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注]先天真靈,無而能有,缺而能圓,花甚奇也。然正所以奇者,先天為後天掩蔽,杳然無蹤,若欲栽培,片晌之間即能回春。回春之妙,要采取先天第一枝之花。第一枝是生物之祖氣,乃生天、生地、生人之靈根,不落於形象,不落於空亡,含而為真空,發而為妙有,至中至正,至精至粹,恍惚杳冥,如露如電。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守,有心求之,則著於相,無心守之,則著於空,是在乎性定情忘,回光返照,虛極靜篤,不采而采,不取而取,自然先天真一之氣,自虛無中來,凝而為黍米之珠,內外光明,如戴仙花,神氣爽暢,如飲仙酒。戴花飲酒,樂在其中,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如入於醉鄉矣。當斯時也,還丹已結,複見娘生麵目,無用外爐加減,急須內爐溫養,神明默運,謹守護持,一意不散,時防火候差池也。心知者,非外心知之人,乃內自知之心。火候緩急,心自知之,心知而不昧心,自然火候不差,金丹成熟也。
[李解]奇者。令人不測也。不惟人不能測,即陰陽亦不能測。若是能測,則陰陽不會,雜入杳冥,何以栽培先天乎?月裏栽培者,三日出庚,藥材新嫩,就在這庚方月內,栽培金花,必以二分火配二分水,混沌片時,而後有先天第一枝鼎內生出,此片晌功夫也。片晌之間,先天第一枝果然發現,妙心主事,即時逆轉天罡,回翔去漢,此即拿雲之手、步雲之梯,采取先天第一枝也。飲酒者,飲此第一仙酒,先天化白液矣。戴花者,戴此第一仙花,先天回陽春矣。花即是酒,酒即是花,飲之戴之,酒是良朋花是伴,令人神氣衝和,渾渾如醉,故曰“飲酒戴花神氣爽,笑煞仙翁醉似泥”。心知者,同心也,即自己妙心也。謹護持者,以妙心看火候也。但護持有數件,爐火有兩端:火候未足,則屯蒙抽添以護之,須用外爐加減;火候已足,則晝夜含光以護之,不用外爐加減。十月數全,九年已過,則真人出頂門矣。否則外爐不該去而急去,則火候未足而丹不大;外爐該去而不去,則火候太過而丹必傷;內爐不該去而急去,則火候未純而丹不靈;內爐該去而不去,則火候如愚而丹不出:凡此,皆爐中火候有差池也。是所望於心知,精謹護持,乃不致有差池耳。飛即差池之意,宜與前“花正飛”章同看。
二十一
[劉言]調和陰陽。[李言]得藥還丹。
無根樹,花正黃,產在中央戊已鄉。東家女,西舍郎,配合夫妻入洞房。黃婆勸飲醒醐酒,每日醺蒸醉一場。這仙方,返魂漿,起死回生是藥⒀王。
[劉注]黃者,中央戊已之正色。戊為陽土主動,己為陰土主靜,戊己居中相合為真信,又謂真意。花色正黃,則真靈入於中央正位矣。然真靈中正,非性情如一不能。東家女,木性也;西舍郎,金情也。一性一情,配作夫妻,入於洞房宥密之處,更得黃婆於中勸飲醍醐,調停火候,則不和者而必和,既和而長和。醒醐酒非世間之糟汁,亦非身內精津血液有形之物,乃陰陽交感絪縕中和之氣,合而為真一之精,通而為真一之水,滋味香甜,古人謂玉液,謂瓊漿,謂甘露,又謂醍醐,總以形容此一點中和之氣耳。勸飲者,不衝和而必調至於中和。修道至於陰陽衝和,常應常靜,遠觀其物,物無其物,近觀其身,身無其身,內觀其心,心無其心,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日日飲醒醐,而入於醉鄉矣。這個醉中趣味,是神仙之方,是返魂之漿,能以起死,能以回生,乃大藥王也。中央、戊已、黃婆,皆真信之異名。以陰陽和合言,則謂中央;以運行陰陽言,則謂戊己;以調和陰陽言,則謂黃婆;以動作言,則謂真信;以靜定信,則謂真意:故一物而有數名,總而言之,一真信而已。識得此信,即於此信上下實落工夫。始而以性求情,既而以情歸性,又既而性情和合,又既而性情渾化,結成一個真靈至寶。始之終之,無非此一信成功,信之為用大矣哉!歸到實處,真靈中正,即是性情相合,性情相合,便有個真信在內,真信現時,性情自不相離,真靈自然中正,三者相需而仍相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