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想成為一名教育家
中國不缺富翁,但缺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我認為作為企業家要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否則他就不配稱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
幸福就是這麼簡單,當你全身心地為一件事去努力付出之後,你就一定會擁抱成功。成功不盡然是用財富可以衡量的,而是你要時刻問自己,你到底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甚至為全世界做出過多少貢獻。
我還有一個做事的哲學:要走出家庭,與社會互動,做更多的公共服務、教育奉獻以及資源共享。這也是我獲得支持的方法,不論是在精神上或是金錢上,服務的精神對一個屬於公眾的大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策劃教學方案也是我的另一項工作。教學有助於理清研究思路,研究則有助於教學內容,教學與研究有相輔相成之效,我不斷要求這兩件事都要做好。這是我對那些指控EEC歐文經濟學院的教授與助教不重教學而隻重研究,並且虧待學生等等的回應。
閑暇之餘,我喜歡做做有氧運動,鍛煉結束後,喜歡喝上一杯香醇的咖啡,靜靜地享受這一難得的輕鬆時刻。
2008年仲夏。我正在處理學校文件的時候,手機鈴聲響起,原來是多年在意大利做生意的好友蔣大哥回國出差,乘此機會就想找我聚聚。這幾年來,由於我們彼此忙於各自的事業,已經很久沒有好好聚在一起了。
我們相約晚上見麵。一陣叩門聲後,包廂門打開了,迎麵是一個40開外,體型健壯的高個中年男子,一條鮮紅的領帶配襯在那身精致的西服上,我趕忙上前去擁抱他:“蔣大哥,真是好久不見啊!”
“是啊!有兩年了吧!今天可要好好喝上一杯啊!”說完,我們就坐了下來。
我們邊喝邊聊,也不知過了多久,蔣大哥突然抓住我手說:“田忠啊,我家那孩子最近可是讓我操碎了心!”
我連忙說:“孩子嘛!就是要慢慢教的。”
“你是不知道啊!我家西西對於我叫她中文名非常不樂意,非要我們叫她的意大利名。甚至一天她竟然對我說,她的老師告訴她,中國是一個又窮又愚昧的地方,我當時真是氣憤到了極點。你也知道,我是打拚多年後才在意大利成家立業的,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都在國外,接受的是西式的文化與教育,我也是整天忙於生意,也沒有時間帶她回國看看,我真是很擔心孩子會忘記咱們的祖國,會遺忘曆史……”
聽到這時,我的心也被深深地刺痛了。
這些年來,我身邊有許多的華僑朋友,有時候在國外出差時,會被邀請到朋友家去做客或者參加聚會。也就在這些時候,我接觸到了他們的孩子,所謂的 “香蕉人”—— 海外華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他們近乎完全被西化了,擁有外國國籍,接受著國外的教育,但對於自己的祖國卻了解很少,甚至還存在著曲解。
就在此刻,作為社會的一份子,身為一個企業家的我想自己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我非常迫切地希望為這些華僑第二代、第三代子女們做些什麼。
回去之後,經過細致的研究,發現要想讓這些孩子不要忘記祖國,就應該為他們提供到祖國來學習的機會。此時,正好臨近暑假,這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我想就在這個暑假依托EEC歐文學院的力量來組織一批海外學生來中國,為他們搭建一個很好的互動、學習的平台。
不久,我們就聯合了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上海市海外交流協會組織一同來舉辦此次活動。並與國外華僑以及有關部門取得聯係,獲得了批準,一切都進行的比較順利。
2008年7月12日,“相約上海——海派文化行歐文夏令營” 開營儀式在上海市延安中學內舉行了。來自意大利、英國、法國的四十位華裔青年們歡聚在此,而16歲的西西也正是其中的一員,他們一行人將在上海開始為期九天的海派文化行。
這次海派文化行,我們為這些華裔青年們安排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希望他們從其中能夠真正感受與了解中國。為更深入地開展這次海派文化行活動,我們邀請了一些上海同齡人與他們進行零距離的生活接觸,一來時同齡人之間溝通與交往比較容易;二來這種輕鬆的方式能直接讓這些華裔青年體會到不同國度的教育文化體製。同時,還帶他們參觀老上海地標性建築,以及世博規劃館、創意園區等設施,以此來感知上海發展的步伐和速度;以及讓他們親身體驗京劇、武術、地方戲曲等國粹藝術,來領略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那麼快,不知不覺海派文化行活動就要結束了。臨行前,這些華裔青年們對上海是如此的戀戀不舍。
西西找到了我,激動地用還不太熟練的中文對我說:“陳叔叔,非常感謝您!這次夏令營真是太棒了,我學到了很多,回去之後我要把這些天來拍的照片給老師和同學們看,我要告訴他們上海是多麼的美麗!”
聽到這,我倍感欣慰:“西西,你能這麼想,我真的非常開心。歡迎你常回祖國!”
海外華文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一項非常重要工作,它為凝聚僑心、傳承中華文化、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新貢獻。而我們此次海派文化行活動正是海外華文教育的一種新形式,它的成功舉辦不僅在華裔青年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獲得了眾多華僑家長以及國家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