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道立即反應過來,向楚令揚深躬一禮,道:“是!道承多謝楚道長收留之恩。”
就這樣,李承道跟著楚令揚、趙堪一行,前往武當山。
剛啟程時,楚令揚是想讓李承道上馬車的,可是馬車上原本就在的孩子們都吵吵說李承道身上太臭。李承道見楚令揚就要發怒,於是立即主動說不願坐車,嫌車廂裏悶。
這樣的話,楚令揚也不好發作,趙堪又是滿臉堆笑的勸解,才消了火。不過那馬車上的孩子倒是被楚令揚的氣勢嚇得夠嗆,一聲都不敢出。不過,其中有幾個嫉妒心強的孩子心裏卻暗暗開始記恨起李承道了。
李承道要了一些幹糧和水,狼吞虎咽吃光後便和這六個道士一起步行了。
在路上,經過聊天,也逐漸的彼此了解著。太和道是武當山最大的門派,而千草堂和教化堂是門內兩個重要的部分。千草堂,專司醫藥,煉丹;而教化堂則負責教導門內年輕弟子習武,以及傳授道義。
那四個年輕弟子都是趙堪的弟子,其中前兩個較為受寵,後兩個相對差一些。也許你可能好奇,為什麼不那麼待見的兩個弟子,為什麼還要帶出來呢?而這才是趙堪的高明之處啊!
一能顯出他的胸懷,不任人唯親,一視同仁;
二能鼓勵那些其他不那麼親近的弟子,發憤圖強,或者更加孝敬他這個師父,因為事實擺在眼前,誰都有機會;
三是比較實際的理由,一行人總要有個幹苦力,跑腿的。
就這樣,那兩個弟子出來前還很興奮,覺得師父終於重視自己了。但走了這一趟才認識到,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原來怎麼樣,現在依然怎麼樣。對兩位的堂主的話言聽計從倒不算什麼,卻還要受走在馬車前麵的那兩位師兄弟欺負。師父又不給撐腰,人脈沒有人家廣,就連打也是打不過的。
因為師父喜歡的弟子,平時總會多指點兩句。時間長了,積累在一起,便顯出差距了。於是,就隻好盼著此行早點結束了。
而此次出行也實在是偶然。趙堪的俗家位於在河南南陽附近的一個小鎮。前些時日家鄉來信,說家中子弟想要入山學藝,而趙勘又正好多年沒有回家探視,於是就帶了四個年輕弟子,趁這個機會回去看看,順便將想要入山的家族子弟接來。而楚令揚靜極思動,又是趙勘的多年好友,就跟著出來走動走動。
唐朝有十分的尊崇道教,因為李淵自稱是道家學派始祖老子的後人。而太和道乃武當山最大的道觀,影響力非凡。這次同時兩位道行高深的道長來到村中,自然引起了巨大的震撼效果。
於是,十裏八鄉誰家裏有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就都爭先恐後的送來。楚令揚和趙勘也沒想到反響這樣熱烈,著實措手不及。楚令揚既是因為心煩,也是因為在人家家門口不方便,於是幹脆甩手不管,把趙勘忙得一溜十三招,經過仔細挑選,最終留下了十二個孩子,答應帶進山門,考核一段時間後,再行決定是否正式留下。當然,其中幾個孩子的父親都是都頭有臉的富商豪紳,趙堪從中也少不了得些孝敬錢。
眾人走了兩個多時辰,將近黃昏時,才看到一個不小的村子。趙堪瞟了一眼,道:“這裏已經離武當山很近了,今晚就在這個村子借宿一宿吧,明日午時之前應該就能。師兄,你意下如何?”他考慮得也是有道理的,現在已經接近了武當山山腳。不過,望山跑死馬,何況太和道的山門又在幾處高峰上,距離山腳還有不小的距離。而此時天色漸黑,上山走夜路,又帶著那麼多孩子,總是不好的。
楚令揚卻覺得,雖說村子裏一般都會非常歡迎他們這些道門之人前往,但因為他性格喜靜,不想去應付那些人,於是便搖頭道:“還是趕快趕路吧!今天已經六月初九,比預想回來得要遲了很多天了。叫這些孩子在中間走,我們前後看緊一些,應該不會有事的。”
不過,李承道聽到楚令揚的話,心裏卻疑惑起來,算起來今天應該是六月初八啊!怎麼會是初九呢?按照自己出逃,山中遇到刺殺,以及進入秦皇墓藏獲得奇遇的時間,經過仔細一算,確實是少了一天。這是怎麼回事呢?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