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00,地點:23號殖民地——自由之城入口檢查站。
訊息者和小訊來到了入口檢查站前,進行了特別的生物信息掃描確認龍級士兵身份以後,他們就進入了自由之城的內部.........的正上方。
一眼看去,自由之城的地表麵積看起來不像是一座城市,和一個軍事基地的麵積是一樣的,除了連接四麵檢查站和中央升降區的通道之外,其它地方都被列為軍事禁區,而且建築物也不是十分高大,頂多也就隻有兩三層,事實上,這裏也隻是軍事基地的地表部門。
然而最引人注目不是那些軍事裝備,而是一座用於紀念曾經某一場重要保衛戰的雕塑,內容是一些赤龍士兵和兩名龍級士兵殲滅一名身穿動力裝甲的分裂武裝分子,而雕塑上還刻有一句話。
訊息者看到那句話後忍不住念了出來“:歡迎來到自由之城,曾經的軍事據點。”
小訊不滿的說——逗我嗎?這裏明明隻是一個軍事基地或者軍事據點!都不像是一座城。
“嗬嗬,果然你也被地表的景象欺騙了。”訊息者說道“沒錯,地表是軍事基地,城市的本體在地下幾十米,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座軍事據點,沒想到這座城市現在還保留著據點的作用。”然後用手指指著升降區的一個升降平台“小訊,你看得到那裏的升級平台嗎?”
小訊點了點頭,然後問——那有什麼關係?
“我之前不是提到過赤龍軍事據點嗎?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訊息者開啟講解模式“我之前講過,分裂者們建造了他們的據點來和赤龍軍隊對抗,而赤龍方也擁有自己的據點與之對抗,整場戰爭就像是兩個敵對勢力互相毀滅對方的主礦基地還有分礦基地那樣。”邊說邊走到升降平台“然而擁有更多科技點數的赤龍方所擁有的據點和分裂者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分裂者的據點幾乎全部建造在地表之上,而我方的赤龍據點則有地下部分,如果分裂者的據點像石頭,而赤龍方的據點就像是一顆紮根於地的大樹,而自由之城的根紮得很深像一駱駝刺。”
升降平台下降,帶著他們前往地下,小訊又問——為什麼要主體在地下,地上不是很好嗎?
訊息者回答“:曆史問題,最開始時這個地方經常刮沙風暴,而這個23號殖民地建造在地下,一是為了避開沙風暴;二是尋找最佳地下城建造方法;三是測試環境穩定工廠能不能應對沙風暴區域,說的完全一點,剛開始的時候這裏是用於飛沙生存實驗的最佳地點。”
小訊一聽到實驗就開始害怕了——生存實驗,沒有社會實驗嗎?
“哎,這裏叫自由之城不叫Vault~City~!沒有克隆設備也沒有社會實驗,真有你就會無緣無故變成廢鐵。”訊息者說著拍了小訊一下“這裏可是為其他殖民地建造地下城提供了經驗啊,不知道可以救多少人。”
地下自然風景看完後,自由之城的真身展現在麵前,各種人造模擬光將城市照亮,三層微納米防護盾將城市和地下的自然之物隔開,高樓大廈不計其數,大量懸浮汽車在高聳的建築物之間有序穿行,整座城市看起來十分的繁華,沒有一點軍事據點的氣息。
“說回正題,分裂戰爭時期,23號殖民地遭受分裂者洗劫並被拋棄,但後來一名龍級士兵將這個地方重建,同時用作軍事據點以和分裂者對抗,守衛這裏的赤龍部隊比其他地方的赤龍部隊打的仗要更多更艱苦,他們的武器還沒有更新換代而且與外界失去了聯係,敵人的派別是屬於重火力傾瀉派,所以完全處於被動狀態,但還是到了支援,另一名赤龍士兵同時也是一名遊行者的支援。”訊息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