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間真情6
一雙襪子
我在我們社區做生意。有時候為了緩解壓力,並且讓生活過得更有意義,我就在市區內最窮地區的一個熱湯供應站當義工。
有一次,我換班的時候在外麵掃地,看見一名老婦來到角落。她身穿舊式印花洋裝、褪色的黃毛衣、一雙襤褸的黑鞋。那一晚奇冷無比,我不禁注意到她沒穿襪子。
我問她為什麼沒穿襪子,她說她已經很久沒有襪子了。我低頭看著這位瘦弱的老婦,我知道她需要的東西很多,不過那時我能給她的就是一雙溫暖的襪子。我立即脫下運動鞋,拉下白色的新襪子,就在停車場上把襪子穿在她的腳上。我想這隻不過是舉手之勞,可是她的回答讓我終身難忘。她用充滿愛意的眼神抬頭看著我,仿佛祖母看著自己的孫子。她說:“謝謝你,十分感謝你。如果有什麼是我最愛的,那就是晚上睡覺時有雙暖和的腳,這種感覺我已經記不得了。”
那晚我開車回家,內心洋溢著喜悅。
隔天晚上,我又在供應站輪班。有兩名警察走進來,他們想了解一個女人的消息。他們拿那個女人的照片給我看,原來就是我給了她襪子的那個人。我好奇地問:“發生了什麼事?”
警察告訴我,她是個老寡婦,沒家人也沒什麼朋友。她住在一間沒暖氣的簡陋房子裏,就在兩條街外,有位鄰居偶爾去看她時,才發現她死了。
我倒咖啡給警察時,我說:“真悲哀!”警察抬起頭來告訴我說:“你知道嗎,驗屍官處理屍體的時候,我也在場。很奇怪,我看到她一臉祥和。她麵部的表情既安詳,又平靜。我希望我走的時候也能看起來像她那個樣子。”
那晚我開車回家,心裏想著那位老婦艱苦的生活,她所度過的辛酸與孤獨。我想起了我把襪子穿在她腳上時她所說的話:“如果有什麼是我最愛的,那就是晚上睡覺時有雙暖和的腳。”在物質上我並沒給這位老婦很多東西,然而在內心裏,我不禁覺得在她活在人世的最後一晚,我給了她小小的溫暖。
如果小小的舉手之勞對他人的幫助可以給別人帶去溫暖和滿足,那麼就去做吧!因為你在做一件讓人快樂、幸福的事!
(特瑞佛·寇克吳玫瑛譯)
今晚,你有地方睡嗎
上周的某個午夜,小敏突然打來電話,絕望地說:“我沒地方睡了,你能幫我找找嗎?”仔細一問,小敏的信用卡已透支千元,手邊僅有20個歐元。我和幾個相熟的朋友四處打聽,但誰也不肯租房給一個身無分文的留學生。一籌莫展之際,皮埃爾提議,讓你朋友先去莎士比亞書店住兩天吧。我拍手稱是,想起和老喬治的相識過程。
不久前的一個下午,和皮埃爾去左岸的莎士比亞書店拍攝。進門後,各自扛著DV找角度。滿牆的英文書在鏡頭裏上下跳躍,我攀上書店二樓走了幾步發現一間小屋。從敞開的大門向裏望,一位滿頭銀發、衣著隨意的老人正在喝咖啡。當時,我甚覺好奇。不知道什麼人才能坐進這家書店的小房間邊看書邊享受陽光。經過歲月蕩滌的老人與舊書使整個空間微微泛黃。我極想將這一切拍進DV,於是貿然地上前敲門。
老人剛聽到我說的一句“下午好”,便抬起長長的胳膊用中文說:“你好,姑娘。”我說明來意後,老人隨意斜靠在沙發上表示可以拍了。我請他對法國人的閱讀習慣談幾句,他相當幽默地表示:閱讀對法國人來說就像油條對中國人一樣。拍攝完成後,老人突然問:“今晚,你有地方睡嗎?”我相當反感,答:“當然有。”他聽罷在陽光下微笑著:“那太好了。”
在書店門口,皮埃爾說:“你去采訪喬治了?”我有些摸不著頭腦,他指了指小屋的方向:“那是莎士比亞書店老板喬治的房間,他92歲了,非常善良,而且對中國有很深的感情。遇到來店裏的中國人他都會問,‘今晚,你有地方睡嗎?’如果你回答沒有,他就會告訴你莎士比亞書店準備了免費睡覺的地方。”我說:“當時以為他企圖不軌,還好沒有發怒。”皮埃爾哈哈大笑:“我也在這兒過過夜的,老喬治在書店二樓和三樓挨著書架擺放了床位,專門接濟暫時無家可歸的人。如果是失眠來找他聊天或者請他推薦兩本好書,他也特別高興。”
昨天,小敏又打來電話。她在莎士比亞書店住了兩天,最後通過老喬治認識了一個找房客的武漢女孩。小敏說,想不到那武漢女孩也在莎士比亞書店避過難,而且到今天都記得老喬治的話:今晚,你有地方睡嗎?
一句“今晚,你有地方睡嗎?”問出了關愛,溫暖了無助的心靈。在那簡單的一句話裏飽含了老喬治的善良和愛心。
(劉嬡)
一束玫瑰
聖誕節的前一天,使我心情愉快的是男友送給我的禮物——一打長莖的紅玫瑰。
招待員進來了,說一位抱著嬰兒的女士正焦急地等著我。女士迎上來,神情緊張地向我解釋說她的丈夫——正在附近的一家勞改工廠進行改造——生病了。監獄的警衛將在下午帶丈夫到這裏來看病。警衛們不允許她到監獄去探視她的丈夫,而她的丈夫還從未見過自己的兒子。她懇求我讓孩子的父親在候診室裏等待就診的時間盡可能地長一些,好讓她能跟丈夫在一起多待一會兒。正好我的預約安排的不是太滿,所以我就答應了。畢竟,這是聖誕節前夕嘛。
沒過多久,她的丈夫就由兩名全副武裝的警衛押解著來到醫院。他的手上和腳上都帶著鐐銬。當他在她的旁邊坐下來的時候,那位女士那疲倦的臉龐立刻像我們的小聖誕樹一樣發出光來。我躲在辦公室裏偷偷地窺視著,我看到他們又笑又哭,一起逗弄著孩子。
一個小時後,我把囚犯叫進了辦公室。我為他檢查的時候,警衛就站在門口。這個病人看起來像是一個溫和謙遜的人。我心裏很疑惑,不知道他究竟做了什麼事,以致身陷囹圄。
檢查結束後,我祝福他聖誕節快樂——對一個即將回到監獄的人說這樣一句話確實是件困難的事。他微笑著向我道謝,他還說自己很難過,因為不能送給妻子一件聖誕節禮物。聽到這裏,我立刻想出了個絕妙的主意。
我永遠不會忘記當囚犯把那束美麗的長莖紅玫瑰送給他妻子時,他們臉上的光彩。我不知道誰是這裏麵最快樂的人——是送禮物的丈夫,收到禮物的妻子,還是有機會在這樣一種特殊的場合為別人帶來快樂的自己。
那束長莖玫瑰、那段在候診室裏的短暫相聚時光已讓那位女士和她在監獄的丈夫感到了無限幸福和滿足。如果你的行為可以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快樂,那麼不要猶豫,去做吧!
(列諾羅·P.羅特列吉紫林編譯)
孩子們,暫停唱歌
初秋,音樂老師帶我們去校園旁邊的一片小樹林練習唱歌。
唱歌前,老師要求我們集中注意力,按照她的手勢,各個組掌握好節拍,找到“感覺”,將“效果”體現出來。老師還許諾:如果明天我們班在歌詠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她就給每個同學獎勵兩顆大白兔奶糖。這個誘惑實在太大了,同學們沒有不激動的,個個摩拳擦掌。大家看著老師的笑臉,跟著她的拍子,賣力地唱。
連續練習三遍,老師越來越滿意,不住地誇獎我們。當她要大家休息片刻時,我們竟然紛紛要求繼續練習。老師有些感動的樣子,說:“好吧,這次我們正正規規地‘演習’,就按舞台上那樣。”
起頭,開唱。老師手一抬,我們的聲音整齊地彙到一起,歌聲嘹亮,響遏行雲——正唱到動情處,我們忽然發覺老師神色異常,手不動了,兩眼望著我們身後的某個地方。大家注意力分散,歌聲頓時弱了、亂了。有人竊竊私語:“老師在看什麼呀?”大家都回過頭……
原來,小樹林那邊出現一位坐在牛背上的老奶奶。這位奶奶就住在校園附近的村子裏,我們偶爾能看見她辛勞的身影。但今天情況不對勁:她似乎在哭,腰弓得像蝦米,頭昏沉沉地垂在胸前。有同學悄聲問:“她怎麼啦?”沒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