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之事終於暫告一段落。
表麵上看來,王城政爭經過一段腥風血雨,雙方互有得失,蠻王仍然占據王座牢牢不放、國母一方似乎功虧一簣、得不償失。雙方均元氣大傷。
此外,木隸隱約覺得王城之中的事件發展應該不會這麼簡單、雙方的博弈和爭鬥不會就此終止。因為公主如果把握得好的話,這將是她掌握軍權的起點;那麼也就意味著是蠻王的敗筆。
四鍋頭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這讓他悚然而驚。
表麵上來看,在四鍋頭與部分蠻人的合作操控下上,蠻王與國母一方之間的爭鬥確實為羅盤山方向的休養生息爭取到了一定的時間,這和四鍋頭事先為了得到羅盤山方麵的支持,而提出合作,和約定所說的基本一樣;但是最終結果卻不是羅盤山方麵、或者說不是木隸所樂見的。
因為蠻王作出了將蠻占區作為公主封地的決定。這一決定明顯有將禍水或爭端向東引的用意在裏麵、蠻人也不是第一次打這樣的主意了。
但是這一次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一是意味著蠻人將不再給予羅盤山方麵機會,再來糾纏討論羅蠻占區的歸屬問題。也就是說他們有意暗示蠻占區就是蠻國的、而且已經劃定為公主的封地了,這個問題從此不爭論、再也沒得談了。
二是四鍋頭好象也默認了蠻人的這一做法。默認意味著承認,——四鍋頭這是要幹什麼?難不成是他的中立立場已經發生了改變、轉而支持蠻人了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三,是不是就意味著,整個蠻占區的事情,以後就是羅盤山方麵與公主之間的事情、羅盤山方麵隻能在局部利益上與公主進行博弈,討價還價,而公主也同樣無權再和羅盤山方麵討論蠻占區的歸屬問題了?因為這裏已經成為公主的根本利益和根基所在,她不會在歸屬權上讓步。
那麼,以後羅盤山方麵以後的對等對象就是公主了,而她上麵還有蠻王;這就意味著,羅盤山方麵失去了從前和蠻王對等博弈的資格和地位。
這些問題,讓木隸不能不感到憂慮和警惕。因為這樣看來,其實還是羅盤山方麵在政治地位上的爭奪中吃了大虧。
所以,和欽罕談過以後,木隸回到卷軸空間內,便把他的顧慮和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得出的意見和羅盤山後方指揮部作了詳細的彙報和說明,至於何去何從,且看雲相是怎麼一個說法。
此外,木隸還借機和大師姐預約了一下,等收到雲相的意見以後,再和她更深入地討論一下這方麵的問題。
首先收到的自然是雲相的回複和意見。
他的第一個看法是,在羅盤山方麵和蠻國之間,這不過是一個麵子與裏子的問題。因為蠻占區目前是為蠻人所占領,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從這一事實出發,目前所有的博弈本質上其實都隻是以羅盤山為主的一小片區域與整個蠻國勢力的對抗與博弈,帝國在這一過程中並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
所以,從整體實力上講,整個羅盤山乃至其他各遊擊區,哪怕是在發展的頂峰時期,都始終是於弱勢地位的;事實證明,大家都盡到了全力,卻一直沒能力、不能夠改變這一現狀。
但是,如果換成公主與羅盤山進行博弈,羅盤山方麵的生存空間一定會有較大的改觀。
所以要爭取地位上與蠻國的平等,是很困難、甚至是很不現實的,隻能從長計議。
第二,羅盤山經過這麼長時以來的抗爭,基本上都處於守勢,劣勢,反擊的能力和實力都嚴重不足;經過實戰檢驗,這才發現在後勤儲備和輸送能力方麵存在短板和不足。所以說羅盤山方麵沒有資本、也沒有實力經得住持續的消耗。
羅盤山方麵需要足夠的時間恢複元氣,以便抓住一切機會發展壯大抵抗力量,加緊反擊手段方麵的技術攻關。
所以事實上這不過是個麵子和裏子的問題,可以把這個麵子給蠻人,但是要盡可能的撈足裏子和實惠。
那麼我們要這樣的麵子有什麼用?隻要自己發展起來,到以後再把丟了的麵子再找回來就是了。
第三,不管是誰的謀劃,禍水東引的計劃一樣是不會成功的。因為在給了四鍋頭這個麵子之後,至於公主本人能不能在羅盤山站住腳,那就不是他們可以決定的問題了。
一方麵,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扶持公主的實力,幫助她與蠻王繼續爭鬥內耗,羅盤山方麵就做個看客好了。爭取讓蠻人到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此外,又必須保證公主的實力發展在可控範圍之內,不要對我們造成威脅和麻煩。
總的原則是要避免與公主比拚軍事,而讓蠻王看熱鬧。隻要和公主平安無事地相處,那麼著急上火的一定是蠻王而不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