,還不曾碰到過哪個人辦事不要錢呢!他把這孩子帶進了辦公室。
馬汶走出市政廳大門時,滿麵春風——他有權清理這塊被長期擱置的垃圾場地了。
當天下午,他拿了幾樣工具,帶上種子、肥料來到目的地。一位熱心的朋友給他送來一些樹苗;一些相熟的顧主請他到自己的花圃剪用玫瑰插枝;有的則提供籬笆用料。消息傳到本城最大的一家家具廠,廠主立刻表示要免費承做公園裏的條椅。
不久,這塊泥濘的汙穢場地就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公園,綠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徑,人們在條椅上坐下來還能聽到鳥兒在唱歌——因為馬汶也沒有忘記給它們安家。全城的人都在談論,說一個年輕人辦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這個小小的公園又是一個生動的展覽櫥窗,人們憑它看到了瓊尼·馬汶的才幹,一致公認他是一個天生的風景園藝家。
這已經是25年前的事了。如今的瓊尼·馬汶已經是知名的風景園藝家。
不錯,馬汶至今沒學會說法國話,也不懂拉丁文,微積分對他更是個未知數。但色彩和園藝是他的特長。他使漸已年邁的雙親感到了驕傲,這不光是因為他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因為他能把人們的住處弄得無比舒適、漂亮——他工作到哪裏,就把美帶到哪裏!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要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舞台。找到自己最擅長的,然後努力去學習、發展,我們就能在自己的舞台上走出自己的腳印,為這個世界創造出屬於我們的奇跡和美麗。
(黃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