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6

41.“中文”與“漢語”有什麼區別

“漢語”和“中文”是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漢語”是漢族語言的簡稱。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語以外,尚有蒙、藏、朝鮮、維吾爾等兄弟民族的語言,通常說的漢語,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語言,但包括使用漢語地區的方言。

“中文”是中國語文的簡稱,它與“漢語”的區別,嚴格說來,漢語是指口講、耳聽的語言,“中文”還包括閱讀和書寫的內容。此外,中文也包括兄弟民族的語文,例如新疆大學就把維吾爾語專業課程設在中文係裏。

42.歸納中心思想有哪幾種方法

文章是寫給人看的,敘述一件事情也好,說明一個道理也好,總要達到一定的目的,表示提倡什麼,或者反對什麼。這個貫穿全文的觀點、意圖,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記敘文中,作者的看法、主張和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教育作用,都體現在作者對人物事件的具體描述之中。因此,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兩個部分:前一部分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即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後一部分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是想揭露還是讚揚什麼?其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1.綜合段意,歸納中心思想。

將主要段落的大意綜合起來,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分析文章的題目,把握中心思想。

閱讀文章時,首先要弄清題意,才能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題意,先要找出題目的中心詞,再抓住關鍵詞,分析限製詞。如《一次科技活動》,中心詞是“活動”,關鍵詞是“科技”,限製詞是“一次”。然後,再分析文章記敘的內容,就能比較準確地概括出中心思想。

3.從文章的議論、抒情中提煉中心思想。

記敘文中的議論和抒情部分,往往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感受和認識,點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摘錄其中的重點句進行歸納。

4.抓住中心句,領會中心思想。

記敘文的中心句,往往有點明中心的作用。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的最後一句:“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就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43.怎樣正確使用歎詞

你知道什麼是歎詞嗎?歎詞又叫感歎詞,是一種特殊的虛詞,表示感歎或者呼喚、應答的聲音,常見的有“啊、嗯、哎、哎喲、喂”等等。歎詞不跟別的詞發生組合關係,總是單獨用在句子的前邊或者當中。有時候單獨一個歎詞就可以成為一個句子。有時候,歎詞還可以借用做句子的一個成分,相當於動詞或形容詞。如“突然,他‘哎呀’了一聲。”不過,這種情況很少,可算是歎詞的一種活用。

不同的歎詞表示不同的感情或情緒,正確使用可以增強句子的感情色彩。小學語文課本中,歎詞的使用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表示喜悅。

如:“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一個“嗬”字,充分表現了作者見到第一場大雪時的無比喜悅的心情。

2.表示痛苦。

如:“忽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尖叫一聲,暈倒在亂草堆裏了。”一聲“哎喲”,十分傳神地顯示了海娃受傷後的痛苦表情。

3.表示憤怒。

如:“啊!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著雨來的兩個耳朵向兩邊拉。”一個“啊”字,十分強烈地表達出作者對鬼子毒打雨來的無比憤怒。

4.表示驚訝。

如:“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裏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這一聲“啊”反映出小梁發現了老班長的秘密後的無比驚訝的心情。

5.表示呼喚。

如:“‘喂,你來!’軍官叫那孩子。”這裏的“喂”是德國軍官對小孩的呼喊,充分勾畫出德國占領軍的蠻橫。

6.表示應答。

如:“‘嗯,’她老老實實地回答,‘我是公社氣象站的氣象員。’”這裏的“嗯”字是姑娘對人們疑問的應答,不但點明了身份,也解開了人們的心頭之謎。

44.怎樣辨析句與句之間的關係

不少同學在閱讀課文時,對某些段落的意思不能準確理解。段是由句子組成的,要讀懂一段話的意思,最要緊的是要掌握句與句之間的關係。當然,句與句之間的關係是多種多樣的,下麵隻介紹小學課本常出現的幾種關係。

1.並列關係。

在一段話裏不分主次,並列地寫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事物。如:

海灘上有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多樣,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最有趣的要算海龜了。每年四五月間,龐大的海龜成群地爬到沙灘上來產卵。漁業工人把海龜翻一個身,它就四腳朝天,寸步難移了。

這一段話中,前兩句寫貝殼,後三句寫海龜,二者是並列關係。

2.連接關係。

在一段話中按照事情或動作的順序,一句連著一句地敘述出來。如:

一天晚上,幾個特務闖進牢房,掏出手槍,對準王若飛的胸口。帶頭的特務惡狠狠地說:“現在隻要你說一個‘招’字,就放了你;不說,馬上送你回老家!”

這一段話中,後一句連接著前一句特務闖進牢房的動作,就是連接關係。

3.因果關係。

一段話中,前後句子之間有兩層意思,一層表示“原因”,另一層表示“結果”。如: