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鬥奸商

從前有一個商人趕著幾匹馬,來到艾蘇、艾西住的寨子賣棉花,同時也買當地的土特產。

這是冬季,芒果樹下的籬笆旁邊生著一堆火。商人規定上午買,下午賣。艾西發現商人在沒人的時候,拿著鐵盤到火上烤一下。他走過去悄悄一瞄,原來鐵盤底下粘著塊大蜂蠟。買進的時候,烤一下,蜂蠟脫在一邊;賣出的時候,烤熱鐵盤,往地上一放,蜂蠟又粘上了。人們吃了他的虧也不知道。

下午,許多人正在那裏買棉花。艾西也去買,走過去,發現大鐵盤底下已經粘著一大坨蜂蠟了。艾西交了錢,商人就往大鐵盤上堆棉花,然後拉過秤砣來過秤。艾西抬腳到火堆上烤一烤,伸進鐵盤底下,蹺起大腳趾,把棉花和鐵盤向上頂起,秤砣往下掉,商人生氣地叫起來:“你們看,艾西買棉花腳伸到秤盤下往上頂,你們見過這樣占便宜的人嗎?”

艾西說:“這能怪我嗎?天氣涼,你的鐵盤怕冷,我的腳也怕冷。我烤了一下腳,你的鐵盤就把我的腳粘住了。它太奇特了!”

這一下,商人的騙人把戲露底啦!

借刀除奸

在農民起義軍——撚軍的隊伍中,有一個名叫張五孩的少年,他膽大心細,聰明機智。

有一次,撚軍的行動計劃被清軍察知。經調查,張五孩得知是附近有一個名叫袁老二的地主向敵人告的密。張五孩決心借敵人之手,除掉這個奸細。

一天,在撚軍寨外的小河邊,張五孩和幾個小孩子在一起挖野菜。這時,袁老二裝扮成貨郎,向他們走來,他又來刺探撚軍的消息了。張五孩見機會來了,就把自己的點子跟小夥伴們說了。

袁老二問:“小兄弟,挖野菜幹什麼?”一個年齡最小的孩子回答說:“我們人多糧少,挖野菜當飯……”還未說完,張五孩大聲喝道:“不許多嘴!回去看我不打死你!”袁老二聽後走了,他立即跑到敵人那裏,將撚軍缺糧的消息告訴了敵人。

幾天後,張五孩偷偷溜到敵人軍營外邊,將一隻肥大的母雞扔進敵營,然後逃走了。敵人哨兵見了母雞,忙把它抓了起來,送給清軍主將。

清軍主將聽說撚軍寨子裏飛出一隻雞,好生疑惑,忙令人將母雞殺了,剖開肚膛一看,雞囊裏全是雪白的大米。

敵軍主將大怒,忙派人把袁老二捉來,罵道:“你說撚軍寨裏已經斷糧,正挖野菜充饑,那又怎能用大米喂養這隻雞!分明是你報謊報軍情來騙我!來人,把袁老二拉出去,斬了!”

袁老二摸不清頭腦,還沒來得及辯解,就被清兵拉出去殺了。

就這樣,張五孩巧妙地借敵人之手,除掉了袁老二這個奸細。

智鬥騙子

清代光緒年間,蘇州城內有家當鋪,名叫“聚寶當”。有個名叫蘇小安的少年,就在這個當鋪裏幫工,他雖然年輕,主意卻不少。

一天,有個中年人來到當鋪,要當一顆又大又圓又亮的珍珠,與王掌櫃講定,當銀100兩,月利二成。那中年人拿上100兩銀子,就離開了。

事後,王掌櫃仔細鑒定,心裏一下涼了半截:原來是一顆假珍珠。這下,經手的王掌櫃可絕望了,被人騙走了100兩銀子,店主肯定要他賠償損失。

正當王掌櫃愁眉苦臉的時候,蘇小安對他說道:“你放心,拿出20兩銀子來,我就有辦法了。”

第二天,蘇小安用20兩銀子宴請全城典當行業同行。在宴會上,熱鬧非凡,全城典當行業的人都來了,飯店門口也來了不少看熱鬧的人。酒過三巡,蘇小安說出受騙之事,要同行們引以為戒。說完,當著眾人的麵,把假珍珠砸碎了。

幾天過去,那個中年人又來到當鋪,要贖回那顆“珍珠”。當蘇小安把那顆假珍珠還給他時,他臉色全變了,留下120兩銀子後,跌跌撞撞地走了。

原來,蘇小安宴請全城典當行業的人,並當眾砸碎珍珠,將此事弄得滿城風雨,就是為了讓此事傳到騙子耳朵裏,誘他來贖當。哪裏知道,蘇小安當眾砸碎的那顆“珍珠”,是請人另外仿製的,騙子沒有想到這一點。

孫文擒匪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廣東香山(今中山)人。

1877年6月盛夏的一天早晨,11歲的孫中山離開翠亨村,為他哥哥到三鄉去給一個朋友送禮。為了抄近路,他不走大路而穿越海拔不高的五桂山。這條路線雖然荒僻一此,但孫中山一點也不害怕,因為他對這裏的地理比較熟悉。

大約走了10餘裏地,孫中山來到一個叫做屙屎環的冷僻地帶。這裏雜草叢生,又沒有人煙,除了他一人之外,路上不見一個行人。

突然,孫中山聽見旁邊樹叢裏有腳步聲。他扭頭一瞧,隻見從拐彎處閃出一個30多歲的人來。聽孫中山說去三鄉,他熱心地說是同路。

孫中山看那人的裝束,好像不是本地人,心中就警覺起來。但表麵上仍保持原來那種毫不在乎的樣子,隨口問道:“你是三鄉人嗎?”

“是的,”那人點點頭回答,“我在三鄉住後山,你不識路,我還可以給你帶路呢。”

孫中山一聽此人的回答,就知道他說的是假話,因為孫中山對三鄉的情況非常熟悉。在隻有四五十戶人家的三鄉,孫中山從未見過這個人。由此他估計這個人是壞蛋。另外,最近翠亨村附近已經發生過小孩失蹤的案件,據說是被壞人拐走的。孫中山聯想到眼前這個人的神態,更認定他必是拐匪。於是他心中暗暗說道:“我一定要想辦法抓住這個拐騙咱們小朋友的壞蛋,不能讓他溜掉再去拐騙其他小朋友!”

“好的,咱倆一道走吧。”孫中山心裏雖然恨透了那家夥,但表麵上顯得若無其事。

那人見孫中山對自己毫無警惕,心中非常高興。

孫中山和那人說著走著,已經走了兩三裏路。這時,孫中山看見前邊不遠處有個小山村,就裝著跟那人非常親熱的樣子說:“我要把禮物中的一部分送給這村子裏的一個親戚,然後再到三鄉去。現在我把一部分禮物留在你這裏,請你在這裏等我一下,我馬上就回來。”

那人見孫中山一副天真的樣子,就毫不懷疑,他說:“好,你去吧,快點回來,我就在這村口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