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穆蘇裏,古代阿拉伯哲學家、著名歌手。
[63]撒,《聖經》人物。亞伯拉罕的嫡子,撒拉所生。意為“歡樂”。撒拉一直到九十歲還未生育,因為上帝賜福,第二年,亞伯拉罕一百歲時,她生下了一個兒子。晚年得子,全家歡樂,故名之。上帝為了考驗亞伯拉罕,要他將愛子以撒獻為燔祭。亞伯拉罕捆了以撒擺好幹柴,正要舉刀殺兒子獻。
[64]海倫,希臘傳說中最美麗的美人,特洛伊戰爭的間接起因。
[65]特洛伊,小亞西亞西北部的古城遺址。位於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主要港口查納卡累以南40公裏處,即今土耳其的希沙立克。此處山戀青翠,流水潺潺,一派典型的土耳其愛琴地區的鄉村風光。
[66]婁巴特拉(前69-30),埃及托勒密王朝著名女王。
[67]引自馬堅譯《古蘭經》第二章二十八節。
[68]蘇格拉底(前469-399),古希臘大哲學家。
[69]該隱,《聖經》人物。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的長子,以種田為生。他和弟弟亞伯用各自的產向上帝獻祭,上帝悅納了弟弟的供物,而未看中他的供物。他出於嫉妒,將弟弟殺害。上帝懲罰他,將他流放挪得。
[70]亞那,《聖經》人物。猶太大祭司,該亞法的嶽父。該亞法後來當上了大祭司,成為殺害耶穌的元凶。據傳,耶穌被出賣後,首先被帶到亞那那裏。
[71]腓尼基人所崇拜的太陽神。——譯者注。
[72]拜赫拉姆,即薩山王五世,因殘酷壓迫基督教徒,導致了拜占廷人的幹預。
[73]朱庇特,古羅馬和意大利的主神,相當於希臘的宙斯。是天空的主宰。
[74]阿施塔特,(一譯阿斯塔特)古代近東地區所崇拜的女神。地中海的主要海港推羅(即提爾)、西頓和埃拉特等地以之為主神,即基督教《聖經·舊約》所稱亞斯他錄。阿施塔特司愛情和戰爭。
[75]多福河,傳說中天堂裏的一條河。
[76]穆台奈比(915-965),古代阿拉伯著名詩人。
[77]韓莎(557?-664)古代著名女詩人。
[78]莎菲丁·哈裏(1277-1349)阿拉伯古代詩人。
[79]白德巴,阿拉伯文學名著《凱裏來和迪木奈》中印度哲學家。
[80]伊本·路西德(1126-1198),阿拉伯古代哲學家、自然科學家、醫學家和法學家。
[81]艾弗拉姆·賽爾亞尼(306-373),東正教神父。
[82]約翰·迪馬仕基(約675-749),古代阿拉伯宗教教育家。
[83]依茲拉伊:希伯萊和伊斯蘭教神話裏的死神。
[84]艾敏·君迪(1756-1840),敘利亞詩人。
[85]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臘哲學家。認為自然界是神按一定目的創造的,是神智慧的體現。反對研究自然,認為那是幹涉神的事情,是褻瀆神靈。提出“自知自己無知”的命題。
[86]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家,唯意誌論者。認為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決定力量是意誌,曆史的進程就是權力意誌實現其自身的過程。人生的目的在於發揮權力,“擴張自我”。提出“超人”哲學。
[87]奧古斯丁(354-430),羅馬帝國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學的典型代表。用新柏拉圖的哲學來論證基督教教義,把哲學和神學結合起來。提出“理解為了信仰,信仰為了理解”的論點。認為隻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
[88]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作家和哲學家。哲學上,肯定物質世界上真實存在的,認為宇宙是一架大機器,它是人們認識的唯一對象,一切觀念都來自對外界的感覺。一生創作豐富多樣,哲學著作有《哲學通信》、《形而上學論》等。
[89]盧梭(1712-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在哲學上,是自然神論者。承認物質世界的存在,但不否認上帝及非物質的靈魂存在。
[90]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詩人、劇作家。一生共寫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
[91]艾布·努瓦斯(約762-約814)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詩人。喜飲酒,長於作飲酒詩,有“酒詩人”之稱。他的詩熱情奔放,辭藻華美,突破了傳統詩歌的題材和形式,對阿拉伯詩歌的發展開辟了新天地,對當世及後世的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