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合理理財6

米缸中的老鼠

——從小就抵製“誘惑”

一隻老鼠想偷吃主人的米,卻一不小心掉進了一個盛得半滿的米缸裏。看到這麼多的大米,老鼠高興得不知道怎麼辦了,它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大米。

吃飽的老鼠並沒有馬上走,它想反正主人也沒有發現,睡一覺再走吧,可是睡醒的時候又餓了,就這樣不知不覺中老鼠在米缸裏已過了好長一段時間。

有時候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著這麼多的白米,嘴裏便直癢癢,真舍不得離開。直到有一天米缸見了底,老鼠才驚覺缸底到缸口的高度無論如何已是難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時它已胖得如一隻笨拙的肥貓,幾乎沒有什麼彈跳力了。

忽然有一天,主人發現了這隻老鼠。貪婪的老鼠成為了主人的棒下鬼。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誘惑的社會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這個社會的誘惑所迷住。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抵製誘惑,遠離誘惑。抵製誘惑對孩子的財商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關係到孩子未來的生活和幸福。

在理財中,各種誘惑往往是經過偽裝的。它們常常扮作豐厚的利益或可以巧取的利潤的麵目,這對那些在誘惑麵前迷失心智的人往往有極強的誘惑力。

為子請醫

——生命重於財富

從前,有個富翁的女兒得了相當嚴重的病,恰好這城中有個醫術精湛的名醫,能夠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富翁便請名醫來替他的女兒治病,並許諾說:“隻要你醫好我女兒的病,我會給你一大筆錢。”醫生很快就將富翁的女兒治好,但富翁食言並沒有給醫生該得的報酬。

過了不久,富翁的女兒又生病了,又請醫生來醫治,醫治好仍然沒有給他報酬,一連如此三次,等到第四次時,醫生說:“我那麼辛苦為你女兒治病,卻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富翁回答;“從前是我來不及答謝,這次醫好了,一定連同前幾次一起報答。”

醫生心想:都騙了我三次,這次一定也是騙我的,於是醫生拒絕了富翁的要求。不久,富翁的女兒因為病重得厲害去世了,富翁後悔不已,可是已經晚了。

財富與生命哪個重要?這是很明了的事。故事裏的富翁因為對身外之物的不舍,反而害死了自己的女兒。

財富對於人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有比財富更重要的,那就是生命。生命是無價之寶。我們在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生命是無價之寶,不要因為財富失去了生命,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半個饅頭充饑

——財富不是萬能的

有一個商人肚子已經很餓了,可是連續走了老半天的路,都沒有見到賣東西的地方,直到傍晚,他才找到一家小商店,買了饅頭來吃。

由於非常餓,他一口氣吃下六個半,才停下來喝口水,然後,又把最後半個饅頭吃完了。這時他覺得肚子發脹,已經很飽了。

這時他突然十分後悔,用手重重地打自己的耳光,自言自語地說:“我所以吃飽,是因為吃了這最後的半個饅頭,早知如此,我就該先吃這半個饅頭,豈不是可以省下六個饅頭的錢嗎?唉!我真是笨死了!”

本故事中商人對半個饅頭就產生了腹中飽足的空想,如同世人追求富貴,認為擁有金錢、衣服和美食,就有了快樂、幸福,這是非常不切合實際的。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財富買不到的。比如:健康、快樂、感情等。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們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要讓孩子珍惜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猴子過冬

——建立自己的財富帝國

冬天要來了,兔子、鹿和猴子聚在一起討論應該用什麼樣的辦法儲蓄過冬的食物才好。

兔子首先說:“以前,我每天在尋找食物的時候,都要多找一點為冬天做準備。可令我發愁的是,儲藏的東西太多,到冬天的時候,有的都已經腐爛了。為此,每年我不得不扔掉許多辛苦弄來的嫩草。希望大家幫我想出更好的辦法。”

接著是鹿發表自己的言論:“我比較懶,很少儲藏過冬的食物,所以每年冬天我不得不冒著嚴寒出去尋找食物,有時還得小心謹慎,因為害怕落入獵人的圈套。所以,也請大家幫我想個好辦法。”

兔子和鹿都說了自己過冬的方法,它們覺得猴子是最聰明的,把最後的希望放在了猴子的身上。

猴子看著兔子和鹿,笑了笑說:“我就沒有你們這樣的煩惱。我每天躺在家裏睡覺就有吃不完的食物。”

兔子和鹿齊聲問:“你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

猴子說:“前幾年我偷偷學會了人是怎麼種玉米的,並把這些技術教給了其他的小動物,條件就是其他的小動物每年要為我準備可以在冬天貯藏的食物,就這樣一到冬天我就有吃不完的食物!”

兔子、鹿和猴子對於如何儲存過冬食物的不同處理方式,很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需要為自己和孩子的生計來謀劃,也要積累自己的財富以備不時之需。那麼,我們是讓孩子在生活壓力已經嚴酷地擺在自己麵前時作出抉擇?還是用投資的方式從小就建立起孩子的財富帝國?上上之選是後者。

就像故事中的猴子一樣,找到好的致富機會,使財富不斷增長。

想飛的鴨子

——理財目標要實際

一隻鴨子,悠閑地在池塘裏遊著,突然它看見一隻老鷹從空中飛過,心裏就想,我整天隻能在地上和水裏,如果自己會飛該有多好啊!

於是,它鼓起腮幫子對老鷹喊道:“鷹大哥,我想學飛,你可以教我嗎?”老鷹聽了鴨子的請求感到非常可笑,就善意地勸道:“鴨子兄弟,你的身體條件決定你是不能學習飛行的,你還是好好地去遊泳吧。”

鴨子已經被飛行迷住了,它想一定是自己的誠意沒有感動老鷹。於是,它又說:“可是我十分想學飛行,我會很努力的,你就答應我吧。”老鷹禁不起鴨子的懇求,便抓住它,飛到高空。鴨子感到自己似乎飛了起來,就要求老鷹把它放開,自己要獨立飛行,可還沒來得及俯瞰大地,它便落在岩石上,摔得粉身碎骨。

故事中的鴨子先天不具備飛行的條件,仍然強求學習飛行,最終釀成了粉身碎骨的悲劇。它的悲劇在於缺乏對自身的清醒認識,為自己製定了較高、甚至是不客觀的目標。個人理財,既要有基本目標,又要有個人明確、量化的具體目標。樹立了明確的理財目標後,你才能鍥而不舍地追求,才能走向成功。

樂觀的猴子

——隻要動腦筋,處處皆財富

猴子被評為森林裏“最聰明的動物”,很多動物都很不服氣,特別是獅子,它總想捉弄猴子一番。

有一天,一隻獅子和猴子開玩笑說:“小猴子,大家都說你很聰明,我今天要考考你,你能用這個竹籃子給我打一籃子水嗎?如果你做到了,我就承認你是最聰明的。”

小猴子沒有多想,就蹦蹦跳跳地拿著竹籃子出去了。但是,到了河邊它才知道竹籃子是沒有辦法打水的。當小猴子把竹籃子從水中提出來時,水自然全漏掉了。小猴子十分生氣,心想,這老獅子,分明是在捉弄我嗎?小猴子有點泄氣,可是一想自己被認為是森林裏最聰明的動物,這樣回去一定會被獅子嘲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